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1
当年为何发布大学日记?
2013年1月11日,我还在大学工作时,开始摘录之前自己的大学日记发布在人人网上。当时写下了 缘由, 如下:
一个偶然的契机下,我找出了我的高中和大学时的日记本。我想陆续把其中一些内容敲出来发布在这里。为的什么呢?
一是便于保存。
尽管周国平曾写过一篇《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谈到电脑写作与纸笔写作相比的危险性,认为一旦电脑上的东西因某种原因化为乌有之后,自己就一无所有了。不像用纸笔写下的东西,总有现实的存在。当时他是还不大信任电脑。但实际上,他后来也承认他早已依赖上电脑写作了。我如今也是觉得,用电脑尤其是网络保持文字,似乎比纸张还更为可靠。因为在电脑尤其是网络中可以大量复制,“狡兔N窟”般多一些备份,而且查找起来也方便,不必去翻箱倒柜以寻章摘句。
第二是为的回顾自我的成长,说是自我分析也行。
我觉得可以在整理过去日记的过程中看看,我是如何成为了今天的样子。尽管我心里有一条比较清晰的主线,但过程中的脉络和细节都是模糊的,尤其是像我记忆力这样孱弱的人,所以重读往昔的文字,可以帮助我再现当初的一些思考,让我知道当年的我与现在的我有何联系和区别。一个人读多少别人的书,我认为都不如读好他自己这本书重要。所以,我愿意放弃一些读别人的书的机会,来读一读自己。
第三,就是愿意让对我的文字和思考感兴趣的读者(这个不在多)看看,我是如何度过大学时代的,我在大学时有些什么感受和想法。
当然,我应该不会避讳我当年的某些看似幼稚可笑的想法。其实那才是真实的我,真实的生活。我有时觉得,我现在的一些文字,可能在跟我接触的大学生朋友看来,显得太老气横秋了。其实你要知道,我现在可比你们大多了啊,我也经过了你们的那个年代。所以,我想把我那个时代的东西摆设出来,让你看看,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我并不那么高深,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以不必那么对我敬而远之。
也可以说,我把过去的我摆出来,相当于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学生、一个年轻人的样本来解剖,我可以看到我自己,和一种人,乃至一切人的样子,你也可能可以看到你自己,以及一种人,乃至一切人的样子。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以人为镜将心比心,可以了解人性,也可反知自己。岂不也是一件好事?
网上有句话说的是:爷爷都是孙子变成的。是的,谁不是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年轻到年老呢。虽然我现在也并不能说我成熟了,但我更愿意让你看看我曾经是多么的更不成熟。所以,怕什么年少无知呢,怕什么姜是老的辣呢,年轻人有那么一种初生牛犊的闯劲,有那么一种勇于探索的激情,就很好了。
当然,再怎么说,我做这件事,首先的意义是对于我自己的,所以会有多少人看,多少人觉得有意义,我是无心顾及的。而这又必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只能时断时续或多或少地来录入和发布,而我也不知道最后会持续多久会写多长,就顺其自然率性为之吧。这次发的是一个开头。顺便说说,高中日记也在我的“发布”范围之内,以后机缘合适再说吧。
最后几句话:我应该不算有什么“暴露癖”,不是想用自己的所谓隐私来吸引眼球。我能发布的这些内容当然也会有筛选,但当然不是以树立高大全的形象为标准。真正涉及隐私的地方,恰恰可能是不方便发布的。所以,我能公开的,也不是什么值得八卦的东西,能吸引多少眼球,可不是我的目的和初衷。
作于2013年1月11日
2
现在为何发布大学日记?
今天,我再把当时摘录的日记发布在我的公众号平台上,是为的帮助已经上大学的同学,提供一些借鉴,思考自己要怎样度过大学时光;同时也让我得已回顾我的大学生活,反思如何更好地帮到现在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朋友们。
顺便说一句,我写的日记,并不是事件记录,而往往是我的思想随感记录,因为从高中起,我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记录习惯和偏好。
所以,从我的这些日记里,可能未必能看出我当时是怎么过的,但可以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当然,从我当时的想法,也可以管窥我当时的一些做法。
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这个启发不是说我自己做得多好,你直接来学习,我当年的大学时光并没有人指导,所以我一直在一边摸索一边成长着。我希望大家现在看到我的记录,能够想到如何做得更好,让你的大学时光得到更大的收获和成长!
事实上,我现在通过反思我自己的大学时代,再加上看到很多大学生的案例,感到很多同学是不会上大学的,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自己的大学时光和发展机会,很让人惋惜!
所以,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会上大学,用好大学时光。
我将通过我的文章、短视频和直播来给大家进行一些分享。
今晚我的年度大课第10次直播课,我就准备讲讲:怎样上大学。我会讲到我的经历、不同案例,还有我的经验和建议。
这个直播是针对我这边的学员的付费课程,在年度大课结束以后,9点10分会开展公益直播,也会讲如何上大学的话题。
如果你愿意来听,可以点击预约。
这次的文章,要分享的是我当年上大学第一个月的日记,正好今天也是这届大学生上大学满一个月的时间。
另外,我找到了当年刚去大学报到时,父亲给我在校门口拍的照片,也让大家看看当年我作为一个大学新生的样子。
当时我看到冲洗出来的这张照片时,心里就想到一个词:踌躇满志。:)
(摄于1998年8月底)
希望各位同学也都能踌躇满志地上大学,毕业时可以心想事成学业有成!
3
大学第一个月日记摘录
1998.8.31:
内向的人一般需要背着别人记日记,可如果连日记都不愿写或不愿多记隐秘想法的人,就表现得相当内向了。这种人喜欢独立思考,事情未定不轻易宣布。他们相信自我努力,不喜欢接受别人帮助。他们的成功都是较大的较稳固的。而一意孤行也容易误事。而且由于太不合群,可能很长时期不受人赏识,只有经过较漫长的等待和蓄积,才能见“马力”。
8.31:
到校时是8月28日下午。踏上西安的土地,发现没有什么能吸引我的东西,就跟我后来要到的大学一样。两天来,在学校里和西安市区奔走了许多趟。本来我没兴致的,是父亲带着我去的。不过还真长了些知识——我并不感觉从小城镇到了大城市就异样许多。大城市的一些生活常识很容易学会。也许是我还没到真正发达尖端的地方去过的原因吧。反正,我感觉,西安,没啥特别。
学校可真是个小社会。各种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并不感到失望——在以前我就没有对它抱多大希望。而且,我能理解眼前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我只是感觉“浅水无妨有蛟龙”这话是对的。有志之人,到哪里都能发展的。
关于实现理想之问题,我现在不能说很清楚,还是走一走看一看吧。
9.1:
成熟,是不是意味着想到了一些事,想了一想后又不去做它?
9.4:军训所得
同样生活在集体中,自卑的人看到的全是敌人,跟他作对的人;自信的人眼中都是朋友,帮助他的人。结果便是——自卑者不敢表现,事事不顺;自信者大胆张扬,左右逢源。
9.5:
家里有两面挨在一起的镜子。我在左边镜里的形象明显比右边的“高大”。每次我站在这两面镜子前面总是在想:到底哪个是真的呢?思虑良久,决定相信左边那个……今天在理发店里,又看到那个熟悉的影子——就是右镜里那个样……
由此看出,我的判断有失准确性,但有的事干嘛需要那么准确呢?自信点,乐观点的判断更有助于行动!
9.8:
见到一个西谚:“没有成功的叛国者。”此语基于一个事实:“叛国者”如果成功,就成了“革命家”。也就是说:“叛国者”都是失败了的(事先注定要失败的——如果你能事先确定他的“叛国者”之名)。这是中国古语“成王败寇”的另解。
还有一句话,也挺值得玩味——“没有一个山顶,会有所谓的山洪。”意味深长!
9.9:
有时候,我晚间精力不大好,但总是对自己说:再等会吧,我用不了睡多少觉的。第二天上午在课堂上便感觉睡意袭来,无力抵挡,只能对自己说:先睡会吧,为了待会儿拥有旺盛精力……
9.12:
超人的力量哪里来
什么更能让人振作并恢复战斗力,是严厉的训斥、严格的规定,还是悉心的关注、亲切的目光?这个问题的答案终于被我找到了。
操场上,同学们正顶着烈日进行着单调枯燥的队列训练。站在队伍中,我老感觉头一夜瞌睡未足,在教官严厉的目光下,只得强打着精神重复那机械的动作。但总是想躲在人群中不被注意,并盼着早点收操。
接近中午时,教官教打军体拳。突然把我叫去给大家示范一个动作(意即我做得较为规范!),我便从此长了精神,以后的动作做得特认真……
(我由此想到:严格的教条只能让人表面上服从而内心中不满,而且被约束人的神经绷紧了 ,就很容易感到疲倦。这样的训练或教育的效果是不长久的——也许在当时,出于对教条的畏惧,被约束人按章执行,令行禁止。
而一旦脱离束缚,那种蓄积已久的逆反心理会使其抹掉大部分记忆。如:在礼堂里以军姿坐着的士兵听讲后很容易忘记内容;参加高考后的学生会忘记所有高中课程……
我的说法带有一定主观性和片面性,将来会改进的。)
9.13:
最佳的交际方式
最佳交际的结果是叫人感激你,在长时间内都记得你。什么样的交际方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首先,你得真诚待人。比如说说话时,用眼看着对方,耐心倾听,用心体会,别让他感觉你在分心;替人办事也必须说到做到,不拖延不遗忘,全力以赴,千万别私心太重;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心!很多人本来交际能力不错(可以称得上“交际花”了),却很少有真心朋友。就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太过分散,对人人都想讨好,却让人人都不满意——大家都感觉他没有专注于自己;
最后,还得注意,就是在朋友面前最好少提与其档次(品味)不同或是他不喜欢的别的朋友,也尽力避免让一个朋友觉察你与另一个朋友的交往。我不是叫你诈,也不是教你不真诚,而是根据许多“真诚朋友”间交往的成败得失经验,让你用一种恰当的方式以真心获得朋友。因为,人都是有私心的,许多真诚的朋友也可能嫉妒甚至猜忌。那关羽张飞看见刘备待孔明好还不高兴呢!因此减少朋友之间猜忌的条件是你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不懂这一点,每天只是穷于应酬,浪费了许多时间精力,到头来却很少让人记得叫人怀念——比如那种电话打个不停,一跟人拉起话来就海阔天空,一会儿拉拉这个,一会儿又拍拍那个,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一样的人。
而如果把时间和空间划分很明显地给予朋友,也就是说,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你只跟一个人在一起,让他感觉你只属于他——人生难得一知己嘛,他便会很珍惜与你的友谊。但是,如果经常让他见到你跟不同的人在一起,他未必会想是你的交际能力强,反而认为你的友情已经分给了很多人,给他的只是一小份……从而使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受挫。
请想一想,“最佳交际方式”是不是最佳?
9.14:
天赋成功与不断进步
有的人做事一开始便很不错,甚至超出众人一大截。有的人却总是不能显山露水甚至做事能力低于正常水平。
前者是样样都能玩转,反应灵敏。人们爱称这种人“鬼聪明”。也许这类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故玩什么东西都在别人前面。或是因脑瓜灵,自学快,动手能力越练越强;后者则不然,看起来他的命运不如前者。
前者一直高高在上,是人们崇拜的偶像,名师高手纷纷给予指点,是前者愈强;后者常在否定或斥责中生活,很容易失败。除非他瞅准一件事坚定不移地去做它。因为据我观察,后者并非无可救药地蠢,只不过他的进步很缓慢,常被急功近利的人的唏嘘声所掩盖。试想一个人,只要在一件事上不断进步着,如一只乌龟,他如果坚持用人家打盹的时间跑,也会比许多骄傲、懒惰的兔子跑得快。
9.14:
真正会交际的人是让人感觉不到他在“交际”的人,正如“真正伟大的往往是使人忘记伟大的东西”。
9.16:
缺陷与乐观
有缺陷的人容易悲观,但最后往往很乐观。而且,战胜了自卑的他们会很坚强,不畏惧小挫折,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这样的人可敬。
9.27:
不要讲——“废话”
上午,一个小伙子拿张照片来问我认不认识照片上的人。我急于帮助他,第一句答话便是:“我见过,但不认识。”本来我下一句话便是:“他就住这楼里。”他却没好眼色地武断下言:“废话!”我当即有点不舒服,但仍然告诉了他我所知道的。
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到了晚自习时,突然想起来,感觉其中有我需要注意的地方,现在记下来:
当你断定人家说的是“废话”的时候,也许人家刚开头,准备接下来告诉你有价值的信息。如被否定打断,吃亏倒霉的是你自己。
9.30:
偶见
(一) 讲台的高度
小学的讲台很低,孩子们却总是仰视着老师;
中学的讲台高了一点,学生们却喜欢坐直身子平视着老师;
大学的讲台又高出一倍,在台下的人们却总低着头做自己的事。
(二) 女人与高跟鞋
个子很高的女人穿着高跟鞋,没人笑话,顶多招来嫉妒。她们便旁若无人地大穿特穿起来;
个子矮的女生如果穿高跟鞋,人们便在心里笑话——谁叫你要借“伤风败俗”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呢?于是,矮个子女人便因害怕旁人的暗笑脱下了高跟鞋。
(三) 明义的单词
英语中的“职业、生涯”一词是career,即care(喜爱、小心)加上名词后缀er,意即“受人喜爱的需要小心的(项目)”。这难道不贴切吗?
(作于1998年8月31日-9月30日,发表于2013年1月11-12日)
学习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跟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预约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到时可留言或连麦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复),还可索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合集。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近期正在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 满10人开班,加上方微信可咨询报名。
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进入公众号后台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或点击我的公众号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