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媒体关注:中国新探月任务将在月背采样

0
分享至


2020年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

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30日报道,中国新探月任务将实现月背采样,从而揭示月球背面的秘密。

据报道,中国的下一次探月任务——嫦娥六号——目前正在按计划展开,定于明年实施发射,届时着陆器将把在月球背面采集的样本送回地球。与此同时,嫦娥六号还将搭载欧洲航天局和巴基斯坦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中国国家航天局9月29日在社交媒体上说,计划2024年上半年发射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

鹊桥二号会确保地球与探测器之间的通信,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月球永久背对着地球的一面。

中国国家航天局说:“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国家航天局说,嫦娥六号任务旨在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增进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为增进国际合作,嫦娥六号任务将搭载来自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包括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航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

嫦娥六号的任务还将包括寻找水冰的痕迹、调查月球的环境和气候状况,并探测月球形貌。(编译/李凤芹)

延伸阅读

"月船3号"成功着陆 印度成为"登月第四国"

当地时间8月22日,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印度的“月船3号”飞船成功登月。


印度的“月船3号”飞船成功登月。

印度成为第四个在月球表面实现着陆的国家。

这是印度第三次发起探测器登月项目。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获得了大量图像和探测数据,但原计划运行两年的“月船1号”在2009年8月失联。2019年7月,印度发射“月船2号”探测器,当年9月其着陆器尝试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时失联,有关方面于11月承认着陆器已坠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斯里达拉·帕尼克·索马纳特说,基于对“月船2号”相关数据的分析,“月船3号”做出了改进。

此前报道

这轮“登月竞赛”,美印俄先上演了一场“三国杀”



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图/社交媒体平台

这两天,“登月”话题突然热闹起来,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先后传出相关消息,似乎就要上演一场“登月三国杀”。

先是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宣布,其“月球25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失联,初步推测该探测器进入了非预先规划的轨道并撞上了月球表面。

该探测器于当地时间2023年8月11日被送入月球轨道,本有希望抢在印度的“月船3号”之前登陆月球南极地区,成为全球第一。这同时也是俄罗斯47年来首次执行登月任务。

与此同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则宣布,该国“月船3号”着陆器将于北京时间8月23日20时34分左右着陆月球,届时将对此次着陆过程进行直播。

“月船3号”发射于7月14日,历经波折后于8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目前正在为最终的着陆做准备。如能成功,印度将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

而稍早之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公开表示,如果关键系统研发进度跟不上,“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最终可能不包括宇航员登陆月球这一环节,“最终执行一次(与计划)不同的任务”。

2019年,美国政府就宣布了“阿耳忒弥斯”新登月计划,目前已完成“阿耳忒弥斯1号”绕月飞行任务,计划于2024年11月实施“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

但被选定为实现“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搭载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舟”研发进程已几经延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得不为此表态。

俄罗斯“月球25号”失控、印度“月船3号”历经坎坷,美国“阿耳忒弥斯3号”计划也面临延期,“冷战”后最为热闹的“登月竞赛2.0版”,先演了一场结果难料的“三国杀”。



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图/社交媒体平台

首次着陆月球南极尝试已失败

苏联曾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宇航强国,世界上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名宇航员都是苏联的杰作。

急于通过打赢“太空竞赛”以证明自身制度优越性的美国,随后由肯尼迪政府在1961年5月25日公开发出启动登月计划倡议,拉开了“冷战”背景下“登月竞赛1.0版”的帷幕。

苏联被称作“月球计划”的竞争方案实际上启动更早,竞争早期也一度领先,但美国后来居上——1969年7月24日,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实现人类首次登月,而一再在关键时刻失误的苏联“月球计划”则最终黯然落幕。

时隔近半个世纪后,重启的俄罗斯登月项目代号,由最初的“月-地”改为延续前苏联代号的“月球25号”,力图在“登月竞赛2.0版”中重新证明自己。一如俄罗斯太空计划专家卢津在发射前所言,俄罗斯需要用“月球25号”的成功来证明,“即便没有西方参与,我们一样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月球25号”预定于8月21日或22日着陆,从而使俄罗斯一跃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月球南极软着陆的国家。然而,8月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证实,“月球25号”已经失控,“由于已在月表硬着陆而不复存在”。

有分析家认为,“月球25号”系在试图切换入登月轨道的关键时刻出现故障,由于俄罗斯缺乏足够的地月中继通信信道无法补救而失控。更有专家预测,这一失败可能影响俄罗斯继续投资月球探索的热情和力度,并拖累此后相关计划。



印度的“月船3号”目前正在为最终着陆月球做准备。图/社交媒体平台

“登月竞赛2.0版”陷入了僵局

相比“冷战”时期的“登月竞赛1.0版”,近年来突然热闹起来的“登月竞赛2.0版”参与国家更多,更加注重经济效应,也更加讲究投资效率和回报,几乎所有相关项目都瞄准了月球资源,以及月球作为航天活动中转站的价值。

比如,俄罗斯的“月球25号”之所以选择着陆南极,就是希望在太阳永远照射不到的这片月球表面,找到便于利用的固态水。

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采用了商业招标模式,日本和以色列甚至直接由商业公司启动并大量利用国外现成技术,印度则试图利用成熟技术实现“小马拉大车”,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小开发风险和难度。

然而,和“登月竞赛1.0版”相比,“2.0版”似乎陷入了令人窒息的“硬着陆”模式。比如,在眼前这场“三国杀”中最为自信的印度,其登月计划其实也一言难尽。

印度的“月船2号”,于2019年7月22日发射,在9月6日尝试着陆月球南极的最后关头“软变硬”撞毁。

而已被ISRO官宣要直播的“月船3号”,在2023年7月14日发射升空后,就因绕地轨道低点过低而不得不频繁调整姿态。如此提心吊胆一个多月时间,如今终于进入了绕月轨道,将于8月23日尝试月面软着陆。

但是,“月船3号”现在也只是终于走到了和“月船2号”的同样高点,更由于此前频繁调整姿态可能消耗燃料过多,加上软着陆本身风险巨大,“月船3号”能否如愿仍难预言。

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是罕见的由特朗普高调提出却被拜登同样高调继承的大型项目,也遭遇一再“跳票”的尴尬。“登月竞赛2.0版”似乎已经陷入僵局。



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火箭发射。图/新华社

“非科学因素”给登月计划添乱

尽管不论美国政府、NASA或SpaceX都继续高谈阔论“登月竞赛的胜利将再次验证美国的强大”,甚至将“星舰”的爆炸称之为“另一种成功”,但他们显然并不希望重复这种版本的“成功”——就在8月15日,NASA发布简报称,“如果某些关键系统不能及时准备好”,NASA将不惜大幅缩减和推迟既定计划。

此前,以色列和日本的登月努力也已经先后失败——以色列的“创世纪”2019年2月21日由SpaceX发射,4月11日在着陆最后关头失控坠毁;日本“白兔R1”于2022年12月11日同样由SpaceX发射,2023年4月26日在拟定软着陆前不到1分钟失联。

也因此,印度正在做最后努力的“月船3号”虽然磕磕绊绊,此刻俨然成了连续遭受“硬着陆”打击的本轮“登月三国杀”里唯一的“软希望”。而其背后原因,则更值得深思。

有分析家指出,同样存在技术短板,与印度“粗粮细作”选择花一个半月时间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相比,47年未探月的俄罗斯却搞了个10天“直达”方案,似乎刻意抢在印度“月船3号”之前着陆,未免操之过急。

美国航天科普爱好者们也表示,NASA的探月工程同样充满了“非科学干扰”。比如,表面上原封不动继承了“特朗普方案”的拜登政府一年多来不断放话,要在首次载人登月中安排一个史无前例的、由女性和有色人种组成的登月团队,“而不是挑选两个最合适的宇航员”。

尤其是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助理主任丹尼尔斯这样的政府高级官员、NASA副局长梅尔罗伊这样的专业管理要员,不断放话要“保持月竞赛优势”,却浑不顾美国在“2.0版”探月计划实施方面实际已落在印度之后,也被认为是“政治因素干扰科学项目”的典型表现。

科学就是科学,在科学探索中,“非科学因素”只会添乱帮倒忙。这恐怕才是本轮“登月三国杀”所带给我们最深刻的经验教训。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乔雷华_NB3264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丽岛》第84波民调出炉, 国民党和民进党相差近十个百分点。

《美丽岛》第84波民调出炉, 国民党和民进党相差近十个百分点。

侦姐有料
2023-12-07 16:17:20
四川雅安部分快递停派一周,还被自动退回?邮政管理局:正协调此事

四川雅安部分快递停派一周,还被自动退回?邮政管理局:正协调此事

极目新闻
2023-12-07 14:23:32
场面尴尬!沙特王子打断普京讲话:阁下,我纠正你的错误

场面尴尬!沙特王子打断普京讲话:阁下,我纠正你的错误

娱宙观
2023-12-07 10:15:26
实探江西2.2亿元大奖诞生地  店门紧闭挂牌“休息中”

实探江西2.2亿元大奖诞生地 店门紧闭挂牌“休息中”

央广网
2023-12-07 18:10:19
英雄奥列克桑德·马齐耶夫斯基的纪念雕像

英雄奥列克桑德·马齐耶夫斯基的纪念雕像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12-07 12:03:13
春晚官方辟谣吉祥物“AI生成”后,观众毫不买账:就这工作态度春晚能好看?

春晚官方辟谣吉祥物“AI生成”后,观众毫不买账:就这工作态度春晚能好看?

可达鸭面面观
2023-12-07 16:44:15
0-5惨败!英超179亿老板怒不可遏:甩掉贵宾票 或解雇主帅

0-5惨败!英超179亿老板怒不可遏:甩掉贵宾票 或解雇主帅

叶青足球世界
2023-12-07 15:02:54
双手撑桌子上,双腿跪椅子上,网友提问:教室里这个女孩会玩!

双手撑桌子上,双腿跪椅子上,网友提问:教室里这个女孩会玩!

多才多艺青少年教育
2023-12-07 17:39:55
居民们看不懂,家门口这条美了十几年的马路今年忽然爆火!把马路当公园拍,太危险…

居民们看不懂,家门口这条美了十几年的马路今年忽然爆火!把马路当公园拍,太危险…

周到上海
2023-12-07 18:40:38
医院交费排长队工作人员玩手游?华山医院:已暂停其工作,将按规处理

医院交费排长队工作人员玩手游?华山医院:已暂停其工作,将按规处理

澎湃新闻
2023-12-07 14:04:27
2.2亿彩票中奖大猜想:钱早被挪用,这次开奖是为了“平账”

2.2亿彩票中奖大猜想:钱早被挪用,这次开奖是为了“平账”

老郭在学习
2023-12-07 12:39:44
阿信否认假唱!专业音乐人耳帝辣评:10拍E6,那得是房山季鸟猴?

阿信否认假唱!专业音乐人耳帝辣评:10拍E6,那得是房山季鸟猴?

小咪侃娱圈
2023-12-07 16:43:08
中俄谈崩了,就为这事中国拒绝投资!

中俄谈崩了,就为这事中国拒绝投资!

谈芯说科技
2023-12-06 23:27:13
27岁华裔女性在美国旧金山家中死亡,警方以“家庭暴力凶杀案”展开调查

27岁华裔女性在美国旧金山家中死亡,警方以“家庭暴力凶杀案”展开调查

红星新闻
2023-12-07 17:09:32
张成泽被杀真相:与多名女子厮混,和金正恩枪战,得罪了第一公主

张成泽被杀真相:与多名女子厮混,和金正恩枪战,得罪了第一公主

摇扇公子聊天下
2023-12-07 15:23:35
朱丽倩为何笑到最后,看看她在刘德华父亲葬礼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朱丽倩为何笑到最后,看看她在刘德华父亲葬礼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文章侃娱乐
2023-12-07 15:59:04
后续!解清帅已回四川,发文祝贺妹妹考上公务员,解爸解妈太高兴

后续!解清帅已回四川,发文祝贺妹妹考上公务员,解爸解妈太高兴

懒人梅梅
2023-12-07 17:31:57
铁路12306APP悄然改版,首次显示票价“打了几折”

铁路12306APP悄然改版,首次显示票价“打了几折”

极目新闻
2023-12-07 19:28:32
今日大雪,为何说“最怕大雪一日晴”?大雪天晴有啥预兆?早了解

今日大雪,为何说“最怕大雪一日晴”?大雪天晴有啥预兆?早了解

农夫也疯狂
2023-12-07 06:29:09
50分20板11助6断6帽,史上唯一三双!这是NBA本赛季最疯狂的一天

50分20板11助6断6帽,史上唯一三双!这是NBA本赛季最疯狂的一天

篮坛扒客
2023-12-07 16:21:04
2023-12-07 21:12:49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官方网易号
158594文章数 7075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万众期待的Gemini大模型:比GPT-4强,但强的不多?

头条要闻

媒体:普京进行外交突围之际 拜登被"扯后腿"急眼了

头条要闻

媒体:普京进行外交突围之际 拜登被"扯后腿"急眼了

体育要闻

独行侠新老板:那个"操控世界"的犹太人

娱乐要闻

不叫"朱丽倩"!刘德华首次纠正太太名字

财经要闻

中植后还有多少"富人收割机"在暴雷路上

汽车要闻

预售50万起/轴距超3米 问界M9预计12月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央企项目率先开卷!三亚安居房,价格首次低破一万元/㎡!

教育要闻

怎么不行?老师把一当红明星带进课堂引争议,家长怒了

艺术要闻

画展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个小镇画家凭什么?

本地新闻

没点大病,别去泰国鬼楼

公开课

男子尿酸高达600肾衰离世,医生:管住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