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人都笑孔乙己,但人人都是孔乙己,成年人谁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0
分享至

孔乙己是文学大师鲁迅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他迂腐善良、自恃清高、孤芳自赏、四体不勤、贫困潦倒……到处出洋相,时刻被取笑,有时候甚至被人无情地按在地上摩擦,但他似乎早已麻木 ,似乎早已放弃了自己的抗争,死要面子活受罪……

所以很多人在读《孔乙己》这篇文章时,都是把他当成一个笑话在读,觉得这样的黑色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但实际上,一个人对别人去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虚拟环境中的人物,那简直就是自己自由发挥的绝佳对象,因为怎么说都不会引起“当事人”的过激反应嘛!而真正审视自己和接受自己却是很难的,我们那颗脆弱而又敏感的心,装得下整个天下,但往往装不下真实而又完整的自己。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客观地去反观自照,结合自己成年后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其实很容易发现,我们其实就是另外一个孔乙己,只不过脱掉了那身有形的长衫,看起来比孔乙己更人模狗样一点。

成年人的世界里,谁都不容易!本应同病相怜,又何必靠取笑他人来维护自己那单薄脆弱的优越感呢?有些人打死也不承认自己身上有孔乙己的影子,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一直没有读懂他自己,或者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孔乙己》原文赏析



鲁迅把孔乙己安排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鲁镇的小酒馆。为什么是小酒馆?因为像茶馆酒肆、车站码头这些地方一般都是鱼龙杂混、三教九流,是最能见识到人间百态的地方。

鲁镇的小酒馆消费并不高,四文铜钱一壶酒,再加一文钱,便可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妥妥的平民消费。所以,到这里来休闲、消费的一般都是一些底层工人,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短衣帮。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店面隔壁的房子,那里出入的都是穿长衫的人,也就是自恃身份的人,他们一般要酒要菜,坐着慢慢喝,给人感觉更有情调一些。

这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大堂与包间、排档与饭店的区别。



作品中的我十二岁就入行了,因为长得不太体面,又不善于投机取巧,所以无论是长衫客和短衣帮都伺候不了,伺候长衫客拉低了服务档次,伺候短衣帮又不会灵活变通地倒巧。最后,被安排专职温酒,也正因如此落得个清闲,才有闲情逸致去观察和发生有关孔乙己那些无聊又有趣的故事。

孔乙己一出场便是处处充满矛盾性。身着长衫,却站在大堂喝酒;身材高大却脸色清白,还随处可见挨揍的痕迹;头发花白且乱,长衫破旧且脏……明显就是想装个体面人但实力不允许。

他说话喜欢文绉绉的,满口之乎者也,似乎别人越是听不明白,他就越有优越感。

这种人是很不招人喜欢的,因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形容,他就是一个喜欢装逼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捉弄他、消遣他,把他当开心果,有了他连那一文钱的下酒物都省了。给他起外号,故意揭他的伤疤……这些都是大家常干的事。

孔乙己一般都是采取不搭理的方式来回应他们,自顾自地点酒、点茴香豆……



但在任何时代,吃瓜群众都有一种八卦到底的精神,那些人又起哄,说孔乙己肯定又偷了别人东西换酒钱。

关于自己的名声,孔乙己才虚弱地挣扎了一下,意思要大家没有证据不要乱讲。

但那些人原本就打算给孔乙己留半点颜面,有人说曾亲眼见到他因偷书而被吊打。孔乙己大概率是真的干过这事,所以无力反驳,只能用“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的话来狡辩和掩饰当前的尴尬。

那些人本来也就是想在孔乙己身上找点乐子,所以听到孔乙己这些荒唐的辩解之后,都意味深长地哄笑起来。



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但是没有机会考取功名,也就是没吃上国家粮。但他历来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经营生活的能力自然差了很多,所以日子越过越窘迫。但他毕竟是读书人,字写得漂亮,帮人家抄抄书也能偶尔换口饭吃。但这人又不太务实,经常干一些夹带东家财物的事情,把口碑坏了,最后彻底失业了。

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活下去,他偶尔也会干一些譬如偷窃之类的出格事。

但这个人还是有底线的,比如从不赖账,说话算数。

周围很多人都看不起他、质疑他、讥讽他,直到孔乙己羞愧难当却只能牵强地维护自己时,他们才满意地哄笑起来。

就连小酒馆的掌柜也是如此,一边做着别人生意,一边拿人家开心,这个掌柜的真是业界良心啊!



身边都是异类,孔乙己只能找孩子说话,毕竟每个人都是有倾诉欲的。他和文中的我聊天,当得知“我”读过书时,他的眼睛是放光的,他以为他找到了同伴,他的灵魂找到了归宿。

但是,谁料到这个时代连一个知心人也没有给他留下,“我”也很反感他,没兴趣和他探讨“回字有四种写法”的问题,即便孔乙己明确地表达他希望“我”能多读书,以后争取由伙计变成掌柜,“我”还是对他极不耐烦。

孔乙己是一个寂寞的人,现实落寞让他找不到一丁点存在感。所以,他经常会给小孩子分茴香豆吃,一人一颗,直至所剩不多,才慌忙罩住碟子,摇头晃脑地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惹得众人大笑。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场景之中,他才会感觉自己的生活是鲜活的。

孔乙己被人视为生活的调剂品,但是谁也不会对他上心,有他没他照样过日子。

直到很久,小酒馆的掌柜提及他,原因是孔乙己还欠了十九文铜钱。

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之中,大家才得知,原来孔乙己因跑到丁举人家偷东西,被打断了腿,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久违的孔乙己再次出现在小酒馆,明显消瘦了许多,且确实被打断了腿,他是盘坐在蒲包上,行过来的。

他点了一碗酒,却被掌柜的追着要那十九文钱的欠债,他还不起,只能承诺下次再还,这次用现钱买酒。

掌柜的可以不追着要他欠下的酒钱,却不愿意放弃这难得的开心机会,于是又针对孔乙己的断腿,取笑孔乙己行窃之事来。

直至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孔乙己喝了酒、给了钱,用那双沾满泥泞的手,落荒而逃了。

之后,尽管掌柜的每年都在念叨孔乙己欠下的那十九文钱,但孔乙己终究再也没有出现了,他大约的确是死了。

世人因此对孔乙己这个一无是处的穷书生极尽嘲讽之能事,以表达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痛恨之余的快感。但是,那些酒客和掌柜,包括未成年的“我”又何尝不曾暴露了自己小市民的嘴脸?麻木不仁、市侩庸俗。

孔乙己的人生剖析



孔乙己是一个复杂的人、一个矛盾的人,但其实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一个平常的人。

他读了一辈子书,也不知道是没有机会还是火候没到位,但就是没能考取功名。这对一个读书人的伤害是无法衡量的,因为很多人都把走科举之路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唯一出路了。

不要觉得孔乙己读书不成,然后就百事无成,很荒唐。事实上,有些人的人生有很多种选择,有些人的人生却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一条道走到黑。

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在古代很多,最著名的就是韩信,韩信当年流落江湖的时候,不照样是各种死皮赖脸?只不过,他最后成功了,而很多人都是笑贫不笑娼的。



孔乙己不会营生,这是正常的。

但是,孔乙己不愿意脚踏实地地生活却是让人恼怒的。抄书就好好抄书,干不了两天就开始偷鸡摸狗,惹人嫌弃。这是何必呢?刚吃了两天饱饭,就想躺平?

其实他只是不愿意接受落魄的自己而已,我堂堂一个读书人,又怎么能干这种苦力活呢?这就是当下那种高不成低不就、不接地气的生活态度。

不见棺材不掉泪、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孔乙己确实也有。

孔乙己到酒馆里去,明明人家设置的场景是泾渭分明的,你是什么人就进什么圈子,选择什么消费,但孔乙己非要把自己弄得不伦不类的,穿着长衫与短衣帮的人站在一起喝酒。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不是一类人,是很难真正混成一块的,把自己搞得这么异类,不就是给自己找难堪吗?



你想充脸面,你攒足钱到那“包厢雅座”里去呗,大不了在大堂你消费十次,全部用到包厢里消费一次呗。虚荣都是有代价的。

你如果真的想经济实惠一点,就没必要把自己视为高人一等,端着干嘛?穿什么破长衫,光着胳膊和那些短衣帮称兄道弟,保证很快就能和他们打成一片。

孔乙己和我们大多数一样,他心目中始终有一个自己假想的自己,他不愿意舍弃那点幻想,即便他知道那很虚无,因为那或许是他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孔乙己就是这样的典型。

永远活在自己幻想的自我世界里,孔乙己也是这样的典型。



他因为自己读了几年书,看不起目不识丁的底层人;但他又因贫困潦倒,高攀不起他心目之中真正的上层人,所以,他很尴尬,我相信他自己很多时候也是痛恨自己的。

社会生态之中的鄙视链是一直存在的,但这种鄙视往往是相互的。孔乙己看不起那些目不识丁的劳工,但是那些劳工更看不起四体不勤的他。所以,酒馆里的人经常嘲讽他、讥笑他。

孔乙己的回应是,要么沉默,要么用自己自鸣得意的东西来掩饰自己,一个人总是喜欢用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来公开保护自己,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时,他其实已经相当脆弱了。

但是孔乙己没有什么攻击属性,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无力地拉住自己尊严的底裤,不与冒犯他的人发生剧烈的冲突。他的惯用方式是用咬文嚼字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停留在自己的频道上。



在清高的同时,孔乙己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的善良本色。世人毁他、笑他,他始终活在一个读书人的幻想之中,他幻想有一个能够和他同频交流的人,所以当他听到文中的“我”读过书时,他的内心是激动的,他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去交流的小伙伴了。他教“我”写字,并并在言语之中表达了对“我”的寄托,希望“我”能用知识改变命运。

他的世界无人懂,所以他只愿意跟小孩子玩耍,因为小孩子的世界里才没有那么多世俗的成见。即便是自己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他买了茴香豆,他都愿意跟小孩子分享那宝贵的有限资源。这对一个落魄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他很讲信用,除了最后一笔无力承担的债务外,他喝酒赊账向来都会准时还上。说不准他最后去丁举人家行窃或许就是因为那十九文钱。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则无所不为,咱不能说行窃的孔乙己是一个正人君子,但他至少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很久没去小酒馆且已经被打断了腿的孔乙己,在明知道自己还有一笔自己还不上的债的情况下,用两只手撑着,也要赶到小酒馆去喝最后一碗酒。他到底是图个啥呢?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告个别,这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摆脱的情怀。

文中的“我”说,孔乙己大约是的确死了。其实按照现实的推演,孔乙己肯定是死了,只是“我”可能是唯一一个对孔乙己还有所期待的人,“大约”只是给人留下一丝念想和一点点可能性而已。

孔乙己自始至终都是酒馆中人生活之中的匆匆过客,是他们酒后茶余的谈资罢了,而他一直在那个社会格格不入。

我们都是孔乙己



不管我们承认或者不承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翻版的孔乙己,只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一样,掩盖了或者麻痹了很多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罢了。

人生实苦,我们每个人都如孔乙己一样受诸多现实条件的约束。

假设孔乙己考取了功名,哪怕就是一个秀才,众人会这样肆无忌惮地嘲笑他吗?敢吗?可是偏偏孔乙己一事无成。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一样吗?一直活在别人的有色眼光之下,一直被双标地评判着。

为什么很多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不就是接受不了失落的自己和别人异样的目光吗?很多人的崩溃往往就是被外界一件事、一句话给刺激了,然后发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渐行渐远,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看不到希望了。而孔乙己能在那样一个环境之中坚持自我,其实也是一种难能可贵。

我们不要去笑话孔乙己,其实孔乙己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只是受了贫穷的原罪限制。



当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设身处地地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其实,对于一个成年来说,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或者也曾经一地鸡毛过。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有不同的人生赛道的,有些人他可以切换自己的赛道,但有些人的人生赛道一旦敲定了,就再也改变不了了。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孔乙己难道不是如此吗?我们大多数人也在跪着坚持走自己当初选择的路吗?

孔乙己一心想走通读书人的功名之路,所以让人感觉顽固迂腐、不知道变通,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吗?比如我们很多人都想实现财富自由,很多不也是明知没有希望也在坚持?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孔乙己只是没有在他的理想赛道上取得成功而已,他是一个生活的失意者,但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放不下自己的身段,仅此而已。



我们都仔细地去回顾一下自己的一生,是不是也有很多时候和孔乙己一样对世事人情无能为力?是不是在低谷的时候也遭受了诸多冷眼与嘲笑?是不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被逼做一点违心之事?是不是老是在人前强作欢颜,于人后心力交瘁?是不是在人家放肆地挖苦讥讽你的时候,梗着脖子红着脸地解释、争辩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真的很少有人有资格去嘲笑别人,大多数人都是为活了一个表面光鲜,都是活着在世俗标准的绑架之中,活在别人的目光与评价之中。孔乙己其实是我们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自己。

举个例子,很多人说孔乙己没有考上功名,有手有脚的,为什么就不能去干点苦力活?先养活自己再说嘛!这个问题就犹如我们当今很多大学生明明找不到工作,却依然不愿意去工地搬砖一样。

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但主要还是一个对生活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认知问题。有些人把生命看得比尊严重要,但有些人却把尊严看得比生命重要。

读书不成为何不去搬砖?那么,既然要搬砖,当初何必要去读书呢?



孔乙己不懂得接受现实,不懂得与自己和解,这是事实。但实际上不构成我们嘲笑他的理由,因为我们也有很多人接受不了生活的落魄,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

做生意的、做自媒体的、搞工程的、研究技术的……其实每行每业中,成功的、得偿所愿的终究都是极少数,难道那些没有成功却舍不得放弃的人都值得嘲笑吗?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孔乙己选择不了自己的活法,也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活法,坚强和坚持是他最后的尊严,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不也是如此吗?

那些“深夜开车到了楼下却不愿意下车回家”的人,在那个时刻,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孔乙己吗?

那些明明囊中羞涩却依然要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在本质上说,和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有什么区别呢?

那些生活窘迫被逼得在生活上喜欢到处投机取巧的人,从逻辑上说,和孔乙己违背道德去做行窃之事有什么两样呢?



卑微、固执、清高、虚荣,这些都是我们性格基因中的原罪。很多人都是无力摆脱它们的制约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越缺失什么,越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掩饰、去渴望。

我们都和孔乙己一样渴望被尊重、被认可,我们也都和孔乙己一样活在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状态下。如果我们真的认清了自己,会发现,我们真的不比孔乙己高尚多少。

不是我们不想做一个阳光明媚、性情洒脱的人,而是现实条件有时候真的不允许。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苟且,像孔乙己那样自欺欺人地为找一个自我感觉不苟且的心灵归宿,这何尝不是我们都在做的事?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活在“自欺欺人”的幻想和别人的指指点点之中,聊以自慰,聊以拼接一个相对完整的生命和生活,仅此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连续27个跌停,27万股民遭“闷杀”,实控人套现20亿离场!证监会出手:这家公司及实控人被立案

连续27个跌停,27万股民遭“闷杀”,实控人套现20亿离场!证监会出手:这家公司及实控人被立案

鲁中晨报
2024-06-13 07:35:05
男妇科医生和女患者病房发生关系?大尺度聊天和妻子回应我看傻眼

男妇科医生和女患者病房发生关系?大尺度聊天和妻子回应我看傻眼

听风听你
2024-06-12 21:51:03
黄一山带患罕见病儿子回港,28岁儿子终身坐轮椅,包裹从头到脚

黄一山带患罕见病儿子回港,28岁儿子终身坐轮椅,包裹从头到脚

娱记掌门
2024-06-13 01:09:48
3-0,世界第1大胜,积分榜:日本女排跌至第5,土耳其队反超

3-0,世界第1大胜,积分榜:日本女排跌至第5,土耳其队反超

小马哥谈体育
2024-06-13 21:27:12
乌克兰情报部门负责人:S-500防空系统正在保护俄罗斯刻赤大桥

乌克兰情报部门负责人:S-500防空系统正在保护俄罗斯刻赤大桥

零度Military
2024-06-13 13:15:22
封控后小姐无法挣钱在小区内做生意,结果阳成大白肺,直呼亏大了

封控后小姐无法挣钱在小区内做生意,结果阳成大白肺,直呼亏大了

颤巍巍
2023-01-11 12:34:11
中国男篮公布最新集训名单:郭士强挂帅,广东4人入选、辽宁仅1人

中国男篮公布最新集训名单:郭士强挂帅,广东4人入选、辽宁仅1人

祝晓塬
2024-06-13 20:58:58
演员古天乐,摊上事了!

演员古天乐,摊上事了!

鲁中晨报
2024-06-13 17:19:08
6月13日夜晚,突然传来一个重大消息!又要来大动作吗?

6月13日夜晚,突然传来一个重大消息!又要来大动作吗?

股市皆大事
2024-06-13 18:09:01
可惜没如果?快船记者:若冲出西部的是掘金 那总决赛形势如何?

可惜没如果?快船记者:若冲出西部的是掘金 那总决赛形势如何?

直播吧
2024-06-13 13:53:23
曾经的两个好朋友,已成两敌人,再想买先进装备是没地方可买了

曾经的两个好朋友,已成两敌人,再想买先进装备是没地方可买了

历史与财经
2024-06-12 12:52:02
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做完人就废了?一次性说清楚

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做完人就废了?一次性说清楚

39健康网
2024-06-12 22:00:02
我们真的要见证历史了:统一台湾进入倒计时

我们真的要见证历史了:统一台湾进入倒计时

鬼谷子思维
2024-06-07 11:59:05
第一城!长沙,坐实了!

第一城!长沙,坐实了!

城市财经
2024-06-13 12:10:07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记者扮男客潜入采耳店,偷拍服务全过程:女技师、柔式按摩别有洞天

古今档案
2024-05-07 13:04:58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华人星光
2024-06-07 19:20:09
6月13日,森林北,愤怒发文!

6月13日,森林北,愤怒发文!

元气少女侃娱乐
2024-06-13 13:42:16
玫瑰的故事:大结局!黄亦玫早已是残壁之身,庄国栋为何不嫌弃?

玫瑰的故事:大结局!黄亦玫早已是残壁之身,庄国栋为何不嫌弃?

娱记掌门
2024-06-12 12:35:14
鲁能夏窗首条锋线大鱼火线到位,已发文告别老东家,足协杯首秀

鲁能夏窗首条锋线大鱼火线到位,已发文告别老东家,足协杯首秀

评球论事
2024-06-13 21:58:13
“非夫妻”的男女开房,若只登记1人信息,被警察查房有啥后果?

“非夫妻”的男女开房,若只登记1人信息,被警察查房有啥后果?

105度的世界
2024-06-13 10:32:14
2024-06-13 22:40:49
小啾咪侃侃史
小啾咪侃侃史
历史解说 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关注
7315文章数 41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苏杰生连任印度外长称要解决中印边境问题 中使馆回应

头条要闻

苏杰生连任印度外长称要解决中印边境问题 中使馆回应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游戏
教育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新疆的娃娃听到音乐时,生病和作业都挡不住想跳舞的心!

家居要闻

大城小室 质朴自然的心灵居所

《太空房地产》今夏发售 登陆Steam抢先体验

教育要闻

《新杂志》专访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廖银杏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