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人玫瑰,为传承加冕
——访当代儒厨、北京儒苑(RC)世纪餐饮管理公司总经理朱永松
蓊郁丛林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之下伸展开来,壮观而鲜活,他们需要温暖,渴望能量,待雨雪破裂成灵动之源,泥土吐露出馥郁脊梁时,轰轰烈烈的生长就又开始了。万事万物无不在富饶美好的大自然中汲取养分,傲然向上。人亦如此,安然地享用馈赠,加之智慧与辛劳,成就一场原始而又唯美的艺术盛典。
这盛典,让生命之光永续绵延;这盛典,让人类密码挥洒淋漓;这盛典,为味蕾舞蹈;这盛典,为传承加冕。而担负这一幸福而神圣职责的便是厨师,一位优秀的厨师是美味的代言人,更是文化的弘扬者。本次笔者有幸采访到一位烹饪界大师——朱永松,诸多荣誉加身的他是如何与厨师这一职业结缘,并成为首屈一指的当代儒厨?又是怎样感悟美食,传承餐饮文化的?
自强不息,学无止境
说起儿时的理想,朱永松还是掩饰不了自己的兴奋,“我就想当老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然,如今的他是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客座教授,创办了中国餐饮赢家公益大讲堂,致力于饮食文化的传承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身体力行做到了为人师表。而这一切来之不易,面对挫折与荆棘,他从未退缩,而是凭借着一股韧劲和倔强,扭转了整个世界对他的眼光,成功地站在了事业的顶峰。
孩童时成绩优秀的朱永松却落榜了,于是便外出闯荡,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有口饭吃就行,于是在一家饭店做了学徒。17岁的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做蓝图,更不了解餐饮行业的艰辛,就这样懵懵懂懂踏上了在未来几十年都为之奋斗的道路。渐渐的,他意识到小烹饪中蕴含着大学问,一名合格的厨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更要有任劳任怨的学习态度。“既然选择了这行,就一定要做出成绩。我不能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而想要成功,其必然的模式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朱永松先后完成了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旅游饭店管理专业EMBA的学业,其重视学习的习惯至今未变,不管工作再忙,他都会博览群书,笔耕不辍,提升自己,这可能就是他制胜的法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许朱永松并不聪明,但他懂得勤能补拙,将一点一滴的闲暇积累起来,便铸就了与众不同。
“厨师是勤行,不学习就会落伍。跟很多行业不同,厨师没有正规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空闲时间向书籍学习,上班时向师傅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每天我都要反省今天的不足和改进方法,并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学习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能。每个人都能做到,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做。”成功抵抗诱惑的朱永松走出了荒漠,来到了梦寐的绿洲。
定居北京,圆梦北大,曾经看遍书店的菜谱,而今书店里也陈列着由自己编写的数十本专业菜谱和管理书籍,人生是在渴望中升华,希望在付出中沉淀,成功永远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们。
感恩有你,胸怀天下
初入行业时,朱永松经历过同行歧视的目光,大师的冷眼,以及各种各样的刁难,但他不抱怨,不急躁,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只要想从事这个行业,所有的不顺心都不是问题,反而是对自己能力的磨练。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积极的心态,学习为人处事,用真诚、真心感动对方,自然而然能学到东西”。
刚做学徒时,朱永松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备好小料,茶水给师傅沏好,一门心思想学点技术,却屡屡被阻挠。于是他自己到新华书店买书,晚上学习,白天结合书本知识,自学口味调制的方式方法,记了厚厚一本的笔记。结果这个本子被师傅看到后没收了。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半年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一炬,他便毅然离开,但这并不是放弃,而是新挑战的开始。“年轻人要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别人越是阻挡我们,我们越要为自己争口气。”凭借自己超于常人的付出与坚持,朱永松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06年,北京儒苑(RC)世纪餐饮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已经托管近百家酒店、酒楼和会所以及机关食堂,并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部门重要领导烹饪佳肴。而这正印证了“打铁还需自身硬”那句老话。
人生道路偶尔风雨,但总有阳光普照的温馨。朱永松刚到北京时,认识了江苏菜泰斗、德高望重的胡长龄先生,深感其技艺与厨德之修为。当时朱永松兼任《美食家》杂志记者,借助其优势,采访了行业中的大师们,并通过与前辈的对话、沟通,耳濡目染中提升自己。朱永松不无骄傲地说:“当时我写稿发表在杂志上,稿费全部换成杂志,就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向他们取经。我不仅学习一道菜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大师们对行业的执着,认真的态度和坚韧的精神。厨德决定厨艺,厨艺提升厨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朱永松的求学历程中,有幸结识了当时餐饮界中赫赫有名的前辈大师们,如时任钓鱼台国宾馆的侯瑞轩大师,五洲大酒店吴敬华大师,北京饭店郑秀生大师,人民大会堂的王锡田大师(已逝),食品雕刻大师赵惠源等,也许他与前辈交流数句,但大师的一句鼓励,就能成为自己最大的动力,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我要特别感谢自己的引路人、恩师——张必法,他推荐我受聘于幽兰都大酒店,从酒店一期的开张运营到酒店二期的筹备,我的餐饮人生路和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张总在江苏旅游酒店行业是一位资深管理前辈、早期实战派管理专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鼓励教育引导着我们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在那时自己的人脉资源得以积累,这是我在北京立足的根。其实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可以称为贵人,他们不一定有钱有势,但是关键时刻总是能让你充满热情与信心。”朱永松似乎已经将心态打磨得异常饱满,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能够调整到最佳状态,用最自信的笑容面对。
予人玫瑰,文化传承
如今的朱永松,在行业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誉头衔数不胜数,社会赞誉连绵不绝。但他并未因此安于享乐,停滞不前,而是研磨经验,予人玫瑰,用出版书籍、公益讲堂、客座教授等方式,传承健康饮食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润泽帮助更多的人。
餐饮类书籍并不少见,但多是菜谱,像朱永松所编写的既有菜谱,又有餐饮管理细节和光碟综合性图书少之又少。“我的书都是忙里偷闲完成的,每一本书都是对自己的总结和提高,对别人也是一种帮助。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出版四个系列,共计38本书,今年正在筹备的还有5本。书籍作为载体记录我多年的经验感悟,很多同行虽没见过面,但都看过我的书,这种精神财富的影响力,让我更加坚定地将这项事业进行到底。”
说起自己的书来,朱永松如数家珍:《中国现代餐饮成功50例》《开一家火爆酒楼》《火爆酒楼新潮热菜》《火爆酒楼高档热菜》《火爆酒楼招牌热菜》《火爆酒楼精品凉菜》《美味鲍翅燕》《美味养生粥》《当代名师新厨艺》《酒店服务管理细节》《餐厅厨房管理细节》《餐饮营销管理细节》《餐厅楼门管理细节》《餐饮赢家》等;2015年,出版《张文海和他的传人》,历经两年采访、编写,借此传承国宝大师的德艺双馨;《健康素食》一书从养生的角度引导大家吃出健康和文化,国家食品报总编、著名书法家、资深素食主义者张建斌先生分享“读素到食素”,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素食委员会主任蒋劲松先生撰写“何为素食”,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长、素食主义者常大林会长呼吁“把素食文化发扬光大”;2016年正在或者即将推出关于经典淮扬菜,美食美器宜帮菜,小龙虾的美食菜谱,大海鲜等一系列新书。
2009年,朱永松出席中国厨师年会、中国厨师博览会、第四届全球华人餐饮名人论坛发表重要讲话;并接受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秘书长邀请,担任协会主席团副主席一职,共同推动“中国菜”和“健康饮食”文化;2010年3月出席第四届中国餐饮精英会、首届亚洲华人名厨首脑峰会发表重要讲话并获得最高贡献奖;2010年8月8日出席国际美食世博大厨盛典获得世博厨皇;2012年3月15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全球华人餐饮名人论坛荣获“最受消费者尊敬的企业家”称号;2013年3月,在中央电视塔录制的御厨总决赛担任餐饮导师;2014年担任宜帮菜美食大赛特邀评委嘉宾;2014年10月,受凤凰网、凤凰卫视《斗味》第二季节目组邀请,有幸作为大众评审参与见证,等等。原商业部长姜习曾亲笔题词“世纪儒厨”赠予朱永松,这一称号他当之无愧。
淮扬妙趣,指点传奇
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山西醋,山西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湘辣与蒜,又辣又麻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数不一般。
朱永松对全国各地的美食特色总结精辟,深谙各地菜肴的他最为擅长和喜爱的还是淮扬菜,其温文尔雅的气质更与淮扬菜的清新雅丽交相辉映。“烹小鲜若治大国。”这句话被烹饪界视为圭臬,朱永松的阐释是:厨师做菜怀敬畏之心,每烹一道菜都讲究它的用料和原理特点,从选材、刀工、复配、调味、烹制、上盘、成型到上桌消费,客人满意,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认真对待,马虎不得,这样才能做出一道合格让人称道的菜品,管理公司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是一样的。
优秀的厨师不仅要传承菜品的传统手法,更要结合市场原料和消费需求,与时俱进,进行菜品创新,展示自己的美食修养,这一幅画卷宛若净泉灵岫,鬼斧神工;几案妙趣,山河传奇!
【朱永松推荐春夏养生两款菜品制作方法】
1、养生鲜核桃:
原料:带壳鲜核桃15粒400克、花椒5克、大料5克、葱姜各5克、盐15克、老抽10克、黄瓜20克、鲜石榴粒3克。
做法:(1)将带壳鲜核桃用锤子敲开口浸泡入水3分钟备用。
(2)将葱、姜、花椒、大料、 盐、老抽加纯净水烧开兑成卤汤汁,把泡好的带壳核桃放入汤中煮半小时关火,在汤汁里浸泡2一3小时备用。
(3)黄瓜洗净切圆片后垫在盘子上面,将卤入味的核桃摆在黄瓜片上,再用石榴装饰点缀即可。
特点:核桃养生益智。
2、养生素小炒
原料:银杏10克,甜豆50克,嫩藕20克,黑木耳5克,鲜百合20克,彩椒10克,橄榄油10克,盐15克,味精5克。
做法:(1)将甜豆摘净去掉两头,嫩藕去皮洗净切片,彩椒洗净切片,鲜百合黑木耳银杏分别择洗干净。
(2)锅烧开水,将以上原料焯水控净,锅烧热加入橄榄油和主配料,加入盐,味精炒匀装盘即可。
特点: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