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皇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是最先成为皇帝的人了。秦始皇的功绩还是很多的,历史上的记载也是不少,比如统一了度量衡啊,设立了郡县制啊等等。每个皇帝基本上都是既有功又有过的,那么秦始皇最大的功就是统一了分散多年,战争多年的中原;过就是他残杀了很多人,特别是焚书坑儒。那么他这么做应该是有理由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
焚书坑儒主要是分为2部分,一是焚书,一是坑儒。这两件事情也是确实存在的,并不是后人凭空想象出来的,但是内容可能和人们想象的不太一样。为什么会这么确切地说是真实存在的呢?这是从最近这么多年出土的一些文物上判断的,这些出土的东西有力地支持了司马迁记录的真实性。当然之前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两件事是根本不存在的,可是有了这些有力的证据之后,很显然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也说明了合理的想象有时候是挺有用的,但是最后还是要用有力的证据来证明。
其实焚书并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早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焚书的事件了。秦始皇焚书是因为有儒生反对他的想法,儒家本来就是以投靠君主发展的,所以他们大多会捧君主,对君主歌功颂德。这样的儒家本来是不会得罪到君主的,可是当时有一些儒生却有些太心急了,他们急切地想让君主看到自己的忠心。他们建议秦始皇效法古人,分封他的孩子到各地为王。可是这个建议和秦始皇想的正好是相反的,他刚刚把分散的各地统一到了一起,你现在告诉他再分出去,于是最后他就焚烧了一些儒家的书籍。
其实秦始皇只是焚烧了很少的一部分书籍,当时官府收藏的,还有拱博士们学习和研究的书籍都不在焚烧之列。除了焚书当时还禁止谈论儒书,目的就是禁止崇古思想的传播。这么说来秦始皇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当政者为了维护好自己的统治都会采用一些手段,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国家,有些手段其实是不能避免的。他们用的这些手段也不能直接说什么对错,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会损坏一部分人利益的。另外就是坑儒了,本来这是两个没有太大关联的事件,不过现在都是放在一起说的,而且慢慢地就连成一个事件了。
坑儒其实是由道家的2个方士引起的,秦始皇是追求长生的,所以这2个方士就到了他的身边。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本事,可是又怕自己被杀,于是就逃走了。他们在逃走前还散发了一些对秦始皇有不好影响的谣言,秦始皇知道之后就把咸阳所有的知识分子给抓起来了,调查他们有没有发表过对自己不好的谣言,主要还是要抓住那两个术士。最后有发表过这些谣言的知识分子就被坑杀了,所以杀掉的并不是儒生而是方士,而司马迁的记载也并没有说秦始皇杀的是儒生。
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已经过去很久的事情,这些事情因为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所以也并不能够很确切地说它是怎样的,它就是这样的。现在流传的很多甚至是全部历史事件,都是人们根据留存下来的记录和物件推理出来的,而这些记录就真的完全正确吗?就能够确定当时的作者在记录的时候,完全没有掺杂自己的想法吗?恐怕这都是不能确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