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海南周刊|牛年趣话:古时海南百姓迎春日“看土牛”祈祷丰收

0
分享至

2021年生肖邮票。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海南岛上春和景明,勤快的农民已将水田插上嫩绿的禾苗,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走入大街小巷,花市、春联、年货映入眼中,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告别了极不平常的2020年,大伙心中都盼望着新的一年能够“牛”一些。在我国深厚文化中,有不少与“牛”有关的文化,夸一个人厉害可以说他很牛,事业兴旺可以说“牛气冲天”,在股市上大伙都期待着牛市。在牛年即将到来之际,品赏一下中华牛文化亦别有一番趣味。

  在海南现存最早的完整志书正德《琼台志》中,记载了当时海南老百姓过年前的一个习俗:“迎春日,府卫官盛服至于东郊迎春馆,武弁各竞办杂剧故事,会聚逞衒。俟祭芒神毕,前导城市内外。老稚集于通衢,各携妇幼男女竞看土牛。”

  迎春日一般指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在迎春日这天,府城东郊外的迎春馆一派热闹的景象,各种杂剧故事在这里表演,官员们盛装出席,主要目的是祭芒神,而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在这一天能“看土牛”,祈祷一年的丰收。

  芒神即句芒,相传为春天之神,主管草木生长,《礼记·月令》记载,一到立春日,天子亲率百官春祭,出宫城到东郊祭祀春天之神句芒。而芒神往往又与土牛结伴出现,宋代高承编撰《事物纪原》中记述:“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立春制土牛,亦称春牛,是中国传统风俗之一,之所以叫土牛是因为牛往往是用泥捏纸粘而成。不仅要制成土牛,还要在大庭广众之下鞭打它,这就是鞭春牛。

  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官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鞭春牛之后,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认为“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后来这种风俗传至地方,唐代诗人元稹在诗《生春》中就写道:“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

  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宋仁宗还颁布《土牛经》,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在广西、贵州、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过年斗牛是当地的特色民俗。其实斗牛作为一种游艺活动在中国已经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一些汉族地区也有斗牛的习俗,尤以浙西为甚,清代的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描述:“金华人独喜斗牛,则不知始于何时。余在婺州十有六年,每逢春秋佳日,乡氓祈服祭赛之时,国中千万人往矣。”从文字中可以想象当年斗牛的盛况。

  此外,牛王节也是不少地方的传统节日,一般为庆祝牛王的生日,称牛王诞,但时间各有不同,正月初五,则是全国都比较通行的“牛日”。过节时人们会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钱,祈愿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

  无论是鞭春牛、斗牛还是庆祝牛王节,起源都在于牛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伙伴。

  云南省博物馆藏牛虎铜案。

  “牺牲”二字都以“牛”为部首,可以联想其与牛有着某种联系。事实也是如此,牺牲本义指祭神用的牲畜,而牛就是先秦时期祭祀时的主要供品。商周两代,天子祭祀用的牛有专人饲养在牢中,称“大牢”或“太牢”,而且对牛要求很高,不仅不能有病,还要毛色纯正光泽,没有磕碰破皮等等。

  《礼记》中记载:“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少牢,即专养于牢中的羊和猪,当时牛的地位要比羊和猪高出不少。当然,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诸侯往往不尊“王制”。

  《孟子》中记载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牛走过,将要杀牛以祭钟,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哆嗦的样子,它没有罪过却要进屠场。”那人说废除祭钟吗?齐宣王说“怎么能废呢?用只羊代替它”。可见当时诸侯用“大牢”已是常态,用了一次羊,即少牢则显出仁爱之心。

  先秦时期祭祀要将牺牲——牛放在鼎里烧煮,以示献给神灵,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称函牛鼎。为了求得神灵的永久保佑,人们又把牛刻在祭祀用的大鼎上,即以牛饰鼎。

  先秦时期与牛相关的历史典故还有许多,如老子骑青牛出关的故事。老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准备出函谷关去云游。把守函谷关的尹喜很敬佩老子,当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就想方设法留住老子,于是他提出条件,让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才能放行。老子听后,在函谷关住下,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老子骑青牛出关的故事引起了后世许多文人的兴趣,不少诗人为此留下了大量诗句。鲁迅先生也以此为素材写了一篇小说《出关》,里面的老子不再是仙风道骨,而是青牛摇步、黄袍浮落、白发飘零的孤独寥落形象,该小说在《海燕》上发表后还引起了许多争议。

  庄子也爱用牛来比喻说明,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庄子用牛身子的结构,比喻人世的错综复杂,虽然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但也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

  《庄子·天道》中写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这就是庄子“呼牛呼马”的故事,意思是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体现出庄子“逍遥”的道家思想。

  古人对牛的细致关注近乎疯狂。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地区、不同体态,都有不同的字和词来描述牛,据统计,仅从文字形式来看,牛的别称约有200多个。1岁的牛叫作“㸻”,两岁的牛叫作“㸬”,3岁的牛称为“犙”或“公式”,4岁的牛叫作“㸮”,5岁的牛称为“公式”,六七八岁之牛也为各自的字来对应。

  不同颜色和体态的牛也在古人那获得了不同的称呼。纯色牛称“牺”,又叫“牷”。《说文》:“牷,牛纯色。”纯色牛多被用来作为祭祀的牺牲。白色的牛叫作“㹊”,黑色的牛叫作“公式”,红色的叫作“公式”。从体态来看,无角牛叫作牠,头短的称为“犃”。此外,根据牛的产地古人也创造了不同的字。

  一般来说,对一个民族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经常打交道的东西,其“语言分割”就越细密,它留下的逸闻趣事与传说故事也就越多。

  相传,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任山东潍县县令,有一天,一个老农恳求郑大人出个告示,帮他找回丢失的牛。郑板桥问:“你是啥时候发现牛走失的?”老农说:“不是去年就是今年。”郑板桥又问:“一共丢失了几头牛?”老农答:“不是一头就是两头。”

  郑板桥问罢,给老农写了一张寻牛启示,启示贴出的第二天,老农便找到了牛。据此后人传成一个趣谜:老农的牛是啥时候走失的?究竟丢了几头牛?答案是除夕晚上丢的一头即将生牛犊的母牛。

  李冰化牛神斗蛟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李冰是秦国蜀郡守,他主持修建都江堰,造福当世及子孙数千年。民间传说江里出了个水蛟,年年作怪,李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虑来思虑去,竟然能够变为一头大牛,一跃到水中与蛟怪拼斗。

  水蛟见状,也变为一头一模一样的大牛,两头大牛在水里斗得波浪滔天,天昏地暗,始终胜负难分。李冰回了岸,挑选了几百名特别胆大而勇猛的士兵,都配备上硬弓利箭,叫他们守候在江边。这次李冰预先在身上系了白布,好让士兵往那没有白布的牛身上射箭。经过几番搏杀,最终李冰化身的大牛将水蛟杀死。后来,人们在江边为李冰修了庙,庙前特地打造了一头石牛,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商代牛方鼎。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在农耕社会漫长的历史中,牛与老百姓关系密切,也形成了众多与“牛”相关的民谚俗语,可以说得上“多如牛毛”。这些民谚俗语中有的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有的却也蕴含深刻的哲思,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

  在日常的生活劳作中,古人经常用牛指代人及其性格脾气,大量的涉“牛”俗语反映了这个方面的内容,如牛脾气、对牛弹琴等等。

  在中华文化中,牛是老实、勤恳的代表,赞扬一个人工作勤恳就说他是“老黄牛”。鲁迅先生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等名句,体现出类似的意思。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如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无畏惧、莽撞。“牛无力拉横耙,人无理说横话”牛没有力气拉起耙来歪歪斜斜,人没有理了说话就会不正直。牛角的形状是尖的,而且坚硬无比,人们用牛角的这一特性来比喻人的奸(尖)滑、不妥协。“钻牛角尖”比喻认死理、不灵活的人。

  “杀鸡焉用宰牛刀”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俗语,比喻大材小用。但这句看起来很普通的俗语却是出自孔夫子之口。《论语》中记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言外之意是治理这么一个小小的武城县,用得着礼乐教育吗? 子游反驳道:“以前我听老师讲过,君子学了礼乐就能相亲相爱,小人学了礼乐就易于驱使。我照你的话去做,为什么又取笑我?”孔丘听了子游的辩驳,连忙改口说:“子游这话讲得对,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牛是农耕的重要生产工具,许多农谚中也体现出对牛的爱护。“牛是农家宝,有勤无牛白起早”“耕牛农家宝,定要照顾好”“一年两头春,黄牛贵似金”“冬牛不瘦,春耕不愁”等等,形象地说明了牛在农耕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歇后语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短小风趣,其中以老牛、黄牛、水牛、牛犊作“母体”的歇后语数量庞大且生动形象,如“老牛上鼻绳——跑不了”“拖过黄牛当马骑——只得将就”“水牛掉井里——有力使不上”等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重大决策:不能让中国的洪水白白流走

中国重大决策:不能让中国的洪水白白流走

科技良言
2024-06-16 07:28:13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红星新闻
2024-06-16 19:16:10
为了给用户宽带提速,运营商真是操碎了心,全世界还有比这更好的通信服务吗?

为了给用户宽带提速,运营商真是操碎了心,全世界还有比这更好的通信服务吗?

通信老柳
2024-06-16 11:12:49
人社部发布一则通知,事关养老金调整机制,蛮重要的,一起看看

人社部发布一则通知,事关养老金调整机制,蛮重要的,一起看看

小强财艺
2024-06-16 21:24:47
小情侣刚高考完就订婚了,网友们都懵了:他们还都是孩子啊!

小情侣刚高考完就订婚了,网友们都懵了:他们还都是孩子啊!

周老师谈教育
2024-06-15 20:56:44
从朝鲜归来,有些大实话不得不讲!

从朝鲜归来,有些大实话不得不讲!

李砍柴
2024-04-21 23:53:00
奥多姆:我骨子里永远是湖人球迷,看到皮尔斯洋洋得意很恶心

奥多姆:我骨子里永远是湖人球迷,看到皮尔斯洋洋得意很恶心

懂球帝
2024-06-17 11:53:17
津媒:若足协裁委会认为马宁是重大失误,他将面临内部处理

津媒:若足协裁委会认为马宁是重大失误,他将面临内部处理

懂球帝
2024-06-17 09:12:07
太过分了!十八线明星在机场大闹,竟要求乘客让她先乘坐电梯!

太过分了!十八线明星在机场大闹,竟要求乘客让她先乘坐电梯!

小毅讲历史
2024-06-14 21:31:47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09 13:13:48
中国名嘴闹笑话!解说中鼓吹荷兰盛产边锋,想了半天说出“皮雷”

中国名嘴闹笑话!解说中鼓吹荷兰盛产边锋,想了半天说出“皮雷”

英超这些事儿
2024-06-17 00:09:26
记者:魔术能够给克莱一份8190万美元的合同,报价比勇士还高

记者:魔术能够给克莱一份8190万美元的合同,报价比勇士还高

懂球帝
2024-06-16 19:10:33
《黑神话:悟空》被政治正确团队勒索 700 万美元“指导费”?

《黑神话:悟空》被政治正确团队勒索 700 万美元“指导费”?

IT之家
2024-06-16 12:02:23
已经不用怀疑,金球奖竞争,只剩下三人,贝林厄姆大热

已经不用怀疑,金球奖竞争,只剩下三人,贝林厄姆大热

老乐说球
2024-06-17 10:04:34
气人!凌晨接了2单共4.5元,网约车击穿地板价了

气人!凌晨接了2单共4.5元,网约车击穿地板价了

网约车生活
2024-06-16 11:16:10
一家三口因没系安全带遭交警殴打,71岁老人肋骨被打断,官方回应

一家三口因没系安全带遭交警殴打,71岁老人肋骨被打断,官方回应

洛洛女巫
2024-06-16 11:41:32
李连杰利智上山修行120天,称为了世界和平,21岁小女儿乖巧陪同

李连杰利智上山修行120天,称为了世界和平,21岁小女儿乖巧陪同

开开森森
2024-06-16 07:24:44
伊万:国足将继续年轻化,重点考察一下五人

伊万:国足将继续年轻化,重点考察一下五人

百里无心
2024-06-17 07:47:06
欧洲杯出场纪录:C罗断层领先,前3全是葡萄牙人,前20无英国人!

欧洲杯出场纪录:C罗断层领先,前3全是葡萄牙人,前20无英国人!

风过乡
2024-06-16 19:56:42
2024-06-17 12:38:44
南海网海南新闻
南海网海南新闻
海南省级重点新闻网站
177495文章数 464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枝江酒业的补税单,张道红的下马威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房产
健康
数码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点燃派对氛围 有它就够了!Bose SoundLink Max手提音箱评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