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指天、地、人。语出《易传》:“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才,即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内之“三”。
阴阳,是把世界一分为二的两分法哲学观。二分法,即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错;要么好、要么坏。这种二分法,是走极端的方法。按照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这种两分法,是和做人做事有悖而行的。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均反对这种走极端的二分法。
到家讲究道。儒家讲究中庸。而这个三,就是表现“道”或者“中”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有的思想。
那么,到底什么是“三”?
当阴阳出现之后,古代的先哲们发现,这种阴阳两分法无法概括世界之全部。或者说,这种极端的做法,不适合中国人的思想观。事物也不能以非对即错来表示,还有一些事物是处于对错好坏之间的。于是,先哲们就是思考出来一个“中”,即处于阴阳之间的概念。这个“中”和“阴阳”,就构成了三才。
由此而见,“三”是先哲们经过对阴阳中和而来的。比如两个人意见不统一,最后各自放弃自己观点,而取“中”的路线。故二生三,为阴阳交感化合而成。故“三”由“二”来。“三”不偏向于“二”的任何一方,是由“二”综合而来,居于“二”之中,即居阴阳之中。故三才,在大而言,为天地人。天父地母,天阳地阴。天地即分,阴阳则出。天地阴阳相交,则孕育人与万物在天地之间。故天地人为三才。先有天地,而后有人及万物。也就是说,先有阴阳,而后有人及万物之“三”。
就人而言,三才为夫妻子。夫阳妻阴。夫妻相交,则子女育。故先有男女阴阳之二,而后则孕育子女之“三”。孩子初生,思想上常无性别取向。甚至刚出生的孩子,长相上也往往难分男女,这就是“三”之原因,乃为阴阳未分也。
“三”本身有“道”的影子,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小道”。如果道是爷爷,这个“三”就是“孙子”,是非常象“爷爷”的一个人,是嫡传。而中国先哲,也在不断宣扬这种“道”的思想,故在阴阳之后,加入一个“小道”的“三”,而成为“三才”。
当然,三也会变化,比如,随着孩子的成长,男女性别特征会越加明显,则阴阳又分。此时,孩子由原来的“三”的身份,变成了“二“的阴阳之中的一份子。若是个男子,与原来是“三”的身份成长为“二”的女子,两人阴阳再结合,即结婚生育子女,又成“二生三”之势。故由夫妻的横向结合和生育子女的纵向繁衍,如此纵横交错,构成“三生万物”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