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圣祖阅兵震慑喀尔喀台吉, 目睹清圣祖阅兵后确定内附清朝

0
分享至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从即位之初懵懂的8岁小孩到天下尽在掌握的32岁成熟皇帝。24年间,玄烨经历的一切比绝大多数皇帝一生的风浪都要大许多。

14岁时,玄烨首先要面对鳌拜的专权,要想办法把大权收回自己手里,又不能引发政局的激烈动荡。20岁时,玄烨略显冒失地“撤藩”,三藩顿时发动叛乱,一度声势浩大,颇有燎原之势。玄烨从开始的左支右拙到后来的镇定自若,花了8年时间才把三藩之乱最终平定,这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三(1683年10月3日),30岁的玄烨派出施琅率水师跨海东征,困守孤岛的郑克塽终于投降,两天后的中秋节,捷报传到京城,双喜临门的玄烨赋诗一首《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东南沿海的混乱局面这才宣告结束。

经历了十几年战争,这时的他已从玄烨真正成为了那个被后世称为清圣祖的男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整肃朝纲,首次南巡,这时寰宇统一,清朝才真正开始步入鼎盛时期。

一年后,清圣祖下旨:“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弛,旧例每岁必操练将士,习试火炮,尔部即传谕八旗都统等预为整备。朕于十八日将亲阅焉。”

清朝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起制定了“三年一举”的制度,规定了大阅典礼也就是阅兵典礼的周期。从表面上看,这时仗已经打完,没有地方需要再兴刀兵。谕旨里清圣祖的意思似乎也只是举行一次例行祖制的阅兵活动。

爱新觉罗?玄烨

但是,清圣祖这次阅兵的选择,其实包括着深意。

这就要提到漠北的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是明末蒙古领袖达延汗留在漠北蒙古的后裔,逐渐形成了三大部: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在皇太极时期,喀尔喀蒙古三大部都宣布臣服于清朝,顺治时期则将他们设为八札萨克,分成左右翼。

虽然纳贡称臣,但在清朝初期对喀尔喀的统治并没有多有效,他们是迫于压力才与清军修好,并不诚心归降,顺治初年还出现过叛乱。清军入关之初统治并不稳固,又加之漠北路途遥远,清朝始终拿喀尔喀没办法。

喀尔喀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当时,它处于俄罗斯、清朝,还有卫拉特也就是之后的准噶尔汗国三面接壤的位置。

喀尔喀蒙古虽然臣服于清朝,但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要受到三股力量的冲击,尤其是俄罗斯和准噶尔,随着它们的扩张,都对喀尔喀虎视眈眈。

喀尔喀臣属于清朝,需要履行朝贡义务。清圣祖选择阅兵的这个时间节点,正是喀尔喀的阿海台吉等人入京朝贡的时间。

同时,这个时间节点又很微妙。

首先,喀尔喀各部从康熙元年(1662年)起就陷入了内部纷争。

札萨克图汗部内讧,额淋沁杀该部汗,部众大部分投到土谢图汗部。后成衮袭扎萨克图汗后向土谢图汗部要部众,土谢图汗部不从,两部就此陷入了长期矛盾之中。

除了内乱,还有外敌。

17世纪,沙俄正大举入侵西伯利亚,喀尔喀在贝加尔湖地区的利益遭受了严重的损害,双方正处于战争状态。

不光是沙俄,还有崛起的卫拉特。在噶尔丹的领导下,准噶尔统一了卫拉特各部,草原上再次出现了新的汗国,不停扩张的准噶尔立志成为中亚乃至东亚霸主,当然不会放过喀尔喀。

所以这是个非常微妙的时间节点,当时的喀尔喀正处于观望阶段,欲借参加阅兵观礼之机打探清王朝的军事实力,好再作打算。

听说了清圣祖要大阅兵的消息,喀尔喀台吉上奏:“臣等以朝贡而来,闻皇上大阅甲兵。远方之人,幸逢盛典,愿一睹军容。”这些当然早在清圣祖预料之中,他慨然准奏。

阅兵如期进行,大获成功。阅兵仪式上最亮眼的是清军的火器,大炮火铳威震各藩。因为这时候的清军已经是一支冷热兵器混用的军队,红衣大炮在入关前已经能自造,入关以来又吸收了明军降将和中原工匠的技术,火器装备比例在军队中已相当可观,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里就说:“我朝武备整齐,弓矢枪炮最为军营利器,法制精良,百世不易。”而相对落后的喀尔喀蒙古,作战还是以骑射为主,火器使用比例不高,更没有红衣大炮这样的重型武器。

一番操练下来,众蒙古台吉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想不到清军实力这么强。据法国传教士张诚在《张诚日记》中的记载:“炮兵拥有七十门铜炮,其中八门最大的炮镀有金色并饰以凸起的花纹,由红漆马车拉着,其余的放在小轮车上拉着,步兵里有五、六门臼炮,有的炮像小炮和铁火绳枪。”“是日早,上由午门出宣武门,陈设卤簿,起广宁门至湾子里。八旗都统各率所部将士,被甲胄,佩弓矢,建旗纛,严队伍,起湾子里,夹道分列至洪极城。前锋官军起芦沟桥夹道,分列至王家岭山麓。其东则排枪官军层叠并立,其西则红衣巨炮次第毕陈。上登王家岭,升御座,命吹螺甲者三,发巨炮三。既而排枪并发,前后相继,声络绎不绝者久之,且无不中的。上御黄幄,命将士所列红衣巨炮四,各发二次。又八旗所列红衣将军及诸火器一时尽发,凡二次, 声震天地。巨炮所击树侯栏墙莫不应声而倒。是时,阿海台吉及众蒙古惊惧失色,有仆地者,有匍匐不能起者,有起而战栗不止者。有顷,阿海台吉少息,语阿尔尼曰:‘我等先见士马精锐,甲兵坚利,旗帜鲜明,已知天朝军威天下无敌。至于火器如此轰烈,不但目所未睹,亦耳所未闻,真足惊心破胆,更有何敌能当此耶?’”用曾国藩在《议汰兵疏》里的话来说就是“天弧亲御,外藩从观,军容一肃,藩部破胆”。

阅兵结束后,清圣祖对众台吉好言安抚:“阿尔尼转奏毕,上曰:‘尔可传谕,朕惟以宽仁抚驭,使近者悦,远者来,此朕本怀也。至兵为凶器,非可轻试,苐念古来世际承平,不忘武备。阅兵乃本朝常制耳,无足惊叹也。’上御行宫。召扈从诸王、内大臣、及阿海台吉等、赐食。旋复御黄幄,设布侯校射,上先射。五发皆中。次令诸王、贝勒、八旗善射者、校射,中的者甚众。”康熙帝说自己进行阅兵,不是在炫耀什么,而是阅兵本身就是朝廷的常规制度,让蒙古王公们不要想太多。

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帝胡萝卜加大棒的计谋圆满成功,让这些蒙古贵族对清朝赏赐的财物欢喜,又对清朝的实力有个最直观的概念,如此,外蒙古如何不服呢?

15个月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准噶尔已经开始对喀尔喀动手,他们受到更大的压力。康熙在外藩、诸王、台吉等来京朝贡的时候再次组织在卢沟桥大阅, “ 大阅军容,试放火器 ”,众人“以进贡来京者皆随行往观,惊惧失色。”

这两次大阅,用意很明显,效果也很显著。

喀尔喀在得到沙俄赞助的准噶尔面前不是对手,连遭失败,眼看地盘要全部丢失,喀尔喀很多王公建议流亡沙俄,但亲眼目睹清军实力的一些贵族们却有不同意见,最后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做出决定,南下归顺清朝。

这就是喀尔喀蒙古的内附,内附后,喀尔喀原来的属地在战争结束后被纳入清朝的直接统治,使得版图又扩大了不少。

从清圣祖的大阅来看,安排在特殊的时间段进行,起到了很强的威慑效果,喀尔喀最终能内附,与他们的首领两次目睹清军军威有不小的关系。如果他们对清军实力心存狐疑,转而投靠沙俄,那就可能对中亚局势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创作者_1649390335382
创作者_1649390335382
给大家分享资讯中的趣事
1333文章数 47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取消乌"亚速营"使用美国武器的禁令 克宫回应

头条要闻

美国取消乌"亚速营"使用美国武器的禁令 克宫回应

体育要闻

国足,别辜负这场奇迹!

娱乐要闻

黄一鸣再次录视频表态孩子是王思聪的

财经要闻

徽商银行的影子 借基金向地方城投放贷?

科技要闻

谁是苹果AI的“中国合伙人”?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周销量突破1万辆 单周销量首超宝马奥迪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旅游
家居
数码

教育要闻

顶流男星,受聘为顶尖大学教授

房产要闻

今日正式执行!海南下调房贷利率!暂不涉及存量贷款!

旅游要闻

日本“黑道大哥”现街道 警察保持随时监控

家居要闻

原木绿居 阳光编织的自然生活诗篇

数码要闻

开放耳机市场迎来大爆发,它比TWS到底好在哪?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