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逸有个实体店,在某边陲小镇上。不过,他的小店从来没有实现过盈利。
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1、小镇偏僻、闭塞,且大多是留守的老人与孩子。小镇人口、市场规模,网购、疫情、经济基础等综合因素下,就注定了小店的下场很是悲凉。
2、云逸是个“合格”的理想主义者和白日梦想家。他喜欢做不靠谱的白日梦,喜欢悠然闲适、风轻云淡又与世无争的简单生活。
3、他是个极其“慷慨大方”的任性大叔,可怜兮兮的营业额基本被他用来赠送、请客吃东西和发放其他福利。因为小店所秉承的理念是:让每个进店的孩子都得到最好的对待。
正是因为他的人畜无害、无欲无求、和善大方,所以他的小店成了小镇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地方之一,也是大人眼中最奇葩最另类的店铺。
这家店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谁敢相信,开店以来他收到的礼物比卖出去的商品还多。
谁能相信,他总能收到各式各样的吃的,只是因为他不会做饭。
谁遇到过,店内的顾客告诉老板进什么货售价又是多少,没钱的时候甚至顾客自己掏钱进货上架,再帮他发广告卖货。
就算有人进店,也是顾客自己核算收银打包,因为他经常懒得算而直接送。
所以,若是这样的小店能发财,那真是奇了怪了。
就这样,小店跌跌撞撞地坚持了十年。而他认识的孩子,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
前几天,一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本来在打工,突然回到了小镇,然后在店里待了一整天。
大概是她的爱情或者生活不尽人意,才会让她想到回家,想到云逸的小店。
于是,他们就像当初一样,席地而坐,聊着在不见面的日子里那些各自的日常。
像曾经一样嬉笑打闹,互怼互黑,一起吃小镇上熟悉却又单调的小吃.....
她说:她是专门为了能开小店而回来的,在外面特别的挂念小店,她害怕再也遇不到这样的一家专门为了做梦而开设的小店。
她说:你答应过大家,会把梦开始的地方变成梦实现的地方,会陪着大家慢慢长大,会看着她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会等着她们带着各自的孩子,再回到这个小店......
她说:她也明白,支撑一家不盈利的小店,还坚持了这么多年,肯定非常的艰难。
她说:能不能再坚持到寒假,她可以帮他照看店里的生意,只要能呆在店里,可以不要任何报酬。
而像她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例。
有很多孩子只要有时间,就会呆在小店里。分享他们的日常和故事,听云逸讲那些不靠谱的白日梦,帮他整理货架,清点商品,宣传和直播等等。
而他和小店也一直被这些孩子们宠溺着,喜欢着,簇拥着,关心着。
而这些,在他最亲密的家人那里从没获得过。他在家从来都不被需要、不被关心、不被在乎、不被认同。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除了小店,除了小店里的孩子,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这就是他坚持的理由,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他是如此地害怕,从此以后再也不被人需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