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北京博物馆 田义墓 周末私享
网易旅游综合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宦官博物馆 领悟太监真实生活
可悲男人专属
一生只能做奴才,因为被割去了生殖器,不光无法娶妻生子,有的连正常的小便都很难自控。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这么一群生理畸形的男人,他们有时命贱如蚁,有时却能威慑天下,而这所有的悲剧和跋扈都来自一个原因,他们伺候的是最高统治者——皇帝,以及皇帝的家眷们。
这些男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太监、宦官、阉人、公公……不过,随着1996年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的逝世,这个在封建王朝独有的人群终于在中国彻底消失。而在北京,就有这样一座为他们而建的博物馆——田义墓。这是中国惟一的一个宦官文化陈列馆,而它所在的明朝大太监田义的墓也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太监陵墓,它为我们展示了一段神秘的历史。
田义墓在法海寺西南500米处,是中国的第一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监的确是皇家的一群特殊的奴才。他们出身卑贱却又最接近权力巅峰,衣食无忧却又伴虎度日,内心悲凉却又外露骄横。他们虽住在深宫内院,但也要为终老而忧。为使自己老有所养和寿终能正寝,太监们广置田产和商号,以为日后养老之资;遍修寺观和别墅,用以退身享年之所;纳妾收子,生则图个天伦之乐,死后有人上坟烧纸。明朝时,许多大太监在有权势时还购置“坟寺”。“坟寺”一般选在景色秀丽的地方,先盖别墅,再建寺观。太监生前在此侍佛静养,死后就葬于此。石景山模式口有个田义墓,就是这样的一处“坟寺”。田义墓的石刻,尤其是那些佛道典故、神仙故事的石雕,堪称艺术精品,值得一看。
重现太监净身房
净身是每个太监都要经历的最痛苦的一件事,不光肉体上受到摧残,同时还失去了身为男人最基本的功能。所以,净身房对太监来说,可能比皇帝寝宫还重要。既然是全国惟一的宦官文化陈列馆,田义墓将尽量恢复当年净身房的场景。不过,现在为止,当年净身房的遗物还没收集完全。
除了净身房,如今面积约为400平方米的博物馆内以展板为主,介绍了中国古代太监的历史。
相关阅读:怪得超乎想象 盘点世界各地另类博物馆
记录太监生活 存留可怜人的记忆
可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说起太监,就会咬牙切齿地想起那些在戏台上唱白脸的奸臣,比如秦朝的赵高和明朝的魏忠贤等等。这里并没有太多的商业色彩,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记录太监的生活,将那些可怜人的残存的记忆留下来。馆长曾说,“尽管历史上的确有一些太监为虎作伥,祸国殃民,可大多数太监都没那么威风,从割去生殖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烙上了‘贱奴’的标记,永远低人一等。他们都是可怜人,对于他们,我们不平反也不谴责,我们就想告诉大家真实的太监生活是什么样的。”
艺术宝库
田义墓堪称是石雕艺术的宝库,它不仅体现在墓园整体的宏大凝重,风格统一,还体现在石构的体量大而繁复,设计精巧,牌楼、享殿、坟冢、祭器等多用汉白玉石雕刻而成,有极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代表了明代后期的石刻艺术,精湛、细巧。这里的石刻内容丰富,有八音、八宝、七珍、文房四宝,有谐音寓意的吉祥图案,有民间流传的八仙人物等,还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如苏武牧羊、羊续悬鱼等。神道两旁的文臣、武将的服饰和碑的形制以及大量的龙的雕刻,做工细致精巧。墓区内所有的石雕上都分别刻有动物、植物、人物、器乐、山石流泉,造型多样,体态端庄。
为何一个明朝太监的陵墓能保存那么完好,宦官博物馆将向我们展现什么样的太监文化,历史上真实的太监是不是都跟故事里那些大宦官一样祸国殃民?不用多想了,这个周末拉上好友一起去田义墓看看,揭开太监博物馆的神秘面纱,看清那段充满诡谲、荒唐、屈辱和辛酸的历史。
Tips:
附近靠着第四纪冰川博物馆和法海寺,建议上午先来这里,然后去法海寺和第四季冰川。参观的人不多,里面有两个墓室可以下去看,挺阴森的,墓室的灯在下去的楼梯边上要你自己随手开关灯。有五个展厅在一进门的右手,建议先看展厅再进去看目的,因为展厅里面有一个是墓地的复原图,最好照着下来再进去看遗迹。有一间屋里有个干尸,所以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地址: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80号(近法海寺公园早市)
电话:010-88724148
中国电影博物馆细数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
中国电影博物馆由美国RTKL国际有限公司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其建筑设计手法体现了电影艺术与建筑语言的平衡,不仅可以让观者感受立体的视觉冲击,而且令其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将强烈的视觉效果升华为综合的全方位体验。中国电影博物馆占地65亩,建筑面积近38000平方米,展线长度2970米,其中涉及电影1500余部、图片4300余张、介绍电影工作者450多位。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展览、博览内容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一大批我国电影业最具权威性的专家、学者精心制作完成的,集权威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博物馆在五环外,路程稍远。博物馆矗立在一处较开阔的地方,造型独特,也很壮观。在售票处领到参观票(免费)后再经过安检就可入内。馆内有四层展厅,每个展厅都有数个展室,分历史时期和类别。整个展览详尽介绍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从第一部电影的诞生直至当代的电影,还有动画片、科教片、译制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以及拍摄场景、机器设备和各个时期的电影代表作和著名演员、导演等等。有许多早年的电影我们这代人从未看过,也不知那些演员……中国电影博物馆是一个让人们全面了解中国电影的百科全书,无论大人还是孩童都应去看看,能增长不少知识。
中国电影博物馆序厅展示了自1905年中国人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以来,中国电影历史上的25项第一;自1938年在延安诞生了第一部人民电影以来,人民电影事业的8项第一;以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新中国电影的7项第一。这40项“第一”记载着中国电影人走过的“百年历程”。第1厅是电影的发明,世界第一场电影放映厅的局部复原场景。
第2厅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这里陈列中国电影的五位开拓者。第3厅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第4厅是新中国电影的创建与发展、第5厅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馆内部采用黑、白、灰三色作为基调,典雅而沉静,其他一切色彩在这样的基调下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巨型的彩色玻璃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投射出多彩的个性;能够不断的变换色彩的中央圆厅环形墙壁,华美鲜艳;电梯内的装饰灯流光溢彩,让观众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视觉享受带来的惊喜。
建筑外观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主体建筑的前方,巨大的银幕与广场上一道断续的斜墙构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组合。建筑采用黑色作为基础色,并使用镂空图案的金属板作为外层装饰,为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个立面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 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域流露出多彩的个性。
博览区以展示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知识,揭示电影制作的奥秘为主要内容。您可以亲自动手做录音、拍短片,体验电影制作的乐趣,从拍摄、剪接、美术、配音配乐到特技、洗印等整个电影制作过程都有充分展示。
中国电影从1905年开山之作《定军山》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中国电影的百年画卷里,有许多经典影片今天依旧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原了世界上首场电影放映的场景,以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的放映机(复制件)模拟放映无声电影。在以“群星璀璨-难忘的银幕形象”为主题的展厅中,陈列着“泥人张”的一百尊精美彩塑,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中国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银幕艺术形象。因此,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展览区中,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真实体验这些经典作品的魅力。游览展览厅后,您将把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电影百年历史尽收眼底。
新中国电影的创建与发展展厅内容最丰富,云集着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大批老电影和明星们。这些照片将把您带回到童年时代,那时看电影是最让人高兴的事,一听说晚上放电影,就连吃晚饭都不塌实了,经常是扒拉几口扔下饭碗拔腿就往外跑。在中国电影博物馆走一回,如同回到从前年轻的时候。
Tips: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09:00至16:30 每星期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影路9号
电话:010-8435595951295757
交通:乘坐402路、418路、688路、973路公共汽车,在南皋站或在南皋信用社站下车,按路牌指示方向到达。
自驾线路:东直门——机场高速(酒仙桥出口)——酒仙桥路——大山子环岛——环铁北桥——南皋路、南影路——中国电影博物馆
望京——大山子桥——酒仙桥路——环铁北桥——南皋路、南影路——中国电影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