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灾难发生之前,神火会从天而降,警示和惩罚人间,而在250多年前,在中国东北、日本,有一场神秘的天火照亮了夜空和朝鲜。
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起神秘的“天火事件”。
时间回到1770年9月17日,当天傍晚6点左右,京都的人们惊恐地发现北方的天空出现了大片红光。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空中的红光不仅没有逐渐消散,反而越来越红,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晚上10点左右,红光已经笼罩了北方大半个天空,连银河都被红光遮住了。除了红光,一些笔直的白光开始交错,交错出现。
两者交织,犹如一团温度极高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深邃的夜空。
凌晨1点左右,红光变得更红,覆盖的面积也更大,但透明度却慢慢增加,人们开始能够隐约看到被红光覆盖的星星。
凌晨4:00左右,在人们祈祷和恐惧的注视下,红灯开始慢慢变暗。这场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的诡异“天火”终于“熄灭”了。
,日本最早的天文书籍之一——《星海》,记载了这一事件,但只是插图和寥寥数语。
真正让我们了解这件事的细节的,其实是京都东白藏家流传至今的一本日记。
由于目击者众多,影响巨大,后续研究人员一直试图解开这场神秘的“天火”之谜,但始终无果。
直到另一件事的发生,研究人员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时间回到1859年9月1日,对于生活在夏威夷群岛的人来说,这一天一定是难以忘怀的。
因为当他们仰望星空时,可以看到夜空中流淌着不可思议的绿松石色光芒。
因为这一幕从未在北纬20度左右的夏威夷群岛附近出现过,所以人们对它充满好奇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恐惧。甚至许多宗教狂热分子都曾相信世界末日已经到来。
但是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这种现象命名为——极光。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书中说极光只会出现在地球的两极。为什么那天会出现在靠近赤道的夏威夷群岛附近呢?常识错了吗?
当然不是,这个常识并没有错,但是在一些极端的特殊情况下,极光也会走出南北极,比如太阳风暴。
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天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核聚变反应。
通常,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热等离子体和磁场交织在一起。但完美、稳定等形容词只是人类给它下的定义。事实上,太阳是宇宙中一颗非常普通的黄矮星,本质上并不完美。
例如,科学家们在观察太阳时,发现它的表面经常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
当然,“黑斑”只是比照太阳的体积。事实上,它们的面积有时比地球还大。
之所以会出现黑色,是因为那个区域的温度比周围的温度低。科学家将这些“黑点”命名为“太阳黑子”。
那么,为什么一个灼热的火球,局部的温度却偏低呢?根本原因是受热不均匀。
核聚变每秒都在太阳内部进行。巨大的能量在四周窜动,在内部疯狂对流,太阳黑子就像是能量碰撞产生的“漩涡”。
太阳黑子没有获得的能量,在太阳内部慢慢积累,到某一刻彻底爆发,猛烈扩散到整个太阳系。这种扩散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太阳风暴”。
太阳风暴通常以三种形式释放——高能带电粒子流、等离子云和增强的电离辐射。
高能带电粒子流是指含有能量极高、速度极快的带电粒子流。它主要由电子、氢原子核、氦原子核等组成,速度大约在200-800km/s左右。
等离子云是由氢元素和氦元素组成的气团。准确的说,是在高温环境下激活的气团。
电磁辐射很简单,它本质上是一种强大的电磁波。在太阳风暴的三种形式中,等离子云的破坏力是最大的,没有之一。因为它等于太阳抛出自己的一部分(日冕物质)。
不要以为太阳风暴是太阳自己的事。作为太阳系的核心,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对其他星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地磁风暴。
它喷出的等离子云会挤压地球磁场,导致地球磁场压缩变形。
携带的带电高能粒子会在地磁场的引导下进入两极大气层,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发光,形成我们熟悉的极光。
1859年9月1日,一次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将大量带电粒子从太阳喷射到地球,它们与地球外层大气相撞,产生了极其罕见的大范围极光.
除了夏威夷,巴哈马群岛、古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日本都曾出现过极为罕见的极光。
在高纬度地区,通常昏暗的极光亮到可以看报纸。
同一天,和从未见过极光的低纬度地区居民一样兴奋的还有一位名叫理查德·卡灵顿(RichardCarrington)的业余天文学家。
9月1日上午11点左右,家住伦敦的卡灵顿一如既往地观察到太阳的活动。
突然,他在太阳北侧的一个大黑子群里发现了两个月牙形明亮的白光。
这史无前例的一幕让卡林顿无比激动。他冲出观察室,想找人分享他的发现,但周围没有人。
等他冷静下来,回到观察室后,发现原本的景象已经减弱了很多,没多久就完全消失了。几分钟之内,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也测量到了地磁场强度的剧烈变化。
伴随着夸张的地磁强度,一场持续7天的大灾难随之而来。
整个欧洲和北美的电报系统都失灵了。一些正在操作电报的人大吃一惊,电报塔冒出火花,电线都熔化了。
甚至有一些电报已经关机,但接线员仍然可以收发信息。
因为卡灵顿是第一个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的人,所以这场全球性的灾难也被称为“卡灵顿事件”。
至此,发生在1770年的“天火事变”之谜随即揭开。所谓的“天火”,并不是神的惩罚,而是太阳风暴产生的罕见的低纬度极光。
此外,根据东柏仓家族日记中的记载,科学家们还计算并还原了当时极光的几何形状和尺度。
通过与“卡灵顿事件”的对比,日本国立极光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两次地磁暴的规模非常相似。
而且考虑到1770年的地磁场更强,严格来说,1770年发生的地磁暴规模应该比“卡灵顿事件”大10%左右。
幸好那个年代基本没有电器和通讯设备,尤其是没有高压电网,不然肯定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像1989年3月发生的磁暴,强度只有“卡灵顿事件”的三分之一,却让加拿大魁北克省超过600万人断电,8月份的余波甚至多伦多的所有证券交易所都关闭了。
如果再来一场与“卡灵顿事件”同等规模的太阳风暴,足以让全球电网瘫痪,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恐怖连锁反应将是人类难以承受的事件.灾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