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姚丽:换洋名、改国籍,曾经的举重冠军怎么就成了“体坛叛徒”?

0
分享至

“请用英语或俄语向我提问。”

一位黑头发、黄皮肤有着标准中国面孔的女运动员,操着不太熟练的英语向中国记者回答道。

这位女运动员身穿哈萨克斯坦队服,名叫迈娅·马内扎,是2012年7月31日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别冠军。

迈娅·马内扎

这位有着中国面孔的哈萨克斯坦人,其实还有着另一个身份。

她原名叫姚丽,是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是2008年由湖南省体育队公派到哈萨克斯坦进行学习交流的成员之一。

中国人听不懂中文,还拒接用中文回答问题,这着实让在场的所有记者感到不可理解。

接下来姚丽的回答更是让在场的记者们一头雾水。

“我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没有在中国进行过有关举重的训练!我仅是和家人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姚丽

随着这段现场采访的播出,瞬间在国内的网络上掀起了一片对姚丽的讨伐之声。姚丽的过往历程也被各大网友和媒体一一报道出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姚丽出生于1985年,从小生活在中国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区县务欢池镇大营子村。

家里有大约20亩地,一年到头,刨去耕种和施肥等成本,收入只有2万多元。

这样的收入在农村本就生活得很困难,可偏偏姚丽的父亲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平日看病买药就是一大笔的开支,这区区的2万元根本不够。

姚丽

虽说姚丽家的生活已经非常艰苦了,但她的父母一直秉承着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就算再难也要资助她去上学。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姚丽从小就很懂事,砍柴、烧火、做饭、拔苗、锄地、收割,样样精通,还抢着帮家里做事就为了给父母减轻一点负担。

繁重的家务和清苦的生活并没有把姚丽压倒,反而让她有股男孩子般要强的劲头,干什么都不服输、不怕输。

因为长期帮家里做农务,姚丽的力气和耐力也比一般女孩子大得多,还特别喜欢体育运动。

只要学校里有的运动项目都能看到姚丽的身影,而且每个项目都练得有模有样。

姚丽

据姚丽的母亲回忆,姚丽为了训练流血都不带眨眼的,简直不要命。

那年姚丽10岁,突然迷上了跑步,尤其是中长跑和短跑。她趁着妈妈不在家,自己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几个破旧的纺织袋子和一堆沙土。

姚丽学着平时妈妈缝补衣服的样子,凭着她的一双巧手,一会就把这些材料变成了五六个沙袋。

妈妈回到家里时,正好看见姚丽两条腿上各绑了3个沙袋,在原地跑步。

“姚丽你干啥呢?”姚丽的妈妈诧异地问道。

姚丽

“妈,我在练习跑步呢,听说绑上沙袋能让腿劲更大。”姚丽笑着说。

可等姚丽的妈妈再仔细一看却发现她的双腿竟有血迹渗了出来 。原来纺织袋的表面过于粗糙,姚丽又练习得太拼命,快速地摩擦把她的双腿都磨破了。

“你这孩子不要命了,别练了!”姚丽的妈妈心疼地说。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0年阜新蒙古自治县举办中学生运动会,姚丽这个体育爱好者肯定不能缺席,正上初二的她,代表务欢池中学前去征战。

姚丽报名的项目是4×400米接力。她的爆发性力量和耐力让她在这场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让姚丽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运动会上她还收获了一份改变她下半辈子的邀请。

命运的邀请

随着2000年,中国顺利申办下2008年夏季奥运会,很多项目的教练都会在中小学的运动会上挑选好苗子,希望可以征战自己祖国举办的奥运会,为国争光。

姚丽所在市的体校举重教练孙振启就在这场运动会上看中了一个好苗子——姚丽。

别看她才上初二但肩宽手大、臀腿结实,同时姚丽还有个天生的优势“马腿型”,举重选手的必备条件她基本都占上了。

姚丽

这可是天生的,属于老天爷给饭吃,所以孙振启当即要收姚丽为徒。

那会正赶上端午节,姚丽家异常的热闹,来来回回好几拨人往姚家跑,孙振启就在其中。

“这孩子腿、腰、肘都是好的,我一眼就相中了,就是练举重的苗子。”

姚丽父母根本连举重是什么都不知道,正赶上家里盖房子,心想这练举重不得交学费,这让他们很是为难的说道:“如果姚丽喜欢去是可以去,但是我们实在没有钱。”

当孙振启得知姚丽的父母是担心学费的问题,松了一口气告诉他们,体校管吃管住,不用交一分钱,还会按月给孩子们发送补贴。

听到这些这让姚丽的父母十分惊喜,不用交一分钱,还能学习点技能,这是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所以欣然同意了孙振启的邀请。

于是2000年5月,不满15岁的姚丽顺利前往了阜新市体校,孙振启也成了姚丽在举重上的启蒙教练。

据孙振启回忆,姚丽第一次去训练馆试举时,第一次蹲起就达到了90公斤,要知道那个时候姚丽练杠铃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虽说姚丽年纪小,也比其他学员接触举重要晚,但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帮她在体校里起到了大作用,在孙振起的调教下,姚丽进步很快。

短短一年时间,仅有51公斤体重的姚丽,就举起92.5公斤的重量。

当时辽宁省体校女子举重队教练朱明武来体校选拔苗子,得知有个小女孩能达到这个成绩感到震惊,要求马上见一见姚丽。

果然朱明武对姚丽“一见钟情”,这可是个好苗子绝对要收入囊中。

姚丽得知自己有机会进入省队时,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母,但得到的结果却不太好。

因为父母从小就觉得亏欠姚丽,觉得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现在又要去当运动员,竞争残酷不说,训练过程中还会有各种伤痛折磨。

姚丽当然知道父母是为了她好,但她通过这一年多的举重训练,她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项目。

姚丽

朱明武得知姚丽家里的顾虑后马上赶往姚家对姚丽的父母进行劝说。

朱明武深知道遇上一个好苗子不容易,他表示会全心全意地教导姚丽,姚丽参加比赛还可以获得奖金为家里减轻负担,说不定姚丽还有机会去往奥运会为国争光。

姚丽的父母从朱教练真诚的语气中感受到他是真心为了姚丽好,也从姚丽渴望的眼神中看到她对举重这项运动的挚爱,于是默认的点了头。

2001年初,姚丽顺利调往辽宁省体校。人的天赋是挡不住的,姚丽凭借自己出色的自身条件和超高的领悟能力,训练时日不多就已经在队里崭露头角。

那个时候姚丽每个月已经可以挣到五六百块,除了自己的日常花销大部分都邮寄回了家里。

姚丽

要知道那个时候,她的父母出去从早到晚给人家干一天活,才仅有区区的10块钱,是姚丽的钱支撑起了她家的全部生活。

造化弄人

2005年,本来在辽宁队待着好好的姚丽却突然出现在了湖南队,这也为后面姚丽突然变成哈塞克斯坦人埋下了伏笔。

2005年发生了一场被举重界定义的“叛逃”事件。

朱明武在没有和辽宁省体育局和省体校领导打招呼的前提下带领包括姚丽在内的11名队员出走,一夜间“跑路”了,背井离乡加入了湖南体校。

姚丽

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待遇不公,有人说是内部协商,有人说是挖墙脚,甚至当时的辽宁体校校长还报了警。

最终有9名成绩比较好的队员被“追”了回去,而姚丽和另外一名队员则被留了下来。

2006年姚丽正式进入了湖南省女子举重队。

在此期间姚丽更加刻苦的训练,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说法而分心。她分别参加过53公斤、58公斤和63公斤级的省级比赛,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省前三名。

但姚丽知道这些还不够,她要的不止是这些,否则对不起支持她的父母。她要在全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她要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

但中国是体育大国,人才济济,在省里优秀的成绩在全国可能都排不上名次。

姚丽父亲的担心成了现实,在这么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想要出头太难了。

终于她等到了2008年奥运会报名的机会,训练那么久流了那么多的汗水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能够站在全世界的舞台上,证明自己,同时给家里带去更好的生活!

可偏偏造化弄人,名都报好了,自己的实力也具备了,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她的手臂旧伤复发根本无法比赛,就这样她错过了等待了8年的机会。

姚丽着急了,她的心态出现了变化。她还有几个8年,她和教练之间有了间隙,成绩提升变得缓慢,抱怨队里给的机会不够。

那段时间,姚丽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一下子瘦了十几斤。

姚丽的母亲也很担心,但姚丽从小自强惯了有什么苦都自己往肚子里咽,问什么都不说。

教练知道姚丽到了瓶颈期,同时换谁失去参加奥运会比赛的机会都会心态失衡。

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实施“人才交流计划”,与哈萨克斯坦签了一份转会协议。

2007年3月,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来长沙转训,他们提出希望派两位运动员到哈萨克斯坦生活,代表哈萨克斯坦队参加比赛,当时国家也有“养狼计划”的打算。

“养狼计划”其实是在乒乓球项目上提出来的。

该项目是希望在中国队拿手的国际体育赛事项目,放弃大包大揽拿奖,尽可能地培养新人。
其次,还包括尽可能多地与其他国家双向交流,激活某项体育项目的在全球范围的生命力。

凭借姚丽的实力和教练的努力争取,经湖南省体育局里批复同意,姚丽获得了这次公派哈萨克斯交流学习的机会,合同期限五年。

于是在2008年初,姚丽和另一位女子举重运动员被交流到哈萨克斯坦。

是金子就会发光,姚丽并没有因为来到异国他乡而缩手缩脚,反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一样的训练方式和康复手段,让姚丽的旧疾很快痊愈。同时凭借她的出色实力,马上成为了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一时间所有的资源都在向姚丽倾斜,这是她在国内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同时她用自己的实力向外界证明,她值得!

2009年高阳世锦赛,姚丽获得抓举第六名、挺举冠军、总成绩冠军的好成绩。

2010年安塔利亚世锦赛,姚丽获得了抓举第四名、挺举冠军、总成绩冠军的好成绩。

2010年,11月16日,姚丽参加亚运女子63公斤决赛,以抓举106公斤、挺举135公斤的成绩,一举夺下了金牌,这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枚金牌。

姚丽第一时间接受了哈萨克斯坦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但由于没有翻译,记者喊了数声“迈娅·马内扎”,姚丽只能笑而不语。

直到随身翻译赶到,采访方得正常进行,此时还姚丽说着一口纯正的东北普通话。

但中方记者发现,姚丽已经转入哈萨克斯坦国籍,改名为迈娅·马内扎。

在接受中方记者采访时姚丽表达这次来广州之前,并没有打算拿金牌,她连称自己挺幸运。

“你应该算是这个项目的世界第一人了吧。”

记者问道,姚丽急忙表示:“不能这么说,在这个级别上,还有很多的‘狠人儿’。”一句“狠人儿”,东北味道十足。

面对姚丽忽然变成迈娅·马内扎,更改国籍,引发了网上的热议,但姚丽的母亲说出了一个内情。

原来在姚丽前往哈萨克斯坦这段时期,姚丽的父亲迅速病情恶化,出现了很多并发症致,最终发展成了尿毒症。

严重的时候一个礼拜姚丽的父亲要透析两三次,每次都要近千元,一个普通家庭都无法长期承担,更何况是姚丽这种农村家庭。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姚丽踏上了前往哈萨克斯坦的旅程。

相比国内的工资,她在那里一个月可以挣到折合人民币1万多元的工资,如果比赛拿到名次还能获得额外的奖金。

姚丽担心父亲,每次来电话都会要求和父亲通话,关心钱够不够花,身体怎么样了。直到2011年姚丽的父亲去世,前前后后花了将近50万元,都是姚丽出的钱。

为了父亲,为了家庭也许这是姚丽不得已的选择,网上的声讨似乎平息了下来。

不是中国人

2011年姚丽再次发挥出色,在巴黎世锦赛获得了抓举第三名、挺举第一名、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更是把姚丽当成了队宝。

北京时间2012年7月31日,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比赛顺利结束。

哈萨克斯坦选手迈娅·马内扎(姚丽),以245公斤的总成绩打破奥运纪录,夺得了该项目的金牌。

夺金后姚丽唱着哈萨克斯坦国歌泪流满面,同时还接到了总统的祝贺电话,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骄傲。

2012年27岁的姚丽在伦敦的EXCEL中心举重馆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在场中国记者看见姚丽想向她表达祝贺,但连喊了好几声的“姚丽”,她只是下意识地回了一个头,然后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下头快速的“逃跑”了。

在混合采访区,众多媒体等着向姚丽提问,轮到中方记者时,她竟然用英文告知记者,她听不懂中文,一定要翻译成英文或俄文才能向他进行提问。

参加过2010年采访的媒体深刻记得,她当时那标准的中国东北话,这才2年就听不懂中国话,也不会说了?

接下来姚丽更是语出惊人:“我告诉过你们,我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我没有在中国进行过举重训练!”

“我只是随家人在中国短暂生活过10年,我的心代表的是哈萨克斯坦。”
“我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

这一连串的发言瞬间伤透了所有观看记者会的中国人!

记者随后在国际比赛资料档案中查询,姚丽的个人资料出生地也改为在了吉尔吉斯斯坦,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外国人,抹去了一切她是中国人的事实。

想想真是可笑,外貌和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岂是更改资料就可以抹去!

姚丽的一系列操作,一瞬间点爆了网络。

随后记者前去姚丽的老家进行采访,姚丽的母亲很是失望地表示:“我不知道谁让她说得慌,她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乡里乡亲都可以作证!”

姚丽母亲

“你姐不会说谎,你看她说住在北京,那假笑多明显”姚丽的母亲冲着姚丽的妹妹说道。

据姚丽的母亲说,自从姚丽15岁到阜新市体校后,就很少回家,只有打完比赛才回来住几天,每次回来对周边的乡亲也很亲切。

姚丽加入哈萨克斯坦国籍后曾让她的妈妈和妹妹一起到国外生活。

但姚丽的妈妈说,家里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到那边一是没有亲人,二是听不懂无法交流,还是留在中国好。

“其实姚丽还是很孝顺的,你看这房子、家具、车都是她买的。”

姚丽和丈夫

姚丽的妈妈指着家里的一些物品说道:“她妹妹17岁读到初一就辍学了,所以她一直觉得对不起妹妹,也一直给家里打钱。”

采访的最后,姚丽的母亲喃喃地说道:“要是给中国队获得的金牌就好了!”

不忘初心,方可远行

2016年6月,国际举重联合会公布了一批在伦敦奥运会兴奋剂重检中呈阳性的金牌选手名单,迈娅·马内扎(姚丽)的名字赫然在列。

姚丽被处以禁赛处罚,在伦敦奥运会获得的奖牌也一并剥夺。

姚丽一家

要知道运动员职业生涯非常有限,这一事件将严重的打压她的举重生涯。

不能比赛,还有职业污点,在哈萨克斯坦举重队的姚丽失去了利用价值,不再被众星捧月。

后来,姚丽不再出现在体坛,嫁给了一个哈萨克斯坦人,并在当地开了一家中医馆,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不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身处异乡的姚丽,是否会后悔当初改变国籍的行为;是否会后悔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的言论,是否会后悔自己忘记体育的根本,服用兴奋剂的决定。

近年来有关运动的职业规划和退役安置也一直被受到关注,国家也推出的一系列体育改革,进行不断地不断探索与尝试。

姚丽现状(右二)

将给予运动员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同时随着我们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将不断地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路上前行。

我们将不再以奖牌多少论英雄,重要的是在运动中享受过程和学习运动员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奥运会的格言也是:更高!更快!更强!如果连这个都忘了,就是失去了它举办的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方可远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女排0-3两连败日本,朱婷说出大实话,惠若琪央视痛批郑益昕

中国女排0-3两连败日本,朱婷说出大实话,惠若琪央视痛批郑益昕

刺头体育
2024-06-21 18:27:44
合肥局地特大暴雨将至

合肥局地特大暴雨将至

鲁中晨报
2024-06-21 14:23:10
老一辈的人能无知到什么程度?网友分享让我头皮发麻,太歹毒了

老一辈的人能无知到什么程度?网友分享让我头皮发麻,太歹毒了

热闹的河马
2024-06-21 14:35:19
黄一鸣“杀疯了”!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王思聪被整得完全没脾气

黄一鸣“杀疯了”!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王思聪被整得完全没脾气

萌神木木
2024-06-18 21:18:32
24年等待成泡影!五星巴西无缘美加墨世界杯?网友:辉煌成历史

24年等待成泡影!五星巴西无缘美加墨世界杯?网友:辉煌成历史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21 06:05:03
洪金宝:我不在乎钱,如果以我当年的财力,现在可能是半个李嘉诚

洪金宝:我不在乎钱,如果以我当年的财力,现在可能是半个李嘉诚

吾爱纪实
2024-06-20 11:17:38
局地中到大雨!河北多地发布最新预警!

局地中到大雨!河北多地发布最新预警!

爱上大邯郸
2024-06-21 15:56:00
土地卖不动以后,为了保障体制内的工资,许多地方开始“大甩卖”

土地卖不动以后,为了保障体制内的工资,许多地方开始“大甩卖”

庞明说财经
2024-06-16 17:00:58
回顾上海男子遛狗不拴绳被骂,抄起板凳狂砸7下,将路人活活打死

回顾上海男子遛狗不拴绳被骂,抄起板凳狂砸7下,将路人活活打死

史二了
2024-06-19 10:16:48
三款舰载机模型亮相福建舰飞行甲板,第三次海试项目或已有答案

三款舰载机模型亮相福建舰飞行甲板,第三次海试项目或已有答案

战域笔墨
2024-06-21 19:09:08
肆意扩大调查范围,搜集信息数量空前,中国车企控诉欧盟“窥探技术”

肆意扩大调查范围,搜集信息数量空前,中国车企控诉欧盟“窥探技术”

环球网资讯
2024-06-21 06:42:13
科普:精液真的有营养吗?

科普:精液真的有营养吗?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20 08:44:54
成都地铁坍塌点附近居民:睡梦中被惊醒,凌晨紧急疏散

成都地铁坍塌点附近居民:睡梦中被惊醒,凌晨紧急疏散

极目新闻
2024-06-21 12:02:33
笑死了!于北辰:你知道湾湾实力多强?解放军:大开眼界!

笑死了!于北辰:你知道湾湾实力多强?解放军:大开眼界!

青年的背包
2024-06-21 19:06:27
真不愧是战兰。张兰说:以后别说我太狠,是你先让我走投无路的

真不愧是战兰。张兰说:以后别说我太狠,是你先让我走投无路的

青瓜娱评
2024-06-21 12:13:14
店员泼顾客一脸咖啡粉,大喊“你投诉呀”!知名品牌回应,有员工称8小时内要做500杯咖啡

店员泼顾客一脸咖啡粉,大喊“你投诉呀”!知名品牌回应,有员工称8小时内要做500杯咖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0 19:32:21
蓝鲸一次排便可达2吨!方圆百米光都不见,为何被称为自然恩赐?

蓝鲸一次排便可达2吨!方圆百米光都不见,为何被称为自然恩赐?

答案在这儿
2024-06-20 16:22:08
还敢动刀?菲律宾特种兵掏出廓尔喀弯刀恐吓,我国战士亮出大斧头

还敢动刀?菲律宾特种兵掏出廓尔喀弯刀恐吓,我国战士亮出大斧头

域观天下
2024-06-21 10:03:09
万科北京退地地块再上市 起始价由44亿上涨至86亿元

万科北京退地地块再上市 起始价由44亿上涨至86亿元

观点机构
2024-06-21 14:23:13
成都地铁13号线一在建站点发生坍塌,官方回应:未造成人员伤亡

成都地铁13号线一在建站点发生坍塌,官方回应:未造成人员伤亡

奔流新闻
2024-06-21 09:33:08
2024-06-21 20:12:49
通文知史
通文知史
牢记历史,缅怀英烈。
1884文章数 50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1-0"吊打"意大利 西班牙这就叫冠军相?

头条要闻

普京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谈 对方全程坐在椅子上

头条要闻

普京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谈 对方全程坐在椅子上

娱乐要闻

陈晓惹争议!被曝婚变离家出走冷暴力

财经要闻

专访尹艳林:市场上的钱都流向了哪里?

科技要闻

一文看懂纯血鸿蒙,自主可控操作系统来了

汽车要闻

领克纯电 来得不晚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家居要闻

木质家具 充溢古典之风

数码要闻

颜值太吸睛!蓝戟A750 Photon《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联名款图赏

旅游要闻

强降雨天气来袭:桂林部分景点关闭 酒店启动退改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