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金融新政突如其来,烂尾楼将遭到集体清算…

0
分享至

  开年以来,楼市接连打出的组合拳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先是房票安置落地、三大政策性银行重启PSL;

  再是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一线城市继续松绑限购…

  出招密度之大,史无前例。

  第二次楼市去库存正式拉开序幕,几乎是2024开年后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共识。

  近日,住建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烂尾楼的清算之日,已经不远了…

  

  1月12日,一份重量级文件横空出世,让无数买到期房但尚未交付的家庭彻夜难眠。

  这一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

  高层住房主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将责任落实到地级市以上,实属罕见;

  更关键的是,融资协调机制这个说法,在此前的调控文件中从未出现过。

  

  《通知》要求,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

  这里直接敲黑板、上重点——

  接下来,要在地方政府的监督与协调下,从银行端口支持和减轻房企资金压力。

  更重要的是,这份《通知》还创造性地切割了房企集团风险与具体项目法人风险。

  同志们,这可老厉害了!

  政策利好之下,金融机构对开发项目的放款效率必然显著提高;

  将天量债务化整为零,既有利于将化债任务责任落实到位,又能最大程度避免误伤出险房企的优质项目。

  注意!在此前的历次化债举措中,这样的处理方案是从来没有过的。

  相信大伙儿都还记得,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高层对支持房地产融资的表态压根儿就没停过——

  7月份,两部门联合发布文件,将2022年底出台的“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到2024年2月底;

  10月底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所有制形式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

  11月份起,多部委及银行召开房企座谈会,提出加大对开发贷、按揭贷、经营贷以及债券承销等方面的支持;

  12月份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除再次强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外,还专门提到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次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很明显是前期情绪烘托到位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论——

  切割债务,化整为零,让化债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接下来,大概率会出现的一个局面就是:

  房企暴雷将被全面刹车,烂尾楼也将迎来集体清算,去库存浪潮将加速到来。

  

  本次《通知》是2022年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之后,房地产融资支持层面最重磅的文件,没有之一。

  切割集团法人与项目法人的风险,是本次融资新政最重要的创举。

  因为只有实现债务切割,才能确保融资滴灌成功与房企化债成功。

  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的是集团法人与具体项目法人相互独立运作模式。

  加之国土幅员辽阔、内部发展差异较大、各地市场表现不一,极易导致同一集团下,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不同项目的交付能力与现金流还本付息能力千差万别。

  将集团法人债务与项目法人债务切割,最直接的好处有以下这么三个:

  其一,避免银行及其它融资单位被集团天量债务吓尿,从而不敢对其进行融资投放。

  这样一来,很容易误伤一些原本市场表现优异、去化流速较快的优质项目。

  而那些被误伤的项目本可以快速去化,给集团还钱…

  咱打个比方:爹是老赖,儿子考700分却上不了985…

  这好吗?这不好…

  学霸儿子读了985,有利于学成归来给爹还钱摘帽。

  你却非得让他当保安、送外卖,他爹这辈子能达到的上限可能就是“老赖吧吧主”。

  所以说,误伤具体项目法人,等同于误伤化债有生力量,是在给化债帮倒忙。

  因此,两部门在《通知》中敲定“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融资协调”,就是出于这一考虑。

  其二,通过融资协调机制,将新投放融资专款专用,有利于切实解决“保交楼”问题。

  在未厘清集团法人债务与项目法人债务之前,相信不少房企也很容易将新融资款项混为一谈。

  由于缺乏精准滴灌管道,融资之后,鬼知道房企拿这钱是“保交楼”的,还是去还到期债的?

  如果用作“保交楼”缓则罢了,算是让新融资款项不忘初心;

  但如果是直接拿去偿还到期债务,多少有点本末倒置之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给它融资的银行上哪儿知道它到期债务具体多些?

  实在不理解的,可以打听打听谁家有赌鬼,给TM赌鬼还债就这感觉。

  所以,这次的融资协调机制,很好地解决了集团法人拿到融资款项后“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

  所谓专款专用,很清楚,今后新晋融资就是奔着消灭“烂尾楼”去的。

  其三,通过将债务化整为零,有利于将化债工作落实到具体地方、具体单位。

  比如说恒大那2.5万亿天量债务,谁看着谁都得像隔壁吴老二似的吓得直打哆嗦。

  就我们杭州,牛了半天,一年GDP也才刚刚摸到2万亿的门槛。

  合着杭州1200多万老少爷们不吃不喝、大干快上五个季度才够给它还饥荒。

  在这种情况下,你跟我说化解2.5万亿债务,谁来化?怎么化?

  现在好了,我要把它切分成1000个25亿,再将责任落实到地方和具体商业银行…

  这事儿总有搞头吧?

  咱打个比方,一口大铁锅100公斤重,谁抱着它跑也费劲,大概率你还抱不起来。

  可这时候要是有人“大锤八十、小锤四十”,把这口大锅砸成100个铁片,一片平均1公斤沉,大伙儿都能健步如飞,是这个理儿没错吧?

  之前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单位牵头砸锅,难怪大铁锅在那杵着,大伙儿都拿它没辙。

  很幸运,这回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带头抡大锤,让化债工作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富有操作性。

  只有这样,化债才不至于越化越多、“烂尾楼”才能无处遁形。

  

  回顾近1-2年来,我们出台了上千项救市政策,无一例外是奔着修复市场信心去的。

  在所有的不确定性因素中,“烂尾楼”无疑是最令购房者闻风丧胆的一个。

  购房者掏空六个钱包、背上几十年负债把房子买到手,无论涨跌,那是个市场调节的产物。

  有房在手,尚能期待周期性潮汐的起起伏伏。

  但如若付出两辈子的辛劳,只能买到烂尾楼,那所有的利好与涨跌似乎都和自己无关。

  我记得上一个能给大伙儿当头一棒的,还是P2P…

  咱们回想一下,2022年以后新房市场信心骤降的引信,其实就是烂尾楼蔓延。

  因此,集中消灭“烂尾楼”,绝对不能再拖!

  我们团队近期在全国各地考察时也发现一个问题——

  不少老百姓对新房最大的顾虑就在这儿,什么国央企?什么大开发商?似乎啥都不如现房最香。

  一幕幕的似乎在提示我们,外界普遍在说的什么“需求饱和了”、什么“人口迎来拐点”…显然都没说到点子上。

  更优质的城市、更优质的地段、更优质的房产,老百姓的需求还是相当旺盛的。

  大伙儿最朴实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开发商按时保质保量交付。

  这既是大伙儿格外喜欢现房的重要原因,也是二手房交易规模能突破性干到37%的重要原因。

  从当前的库存规模与去化流速来看,以“保交楼”为抓手有序推进去库存,已走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已接近历史峰值,存销比创下历年新高;

  全国各能级城市商品房去化周期从2021年下半年后出现激增。

  2023年,全国排名前100的房企销售总额是62791亿,较2022年同比下降17.3%。

  大家看看下面两张图就知道了——

  

  

  这样的去化形势必须出现根本性改观,才能维持地方的土地财政与地方就业的基本盘。

  此前,全国众多核心城市打开地、房价上限,是改变预期的重要手段;

  但改变预期必须以“保交楼”托底,否则,“寒蝉效应”就会无休止地蔓延。

  你拿着个“空头支票”塞我手里,还好意思腆着脸跟我吹“房价涨了”…

  这不是楼市聊斋是啥?

  所以我说: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则为“烂尾楼”敲响了丧钟。

  本次融资新政出台,也无意间透露了一个当前房地产市场十分重要的运行逻辑——

  从“稳中求进”开始逐步走向“以进促稳”。

  2024开年伊始,高层陆续出台了诸多救市政策,力度之猛、出招之频繁,远超2023年。

  而且几乎每一项都是奔着去库存发力的。

  现在,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条开始变得无比清晰——

  在“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前提之下,

  通过财政手段改善供需结构、通过融资手段为去库存注入新动能。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是2024全年去库存浪潮的核心所在。

  一切救市举措都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一切涉房KPI都将以此为终极考核。

  切割债务风险、融资精准滴灌、集中清算烂尾楼…

  既有利于修复楼市信心,也有利于彰显政策智慧与决策定力。

  这正是全国14亿老少爷们儿当前迫切需要的利好!

  大碗的宝子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大碗楼市粉丝群。

  大伙儿跟我们时时交流互动、掌握第一手楼市动态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薪续约3年!国米因祸得福!新老板豪横引援,比张康阳靠谱

高薪续约3年!国米因祸得福!新老板豪横引援,比张康阳靠谱

阿泰希特
2024-05-31 14:34:26
外媒:中国将对恒大的审计公司普华施以创纪录罚款

外媒:中国将对恒大的审计公司普华施以创纪录罚款

头条爆料007
2024-05-31 17:46:55
《庆余年2》结局圆满,五竹杀死最后的机器人,范闲步入大宗师境

《庆余年2》结局圆满,五竹杀死最后的机器人,范闲步入大宗师境

白公子探剧
2024-05-31 12:04:42
太丢人了!德国颁发抄袭大奖,中国包揽前10名!

太丢人了!德国颁发抄袭大奖,中国包揽前10名!

我是娱有理
2024-05-24 07:20:29
上海一老汉,利用风水布局,让三十多名妇女主动爱上自己

上海一老汉,利用风水布局,让三十多名妇女主动爱上自己

神奇的锤子
2024-05-17 21:20:43
曝穆里尼奥将执教费内巴切!达成两年协议,拒沙特1.5亿天价合同

曝穆里尼奥将执教费内巴切!达成两年协议,拒沙特1.5亿天价合同

奥拜尔
2024-05-31 15:32:30
自以为很聪明,却让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

自以为很聪明,却让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

小刀99
2024-05-25 18:13:11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小lu侃侃而谈
2024-05-23 21:23:30
农民打起游击:河南两县农田夜间燃起大火烧秸秆,“虫逼民反”

农民打起游击:河南两县农田夜间燃起大火烧秸秆,“虫逼民反”

大风文字
2024-05-31 08:30:56
法德反对无效,曝欧盟6月起对华加征关税,毛宁:中方将对等反制

法德反对无效,曝欧盟6月起对华加征关税,毛宁:中方将对等反制

十原故里
2024-05-31 23:39:14
以色列要生擒哈尼亚挖出幕后黑手,谁躲在暗处在瑟瑟发抖?

以色列要生擒哈尼亚挖出幕后黑手,谁躲在暗处在瑟瑟发抖?

凝心斋
2024-05-11 09:15:43
突发利空!A股收跌港股大跳水,量化来回收割,注意今晚大消息

突发利空!A股收跌港股大跳水,量化来回收割,注意今晚大消息

看财经show
2024-05-31 16:38:44
40岁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看了网友分享,我大受震撼!

40岁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看了网友分享,我大受震撼!

户外阿崭
2024-05-19 10:03:40
大陆宣布将中止对台湾地区134个税目进口产品关税减让,岛内迅速关注解读

大陆宣布将中止对台湾地区134个税目进口产品关税减让,岛内迅速关注解读

环球网资讯
2024-05-31 14:53:11
曼联官宣签英超名将之子,百米冠军穿7号亮相!买新中卫增一候选

曼联官宣签英超名将之子,百米冠军穿7号亮相!买新中卫增一候选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4-05-31 08:07:12
看李小冉47岁蜕变成“大号水蜜桃”,你跟上新风潮了吗?

看李小冉47岁蜕变成“大号水蜜桃”,你跟上新风潮了吗?

虾剪说剧
2024-05-30 16:07:11
中澳女足热身赛评分:一人满分两将不合格,前锋线刮目相看

中澳女足热身赛评分:一人满分两将不合格,前锋线刮目相看

撒丁岛体育
2024-05-31 21:05:19
女排1-3日本!李盈莹吴梦洁朱婷尽力,2副攻无拦网,王云蕗又崩

女排1-3日本!李盈莹吴梦洁朱婷尽力,2副攻无拦网,王云蕗又崩

篮球资讯达人
2024-05-31 21:37:08
湖北一姑娘“女身男相”,网友奔现一见钟情: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湖北一姑娘“女身男相”,网友奔现一见钟情: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王二哥老搞笑
2024-05-31 20:34:56
卷入桃色丑闻的赵天麟复出接军工企业独立董事,网友叹:这样也能翻身?

卷入桃色丑闻的赵天麟复出接军工企业独立董事,网友叹:这样也能翻身?

海峡导报社
2024-05-31 07:46:03
2024-06-01 01:12:49
大碗楼市
大碗楼市
一个带你搞钱的神奇组织
682文章数 283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头条要闻

江西上栗县一汽修店发生爆炸事故 已致3死25伤

头条要闻

江西上栗县一汽修店发生爆炸事故 已致3死25伤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

科技要闻

业务不卖了,字节跳动重新做游戏

汽车要闻

外观内饰升级/六项权益 全新哈弗H6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健康
教育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真正的咸鱼翻身!两年前的骁龙6 Gen 1怎么就翻红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一年级找规律考试附加题,,很多同学没思路,只能靠蒙

军事要闻

国防部长董军:敦促美方不得以任何方式"以武助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