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男子长期伏案工作,饱受“腰突”折磨,中医内服外治法助他重新挺直腰板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张姝 梁方舟

实习生 马静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趋势。一中年男子腰腿痛到无法入睡,就医后才知,原来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他经过中药内服改善活血通络、补益肝肾,配合针灸、艾灸等中医外治法,症状改善,顺利康复出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谢添表示,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无需手术,通过中医药内服外治保守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避免久坐、加强锻炼、减少负重、注意保暖等,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中年男患腰椎间盘突出,中医内服外治配合改善症状

张先生(化姓)从事办公室工作已有20余年,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加上坐姿不正,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近日,张先生感到腰痛、右下肢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到睡眠,走路也走不远。他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医后,科室副主任谢添经望闻问切中医四诊合参,综合诊断,患者的疼痛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右侧神经根所致。谢主任根据张先生的体质和病情,为他辨证论治,开具了中药进行内服,以达到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的作用。同时,还辅以针灸、艾灸、手法治疗、热罨包敷疼痛部位等中医外治法。治疗一个多星期后,患者的右下肢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谢添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由于长时间坐姿不正或长期伏案工作等因素,腰椎间盘受到压力,进而压迫神经根,伴有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以及下肢肌力的下降。严重者可能引发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功能异常等。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益增多,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理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与肝肾亏虚有关。此外,长期劳累、寒湿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腰腿部气血瘀滞,进一步加剧疼痛。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以补肾、强腰、舒经活络为主要原则,通过补益肝肾、活血通络,达到改善腰腿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目的,结合针灸、艾灸、拔罐、中药外敷等手段,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减轻炎症、缓解疼痛。

男子因“腰突”压迫神经无法行走,“钥匙孔手术”解决顽疾

叶先生(化名)今年42岁,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因多年长时间伏案工作,腰部疼痛难忍,他无法久坐、久站,近日他的情况日益严重,腰腿疼痛让他彻夜难眠,无法行走。经过多方求医,他最终选择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接受治疗。谢添主任经过检查后,诊断他为腰椎间盘突出,因病情较为严重,压迫了神经,建议他接受腰椎孔镜手术。

谢添主任告诉叶先生和他的家属,腰椎孔镜手术,是通过在患者背部侧方或侧后方的微小切口进入椎间孔,采取局部麻醉,仅需打1个孔,切口直径仅7毫米,避开了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使用内窥镜在直视下操作,可清晰地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使得手术更加精确。腰椎孔镜手术的微创特点使得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谢添主任带领团队,经过30多分钟的手术,帮患者切除了突出的腰椎间盘和部分黄韧带。术后,患者的腰痛状况立即缓解,次日即可下床,住院期间中医康复融入围手术期的管理,来加速伤口愈合,近一周后,叶先生即康复出院。

腰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很重要,预防腰突需避免久坐注意保暖

谢主任特别提醒,腰椎间盘突出容易和腰椎间孔狭窄混淆,市民需要注意甄别。具体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症状包括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在直腿抬高试验中,一般会呈现阳性,疼痛程度因椎间盘突出的大小而异,如果椎间盘突出较大,疼痛可能非常剧烈。

而椎间孔狭窄的症状主要是腰腿痛,并伴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具体表现为病人在行走或站立较长时间后,出现下肢疼痛和麻木的症状,但在卧床休息或蹲下、坐下后,疼痛症状会逐渐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和椎间孔狭窄虽然都是腰部疾病,但它们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对于这两种疾病,应尽早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由于久坐、长期伏案工作等,腰椎间盘突出多发。加上冬季气温低,腰部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也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那么,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呢?谢添主任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保持正确的坐姿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关键。中医有句老话叫“久坐伤腰”,一般提倡坐30分钟到40分钟左右,就起来站一下,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要适时起身放松舒展身体,缓解腰背的不适。特别是长时间开车或者长途旅行时,要定时改变姿势或活动一下腰部。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搬重物的人士,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防腰椎损伤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第二,保暖也非常重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场所,广大市民都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第三,适当锻炼对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市民可以通过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腰部功能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来增强腰部的承重性和柔韧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凯特王妃新造型绝了!患癌后难掩盛世美颜,奥黛丽赫本黯然失色

凯特王妃新造型绝了!患癌后难掩盛世美颜,奥黛丽赫本黯然失色

红袖说事
2024-06-18 09:47:12
这么全面?东契奇在2024年季后赛中多项数据排名第一

这么全面?东契奇在2024年季后赛中多项数据排名第一

懂球帝
2024-06-18 16:18:18
2024年养老金调整按3%实施,比去年涨钱会减少多少呢?来看看

2024年养老金调整按3%实施,比去年涨钱会减少多少呢?来看看

社保小达人
2024-06-18 12:28:14
4-1夺冠!绿军球迷杀人诛心,手举“塔图姆是东欧组合爸爸”海报

4-1夺冠!绿军球迷杀人诛心,手举“塔图姆是东欧组合爸爸”海报

体坛野秀才
2024-06-18 11:02:22
Doublelift女友慷慨营业,COS兔女郎碾压锐雯,网友:这雷是真大

Doublelift女友慷慨营业,COS兔女郎碾压锐雯,网友:这雷是真大

风尘Game
2024-06-18 13:08:34
北京50余人徒步险命丧大山,犯了什么低级错误?

北京50余人徒步险命丧大山,犯了什么低级错误?

长月小阿姨
2024-06-18 10:15:00
紧张了?外媒:中国宣布对欧盟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后,西班牙呼吁谈判,避免“贸易战”

紧张了?外媒:中国宣布对欧盟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后,西班牙呼吁谈判,避免“贸易战”

环球网资讯
2024-06-17 22:53:42
大到暴雨在途 周三入梅

大到暴雨在途 周三入梅

央广网
2024-06-18 10:30:27
影版《三体》正式启动,张艺谋执导,叶文洁人选曝光太惊喜!

影版《三体》正式启动,张艺谋执导,叶文洁人选曝光太惊喜!

星寒新影视
2024-06-17 21:02:38
中企拒绝交出核心技术,欧盟恼羞成怒决定狠罚,接下来令其傻眼

中企拒绝交出核心技术,欧盟恼羞成怒决定狠罚,接下来令其傻眼

仰望沧海
2024-06-17 20:28:48
教导员当众枪杀宣布起义的解放战士,事后流泪说:杀他我不后悔

教导员当众枪杀宣布起义的解放战士,事后流泪说:杀他我不后悔

让时间说真话
2024-06-12 20:39:08
深技大2000余学生毕业,部分签约腾讯、华为、比亚迪……

深技大2000余学生毕业,部分签约腾讯、华为、比亚迪……

南方都市报
2024-06-17 18:10:52
俄军A-50U预警机被击毁事件调查结果出炉,俄通缉事件元凶

俄军A-50U预警机被击毁事件调查结果出炉,俄通缉事件元凶

青年的背包
2024-06-18 12:10:26
黄光裕现身国美超市,55岁大肚腩明显但意气风发,欲东山再起

黄光裕现身国美超市,55岁大肚腩明显但意气风发,欲东山再起

柠檬有娱乐
2024-06-18 09:37:56
队报:姆巴佩鼻骨骨折赛后送医治疗,他必须接受手术

队报:姆巴佩鼻骨骨折赛后送医治疗,他必须接受手术

直播吧
2024-06-18 06:00:08
7月将掀起一轮援乌打俄新高潮!

7月将掀起一轮援乌打俄新高潮!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4-06-18 13:37:33
“70后”女厅官任上落马!上周还在主持讲座

“70后”女厅官任上落马!上周还在主持讲座

上观新闻
2024-06-17 16:40:26
怎么都是负能量新闻?

怎么都是负能量新闻?

老罗视野
2024-06-18 13:37:28
从朝鲜归来,有些大实话不得不讲!

从朝鲜归来,有些大实话不得不讲!

李砍柴
2024-04-21 23:53:00
4名厅官被查,3人都在任上

4名厅官被查,3人都在任上

鲁中晨报
2024-06-17 20:39:03
2024-06-18 16:36:49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207966文章数 9110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斯坦福博士拟录为乡镇公务员 曾获中科大郭沫若奖学金

头条要闻

斯坦福博士拟录为乡镇公务员 曾获中科大郭沫若奖学金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深圳一学区房从每平米14万跌到4万

科技要闻

6·18的穷途:电商已不知为何而战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音乐主题元素 创美私宅空间

数码要闻

小米磁吸充电宝 5000mAh 7.5W 京东上架: 适配 iPhone,129 元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