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管理:重大危险源全套资料(制度、预案、台账等)共14个文件
01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制度.doc
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管理,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是我司开展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以及对安全部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的内部工作制度,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是指:对安全部报送的《重大危险源申报表》(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附件、资料(如安全检验、检测报告和安全评估、评价报告等)依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核查、登记、备案和建档管理。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四条 安全部在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中应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建立工作领导机构和技术指导机构,健全落实工作责任制,指定专门工作部门,落实专人负责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
(二)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干部和管理人员参加专门业务培训;督促、组织、指导安全部的重大危险源管理人员参加专项业务培训;
(三)核实、登记、管理重大危险源数据资料,督促、指导安全部建立重大危险源登记和信息档案;
(四)督促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部开展安全检验、检测和安全评估(安全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实施分级管理;
(五)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机关报送重大危险源的有关数据资料和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规定的其它责任。
第三章 登记建档
第五条 安全部收到安全部提交的《重大危险源申报表》等登记备案资料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对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的,要及时告知安全部。
(二)对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或可以当场补正资料的,要求安全部当场更正或补正。
(三)资料不齐或不符合登记备案要求的,应及时告知安全部需要补齐的全部内容。
(四)受理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后,应指定专人对有关表格、资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予以登记并建立档案索引,将有关表格、资料存入专门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妥善保管。
(五)对登记备案资料有疑义的,应督促安全部委托有关资质的检验、检测、评价等机构进行评审、核查或论证,确保登记备案资料如实反映重大危险源现状。必要时,应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有关资料进行核查、论证和组织现场核查。对核查中发现不能反映重大危险源真实情况的,应立即通知安全部补充有关资料。
第六条 安全部应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当地安全部备案。
对经审核不符合安全评估要求的,将评估报告退回安全部,并要求限期修改完善后重新报送县(区)安全部备案。
第七条
对安全部报告核销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部应当参照本工作制度第五条的要求,办理重大危险源核销。
第八条
安全部应健全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制度。
第九条
实行重大危险源分级报告制度。安全部根据界定的重大危险源等级(即一、二、三、四级重大危险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上报。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安全部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重大危险源,应督促安全部依法进行登记建档,并按要求规范管理。
第十一条
安全部应加强对安全部开展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重点督促指导安全部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安全部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制度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资金投入;
(二)安排专人从事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负责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的人员应参加过专门的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培训,并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
(三)建立本安全部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基础档案,登记建档资料要反映重大危险源的真实情况,档案资料管理规范;
(四)按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验检测、安全评估或安全评价,及时将检验检测和安全评估(安全评价)的结果资料登记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中;
(五)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储量、防护措施和周边环境、生产场所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要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及时上报;
(六)对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要及时将有关资料上报备案;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及时报告核销;
(七)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害后果告知牌;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抄送上级主管部门;
(八)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将安全评估报告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九)每年三月底前,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和有关资料,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安全部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未按规定开展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的安全部依法进行处理。
第五章 总结与检查
第十三条
安全部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同时要将本地区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情况列入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
第十四条
安全部可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对安全部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情况进行组织督查或工作指导。必要时,可将各安全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推进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的落实。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安全部要善于利用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发挥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资料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督促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部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第十六条
安全部可根据安全部实际,制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和登记建档工作制度。
第十七条
本制度中的工作时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2018年8月8日起试行。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本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02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doc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 目的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
3重大危险源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4职责 (见附表二)
5内容
5.1重大危险源辩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通过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公司重大危险源为液氯储罐区。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见附表一
5.2 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
5.2.1 建立重大危险源台账
台账内容包括:危险源名称、危险物质名称、危险源存在的位置、危险货物编号、 易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危害、最大储存量、正常储存量、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安全管理措施内容、应急措施等内容。
5.2.2 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
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分工,每一类管理项目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维护保养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记录。
5.3 重大危险源管理
5.3.1安全部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当有新的设施或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时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5.3.2 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公司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并出具安全评价报告。
5.3.3 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5.3.4 严格值班制度:公司24小时值班,夜间由生产调度负责,白天由车间当班人员负责,遇有问题及时处理、报告。
5.3.5 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消防例会,针对上月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布置下月的安全消防工作。
5.3.6 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5.3.6.1 建立各级安全管理网络;
5.3.6.2 安全设施定期检验;
5.3.6.3 设置氨气泄漏监测报警仪,并定期检验;设置安装监控系统,对液氯系统随时进行监控;
5.3.6.4 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液氨的贮存量,并设置备用应急储罐(槽);
5.3.6.5 液氨储槽区封闭管理。
5.3.6.6 严格执行液氨生产工艺规程、设备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3.6.7 定期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自然因素对重大危险源无毁灭性的破坏。
5.3.6.8 生产系统中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起重设备按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测,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5.3.6.9 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计)应定期检测。
5.3.6.10劳动防护用具如呼吸器、防毒面具应进行定期检查。
5.3.7 根据《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导则》(单位版),编制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练,对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进行评审。
6重大危险源备案
按照《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申报登记范围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登记备案。
7变更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评价,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0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doc
04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基本情况(设备明细).do
06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基本情况(贮罐区).doc
发布令
各部门以及全体工作人员:
为科学、快速、有效的防止、控制和妥善地处理公司事故发生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的伤亡,减少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及企业稳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最新修正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令)等文件,经过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制定了《每日安全课堂应急预案》,并经主要负责人发布实施。现将《每日安全课堂应急预案》下发,该预案是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公司的应急救援演练和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望各部门负责人认真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贯彻执行。
总经理(签字盖章):
颁布日期:2018年2月20日
1.总则1.1编制目的
确保公司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重大危险源事故事件发生事故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事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危险化学品名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的生产安全事故,是指本公司管理重大危险源范围内的生产现场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容器爆炸、泄漏、中毒、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实行“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预案。
2.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
2.1.1基本情况
每日安全课堂位于XX市XX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538亩,北侧为XX村,距厂区北侧围墙约200米。东侧为XX厂,南侧为XX路(路面宽34米),距厂区南侧围墙约30米,西侧为XX路,距厂区西侧围墙约30米。公司现有员工100人。重大危险源坐落在厂区东北装置区南侧。
我公司是国内生产骨干企业,有世界技术领先的5000吨/年XX(化学品)生产装置三套。主要原料为XX和XX,生产的产品XX和副产品XX均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存在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的潜在危险。公司内有四个产品储罐,最大储存量合计1000吨。由于罐区储存能力大,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公司内消防设施较为完善,建有压力为0.4Mpa消防系统(简称低压消防系统)。低压消防系统除安装了电动泵供水外,还安装了低压柴油消防泵以备停电时使用。
公司安装有智能灭火控制系统,通过探头检测火焰,自动报警并自动启动雨淋阀,实现自动灭火。在操作休息室备有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具,以便紧急救援时使用。
公司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配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我公司还成立了义务消防队,有队员20,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公司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公司员工,上岗前都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知工艺纪律、安全操作规程。
2.1.2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重大危险源产品表及最大存储量(见表1)
表1 主要产品产量
名称
生产能力
最大存储量
类别
5000吨/年
1000吨
产品
2.1.3公司所处区域的周边环境
我单位附近无重要公共设施,一二类民用保护建筑,自然保护区和文物景观点,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2.1.4地质地貌
XX县位于XX市南部,属暧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9m/s。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危险性分析
XX危化品:
(1)理化性质
(2)危险特性
(3)灭火方法
(4)泄漏处置
2.2.2生产装置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存储设备见下表。
主要存储设备一览:
序号
设施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数量(台)
介质
工艺参数
是否特种设备
温度(℃)
压力(MPa)
1
成品罐
φ1200×950 200m3
非标
4
常温
常压
用二备二
3
输送及装车泵
YB160M1-2
4
常温
常压
4
应急泵
JDM-2000/1.3
1
常温
常压
5
水循环泵
YB132S2-2
3
H2O
常温
常压
6
气提水泵
YB2-801-2
2
H2O
常温
常压
2.2.3危险目标及事故类型
2.2.3.1危险目标的确定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公司生产、使用、贮存过程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及临界量进行分析,根据公司主要生产装置、设备的工艺状况分析,以及对化工行业重大事故案例的分析,将公司内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给人员带来严重危害、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场所、生产区域确定为公司生产危险要害区域(岗位),进而确定罐区为重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2.2.3.2主要的事故类型
罐区成品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火灾爆炸、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和冻伤、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淹溺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1.火灾——液体或气体遇明火、热源、静电火花等因素发生燃烧。
2.爆炸
(1)设备、管线等受高热导致液体迅速 膨胀,产生高压,发生物理性爆炸。
(2)液体或挥发气体在局部空间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热源、静电火花等因素发生化学性爆炸。
3.泄漏——局部或大量泄漏、直接产生进一步重大危害。
4.中毒——具有神经毒害作用,空气中允许浓度过高或防护不当可使人中毒,严重可危及生命。
5.环境污染——着火、爆炸、泄漏及扑救用水等都可以造成 环境污染和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
备注:着火、爆炸、泄漏事故,可以互为因果,逐步发生,形成恶性事故。因此,,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初期火灾,至关重要 。
2.2.4重大危险源辨识
2.2.4.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我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之列的储罐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2.2.5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及对周边单位的影响
2.2.5.1公司各装置存在的危险性分析
由于公司各装置生产过程所用的主要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大都属于易燃易爆的物品,工艺流程长、生产技术复杂,一旦发生物料泄漏,有毒物质外泄会导致人员中毒,易燃易爆物品外泄后遇明火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XX装置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火灾、爆炸、中毒或窒息,烫伤。
XX装置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火灾、爆炸、中毒或窒怠,烫伤。
采取的基本预防措施:
安全措施
(1)XX生产采用XX技术,以XX和XX为原料,XX工艺。采用3.7MPa表压、催化技术生产,不用油吸收和碱洗,所耗原料及辅助材料种类和数量少、流程简单、技术先进。从国内已开车运行的装置来看,情况良好,运行平稳,安全可靠;(2)XX工段采用斯亚尼公司的技术,把XX装置副产的XX,采用一级间接再热、两级再热工艺。产率高达95.5%左右,且尾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工艺设计中,易燃易爆的危险物料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均置于密闭的设备和容器中,各个连接处采用可靠的密闭措施;(4)可燃气体输送管线及放空管末端均设置阻火器,所有压力容器、塔和反应器上均设置安全阀;(5)并设有防止超压引起爆炸的防爆泄压措施及阻止火灾蔓延的措施,如:安全阀、安全水封、阻火器、阻火阀等。
自控设计中采取的安全措施:
(1)本工程主装置生产采用先进的DCS控制系统,对有关温度、压力、差压、流量、物位等较重要的参数设置了信号报警和联锁保护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保证了安全生产、操作可靠;(2)现场的一次检测元件及仪表均为隔爆型或本安型,防爆等级为EExia II CT5或EExdIlCT5;(3)现场安装仪表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1;(4)为确保装置的安全运行,避免任何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对重要的工艺参数设置超限报警及安全联锁;(5)在装置区可燃气体易泄漏处设置了可燃气体检测仪表,在装置区有毒气体易泄漏处设置了可燃气体检测仪表;(6)现场变送器安装在保温箱内;(7)仪表电缆采用阻燃电缆。
设备安全措施:
(1)压力容器设计应按《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执行;(2)装置内的所有压力容器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制造厂生产的合格产品,其产品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必须齐全有效;(3)设备安装时必须是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有相应资质;(4)反应炉必须长明灯,以防止可燃气体在炉膛内积聚达爆炸极限,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5)装置内重要的压力容器应设置双安全阀;(6)所有汽包、废热锅炉等高压容器必须设置双套安全附件;(7)甲、乙A类设备和管道,应有惰性气体置换设施;(8)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吸入管道,应有防止产生负压的措施;(9)压缩机主机、辅机、控制仪表、安全附件应成套供应。
电气安全措施:
(1)工程设计中,执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规范,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选择防爆设备,电气配电线路均选用铜芯铠装电缆;(2)所有正常下不应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铠装外皮、电缆保护管及金属构架等均须做保护接地,所有的金属平台及钢围栏均做保护接地;(3)所有的工艺金属外壳、塔、工艺管线及罐等均做防静电接地。
2.2.5.2对周边单位的影响
该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中XX具有可燃性,一旦因设备、管道受到破坏、腐蚀,或因误操作等发生泄漏事故,遇明火易发生火灾爆炸,对周边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公司周边环境简单且距离村庄较远,项目发生火灾爆炸,仅会对周边作业人员产生轻微的影响。
07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基本情况(库区).doc
08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基本情况(工艺情况).doc
09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危险分析及监控措施).doc
10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设备检修记录).doc
11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安全设施、防护器材及检测记录).doc
1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事故预案(应急方案)演练、doc
13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事故事件记录).doc
14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doc
15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管理.pptx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