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性的身体里,都藏着一座孕育生命的“秘密花园”——卵巢。它不仅是卵子的摇篮,更掌控着女性的内分泌节律,影响着月经周期、皮肤状态乃至情绪波动。
可如今,越来越多育龄女性发现,这座“花园”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月经开始变得不规律,备孕之路屡屡受挫,体检单上的数值让人忧心忡忡……这些信号的背后,可能是卵巢功能减退惹的祸。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科学干预,能有效延缓卵巢功能减退进程,为健康与生育力争取更多主动权。
![]()
什么是卵巢功能减退
卵巢功能减退是指卵巢内卵泡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生育潜能降低和内分泌功能变化的一种状态。根据其进展程度,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生化指标异常,如抗米勒管激素降低,但月经周期可能尚规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40岁前出现月经紊乱,并伴有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功能早衰,这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表现为已闭经且卵泡刺激素水平持续高于40单位/升。
在评估卵巢功能的各项指标中,抗米勒管激素和卵泡刺激素是两个非常关键的“信号兵”。抗米勒管激素侧重反映卵泡的“储备数量”,而卵泡刺激素则更多体现卵巢对激素刺激的“反应能力”。两者结合起来,能较全面地评估卵巢功能状态。
卵巢功能减退的原因复杂,目前明确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例如,脆性X染色体前突变(FMR1基因)、特纳综合征(X染色体异常)等。
自身免疫因素身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卵巢组织,常伴随甲状腺炎等。
医源性损伤卵巢手术、放疗、化疗对卵巢组织的直接损害。
环境与生活方式吸烟、接触某些化学毒素等被证实可能增加风险。
此外,长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情绪不佳等不良因素也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出现哪些信号要提高警惕
卵巢功能衰退常来得悄无声息,如果女性朋友出现以下信号,可能提示卵巢功能正在走“下坡路”。
1.月经异常,例如,月经周期缩短(少于21天)、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2.生育力下降,自然受孕困难,流产风险增加。
3.激素变化,卵泡刺激素高于25单位/升(月经第2~3天检测),抗米勒管激素水平低于1.1纳克/毫升等。
如何防治卵巢功能减退
第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营养均衡建议多摄入深色蔬菜、水果、全谷物及优质脂肪(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类),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和 ω -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对抗氧化应激,从而保护卵泡质量。同时,确保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豆制品)和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绿叶蔬菜),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规律运动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并结合2~3次抗阻训练(如练瑜伽)。
调节情绪建议通过冥想、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
保持睡眠充足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以维持内分泌稳定。
第二,接受激素补充治疗。对于已出现明显月经紊乱、潮热、盗汗、阴道干涩等雌激素缺乏症状且无禁忌证的女性,激素补充治疗是当前最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案。其治疗目标是补充体内不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从而迅速缓解低雌激素相关的不适症状,预防泌尿生殖系统萎缩,并长期保护骨骼和心血管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用药方案都必须在医生的严密评估后制定。对于仍有子宫的女性,必须采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联合方案,以保护子宫内膜,防止单一雌激素刺激引发的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对于已切除子宫的女性,可单用雌激素。用药途径包括口服、经皮贴剂、凝胶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个人偏好和风险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剂型。
第三,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在全面评估后考虑采用辅助生殖技术。
![]()
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王佳 苏淑军
编辑:刘洋 李津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