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天府评论:一列火车带火一座城,“文旅专列”驶出流量新赛道)
当绿皮车变身“移动美术馆”,当高铁车厢飘起地方茶香,特色文旅专列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破圈”出彩。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这些精心设计的列车成为地方文化的流动名片,不仅串联起山水人文,更撬动了“交通+旅游+消费”的融合新场景,为区域经济注入鲜活动能。
车厢变展厅,文化出圈有“看头”。从大漠敦煌到江南水乡,特色专列把地域符号“搬”上铁轨:车厢内饰融入非遗纹样,广播讲述沿线历史典故,餐食复刻地方名点。一趟旅程,既是出行,也是沉浸式文化课堂。游客在慢节奏中感受风土人情,地方文化借铁路网络实现“软输出”,真正让“诗与远方”在轨道上相遇。
线路串资源,消费场景有“赚头”。文旅专列不只是点对点运输,更是资源整合的纽带。比如开通“春日赏樱专列”,联动沿途花海、古镇、农市,形成“车票+门票+特产”打包消费;北方一条冰雪主题列车,则带动滑雪场、温泉酒店和手作工坊全线升温。铁路如针,串起散落的文旅珍珠,织就一张全域消费网。
体验融科技,年轻市场有“奔头”。面对Z世代“既要打卡又要互动”的需求,专列也在玩转新花样:扫码解锁AR景点导览、车厢内设数字文创盲盒、线上发起“最美窗外”摄影赛……传统铁路叠加数字创意,不仅提升体验感,更让文旅产品自带社交传播属性。
铁轨延伸之处,即是机遇生长之地。特色专列的走红,不只是形式创新,更是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若能持续深耕内容、优化服务、强化协同,这列“开往春天的火车”,必将载着更多地方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编辑:牛霄 校对:罗玉龙 责编:邓强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