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网易《未来公开课》邀请AI领域专家、创业者、投资人及经济学家共同聚焦人工智能各领域的发展,探索未来趋势,从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行业落地,到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革命,再到AI创业与投资的黄金机遇,全面畅谈AI如何深度连接现实与未来。
9月27日,在2025网易未来大会现场,《未来公开课》独家对话阿尔法公社创始合伙人许四清,就AI投资与创业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
许四清指出,人工智能的产业进步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更是实践和工业应用的进步。在这一轮工业浪潮里,中国至少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
许四清谈到,在AI时代,一个极早期团队值得下注的关键信号是:首先创业项目必须处于一个大赛道上;其次,它要做的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第三,在这条路上,它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短期内难以被超越。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创始团队必须是“奥林匹克级”的团队。
许四清鼓励创业者“follow your heart,大胆的去创新,大胆的实践,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了还可以再来。”
以下为网易科技《未来公开课》独家对话许四清先生精华实录:
《未来公开课》:2025年上半年AI领域投融资火热,具身智能和AI硬件相关的投融总额已超去年全年,您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许四清: 2025年投资确实在提速,这弥补了23、24两年的相对迟滞。我们始终依据第一性原理,即人工智能是一场需要长远看待的产业革命,所以我们一直坚持跑在第一线。
行业回暖的原因很简单:从算力、模型到应用等层面都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模型的进步催生了大量新应用,吸引了更多投资。此外,具身智能的未来前景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
《未来公开课》:有统计称,目前AI硬件项目创始人很多来自小米、大疆等硬件大厂,您观察到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许四清: 这个现象是真实的。我们尤其看好AI结合硬件领域里大厂背景的创业者,因为他们在大厂历练过,付过学费。
但这里也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厂光环”。我们投资人要警惕对自己和创业者产生误判。所以,我们更看重创业者本身的特质,我们称之为“奥林匹克段位的选手”。如果一个大厂背景的创业者同时是奥林匹克段位的选手,那基本是毋庸置疑的投资标的。
奥林匹克选手的标准有三点:一是有技术理想和追求;二是有深厚的行业积累;三是最重要的,有极其强悍的企业家精神。
《未来公开课》:在判断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时,如何分辨他是拥有“平台光环”还是“个人能力”?
许四清:通过深度探讨他过往的经历,很容易分辨。你要看他是真正的推动者,还是一个跟随者?他如何在大厂的限制性制度中寻求突破和创新?
我们通常花一到两个小时的交流,就能判断出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抗压能力和自驱力有多强。阿尔法公社习惯于投“三无创业者”——没有产品、没有客户、没有财务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决策的核心逻辑只有两条:第一,他们在创业领域的技术或商务护城河有多深;第二,这个团队到底是不是具备极强企业家精神的“奥林匹克选手”。
《未来公开课》:在具身智能、AI眼镜、AI玩具等众多方向中,您更看好中国AI硬件的哪些赛道?
许四清:我们主要看好两类。第一类是在基础技术上有深厚积累,且应用场景广阔的。例如我们投资了一个做“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卓”的团队。他们的操作系统能让所有硬件智能化,而不需要硬件厂商自己从零搭建AI团队。
我们认为这种新一代智能硬件操作系统,世界级的机会属于中国。
第二类是具身智能。我们认为当前具身智能最大的挑战是模型不到位,而模型不到位的原因是高质量数据的匮乏。
因此,我们重度押注在数据上,投资了为具身智能提供人类动作数据集的团队,他们希望通过构建最大的数据集,为模型服务,从而加速机器人能力的获取。
《未来公开课》:您强调投资要“准星前移”,在AI时代,一个极早期团队值得下注的最关键信号是什么?
许四清:“准星前移”是我们作为天使投资机构的显著特点,我们超过八成的项目是投的第一轮。
在AI时代,一个极早期团队值得下注的关键信号,首先是它必须处于一个大赛道上;其次,它要做的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第三,在这条路上,它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短期内难以被超越。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创始团队必须是“奥林匹克级”的企业家。
《未来公开课》:您曾是连续创业者,后来转型做投资人,这种双重身份是否让您更懂创业者的想法和困境?
许四清: 是的,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知道要为创业者撑把伞。我们对创业者有很强的同理心,把自己定位为伙伴,而不是抢方向盘的“后座驾驶员”。
我本人创业时也经历过账上只剩两万五千块现金的艰难时刻,最后挺过来了。心得是什么呢?投资人要做创业者的伙伴,不能做后座驾驶员,千万不要去抢方向盘。要有深刻的同理心想办法帮忙共度时艰,而不是情况不行了,马上回购。我们也见过在有些场景下回购也是有效的方法。但我们更多的是跟创业者一起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
《未来公开课》: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甚至“见面即投资”案例?
许四清: 有很多,比如我们天使投资的光帆科技。创始人在智能操作系统领域是绝对的顶尖人物。我们见面聊了两个小时,他描述的事情一下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我们一直在找的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硬件操作系统”这个方向的创业者。我们当场就明确表示愿意投资。我们说了一个估值,他说让我想想。我说没关系,你回去想,也可以去找别人再谈。如果别人出了给我们高一些的估值,他真的愿意投的话,我们也认那个高的估值。我们需要确保的是什么呢?这个事情你非常有条件做成,又非常具备这些方面的特长,团队又强悍,我们非常愿意帮助你,跟你一起咱们成功一把。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深圳,创始人是在一个非常优秀的硬件大厂工作,他是工程一号位,他和工业设计一号位一起创业。他的知识素养、工程能力、企业家精神非常强。聊了到最后我问他,反正现在没人投,你需要多少钱?他说了一个数字,我说那就这么多钱。这个决定争取帮你赢得两个月的时间,你就别出去花时间融资了。这两个月你起步干活做产品。他当时紧紧握我的手,握着我手真疼,握手的那个疼劲我到现在还记得。这个项目现在发展得很好,也拿到了多轮融资。
我们之间真正的连接,是精神上的共鸣、对产业的共同认知以及企业家精神的互相认可。
《未来公开课》:您曾提出“用1%算力消耗探索99%应用场景”,这对新一代创业者寻找机会有何启示?
许四清:我也是在网易的一个会上提出来的。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对OpenAI预训练模型高昂算力消耗的观察。很幸运,后来DeepSeek用更小的算力获得了更好的结果,验证了这一点。DeepSeek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通过工程和算法创新,部分脱离了对硬件规模的依赖。
我认为这种“用1%的投入换取99%回报”的机会,不仅存在于基础模型,也会在应用层面不断涌现。
这个时代,一定会出现新一代的“张一鸣们”,我们期待在技术上有独到判断、能选择最优路径的创业者。
《未来公开课》:您认为在未来的AI世界格局中,中国创业公司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许四清:在这一轮AI工业革命中,中国非常有机会与美国并驾齐驱。
原因有几点:第一,我们有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双重红利。第二,中国有极其丰富的工业和生活应用场景,以及民众对AI极高的接纳和学习意愿。第三,我们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门类和强大的硬件制造业基础。这些都为AI的大规模落地提供了土壤。人工智能的产业进步,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实践和工业应用的进步。
因此,我们笃定地“做多中国”。我想对创业者最想讲的一句话就是:Follow your heart。要大胆地去创新,大胆地实践,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了还可以再来。
——————————————————
推广:
中国移动始终关注青年成长需求,携手抖音推出“动感地带抖音联名卡”,通过通信、娱乐与消费的多维融合,为校园青年打造更贴心、更智慧的数字生活新方式,从而将“数字惠民”融入青春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