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起 (河北)
村子东头有一座老爷庙。庙不大,正殿三间,偏殿三间。除了正殿和偏殿两座青砖灰瓦建筑外,还有三间东厢房。东厢房是草房,里边住着的不是和尚,而是两位孤寡老人,男的姓姚,叫姚振明。老伴儿叫姚张氏,小姚振明三岁,他们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乡亲们见他们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就让老两口儿住进了老爷庙那三间东厢房里,给庙里庙外打扫打扫卫生。老两口也勤快,每天把关公、周仓和关平的塑像,擦抹得一尘不染。每到初一、十五,有来烧香许愿的,他们就去开门。人走了,他们就把门关上,免得刮进灰尘,和乡亲们处的相当融洽,张家送来几碗米,李家送来几棵菜,供养着老两口。没事的时候,姚振明就背着粪筐在村里村外转悠,捡了牛粪或柴禾棍儿,带回来烧火做饭用。他一边走着,还一边用粪叉,把路上的石子和土坷垃,扒拉到路边上去,免得绊着了行人。有时遇到哪个孩子淘气,他会上前劝阻,生怕孩子摔着了。如果遇到孩子们打架,他会上前去拉开。他很爱管闲事。孩子们见了他,都爷爷长爷爷短地和他打招呼。他就伸出手,抹撒抹撒孩子们的头。总之,无论大人孩子,都不讨厌姚振明。
岁月不饶人, 姚振明今年已经九十二岁了,间歇性地糊涂起来。有时到了饭点儿不知道回家吃饭,还得姚张氏可村里找。姚振明有时边走边叨叨咕咕,说些着三不着四的话。有些话,就连日夜厮守的老伴儿姚张氏也听不懂。不过,他糊涂归糊涂,背上的粪筐和手里的粪叉却从没丢过,这两件家什就像他的影子。
话说到了1937年的秋季,山外传来了枪炮声,从此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也搅乱了老百姓的心。进庙烧香的老百姓也频繁起来。人们都在祈祷,希望那枪炮声尽快消失,给大家一个安宁。
这天,老两口儿刚睡到后半夜,忽听外面“咣当”一声响!姚振明以为外面起风了,便披上衣服出去看,他发现本来关得好好的,正殿的两扇大板门四敞大开。他抬头看看天,星光灿烂。那一弯月牙,也静静地躺在群星的簇拥中。他又厏耳听听院外,一点儿风丝也没有。他心想,莫非是山牲口进庙里了?他急忙回东屋点着了煤油灯,拎上立在灶坑的掏火耙,出门进了正殿,把犄角旮旯照了一遍,见关老爷和一左一右的周仓、关平,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别的什么也没有发现。他关上庙门,又回东屋躺下了。哪知还没等他睡着,庙门又“咣当”开了。他又像上次一样,端着灯去照了一番,还是什么也没有。他想,可能是庙门年久老化,坠扇了吧。他重新把门关好,又到东屋窗前拿来一把铁锨,把庙门顶牢,这才放心地回东屋去了。就在他刚刚脱下鞋,吹灭了灯,正要上炕的同时,庙门又“咣当”开了。并且这一次比前两次的声音还大,好像有人故意跟他斗气似的。把他吓了一跳不说,还把睡梦中的姚张氏也吓得坐了起来,愣怔了老半天,才缓过神来。
“你听,外面有马蹄子 声。”姚振明说。
姚张氏厏耳听了听,摇摇头:“你听耳音了吧,我咋没听着呢?”
“还有铃铛响。”姚振明眨巴着眼睛说。
姚张氏听了听,又摇摇头:“死老头子,尽说胡话!”
可姚振明的举动就像是真的。搅得姚张氏汗毛根儿发炸,再也睡不着了。姚振明也没再去关庙门,点着煤油灯,老两口儿是张飞抓耗子——大眼儿瞪小眼儿,盼着天快点儿亮。突然,村里的狗叫了起来,起初是一两只。接着,越来越多的狗也跟着叫了起来……好像全村的狗们在举行大合唱。老两口儿对望着,都在用眼神问:今儿这是咋了?
大约又过了有半个时辰,狗的叫声渐渐的消停下来。老两口儿吹了灯,准备睡觉,只听庙门“咣当”一声关上了。接着便传来了大公鸡“哏儿哏儿”的报晓声……
姚振明早早出门,站在已经关上的庙门前,愣愣地看了一会儿,又摇摇头,背起粪框出门了,一边走着,嘴里开始叨咕着一句话:“夜里庙门开,老爷要出差。收鬼喽,收鬼喽……”从东头走到西头,又从西头走到东头,一路走一路唠叨着,“夜里庙门来,老爷要出差。收鬼口……”早起担水的人们,知道姚振明已经有点儿糊涂了,说点儿着三不着四的话,也没啥不正常的。因此,人们也没在意,该干啥干啥。
姚振明走着唠叨着,又转换了话题:“鬼入监,庙门关,关公老爷把头砍。鬼入监,庙门关……”一路走,一路说着胡话。
“死人啦!死人啦!”不知是谁在村北喊道,“村北死人啦!死人拉……”
不一会儿,整个村子都轰动了。人们纷纷朝村北跑去,发现进村的路旁,有20多具日本兵的尸体,个个身手两分,血流了一地。
“鬼入监,庙门关,关公老爷把头砍……”就在这时,姚振明也叨叨咕咕朝这边走来……
王起:祖籍河北围场县,现住无极县,承德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协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第一届小小说沙龙常务理事,获省内外奖励十一次,作品散见于省内在报刊。参与编纂围场县科技志和《木兰围场传说》。出版个人小说专辑《对面的灯光》。短篇小说《换房》被改编成微电影。《乡村精短文学》 签约作家。
注:图片来源网络
平台主编:伍美顺,笔名村庄,山叶子。广西桂林全州人,中共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武汉草根文学丛书编委会“特约作家”;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中国寓言文研所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自由撰稿人。已先后在《大鹏湾》、《西江文艺》、《南叶》、《江门文艺》、《打工族》、《打工文学·采贝》、《侨乡文艺》、《嘉应文学》、《三月三》、《文学百花苑》、《家乡》杂志、《花桥》杂志、《天湖》杂志、《幽默讽刺.精短小说》、《广西党建》、《广西人大》、《桂林公安》、《乡镇论坛》、《珠江潮》、《长城》、《乌苏里江》等杂志和《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广西日报》、《广西文艺报》、《广西政法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卫生报》、《广西电力报》、《玉环日报》、《当代信息报》、《全州报》、《河南科技报》、《吴地文化、闪小说》等杂志和报刊以及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篇。有短篇小说入选作家文库《落花满径》(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和短篇小说精选当代作家联盟《飞鸟的天空》(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小小说收录《精品小小说》(漓江出版社)一书。现系“乡村精短文学”网络平台主编。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