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发展)
云南网讯(记者 张雪飞)云南白药、昆药集团、维和药业、腾药制药等入选2024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云南白药气雾剂、气血康口服液、云南白药膏入选中国药品零售50强,国药集团昆明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十四五”以来,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政策环境日益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2521.45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231.69亿元,逐步形成以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健康产品为特色的天然药物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以疫苗为重点的生物技术药研发生产体系,细胞产业、器官移植为代表的生物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成熟,正加速向产业化转化。
生物医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以疫苗为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不断取得新突破,昆明、玉溪依托疫苗产业,聚集多家龙头企业,如中国医科院生物所、沃森生物等,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二价HPV等拳头产品。加强中药创新药物、医疗机构制剂等研发,颁布省级中药标准967个,建成多条智能化生产线,11家企业建成产地加工生产线。开发中药创新药、医疗机构制剂等新产品6个,完成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2个,支持医疗机构制剂发展,推动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天然提取物为基础的健康产品快速发展,涌现出云南白药牙膏等知名品牌,健康产品规上企业达23户,产值规模131.6亿元。
加快推进中药材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推进种业发展,建立多个省级种质资源圃,收集超万份种质材料,实现“十大云药”新品种全覆盖。加大品牌培育,公布《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2024版)》,收录“十大云药”和146种特产药材,为全国道地药材名录品种最多的省份。近100个中药材品种列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打造“数字云药”,搭建“云药追溯”“数字云药”平台,形成“四个一”云南模式,全国领先。为167家中药生产企业、308家种养殖企业提供追溯服务,累计赋码9520.1万个,覆盖12805个中药品规,消费者扫码1920.9万次。
加快完善生物医药产品商贸体系。构建区域流通体系,建设区域性生物医药产品现代仓储物流中心,简化通关流程,促进贸易便利化。7个边境州(市)实现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建成楚雄中药材交易市场。1个疫苗品种获国外上市许可,出口泰国多批疫苗,累计金额超800万美元。推动3个以上中药制剂在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区域推广合作;推进“互联网+”经营模式,建成云南省互联网+药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两票制”系统运行,累计审核备案医疗机构1864家,流通企业863家,核验27974个品规药品,涉及金额975.84亿元。
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省科技厅与省投资促进局、重点州(市)和园区建立共同策划招商项目、搭建招商平台、组织招商活动、推进重大项目、开展重大项目后续服务的“五个共同”招商工作机制。成立疫苗、中医药、医疗器械招商专班,制订年度招商工作计划,开展南亚东南亚国家医疗器械产业现状招商分析,策划多个重点招商项目,与多家企业对接,打牢产业招商基础。签约中大达安滇南国际医养综合体项目,引进神威药业、苏州海景医药等大企业投资落地楚雄,与国药集团、威高集团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新签约5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引进5家生物医药国内100强企业,引入50余家细胞技术、基因技术企业。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中医药发展论坛—民族医药产业振兴发展大会,吸引1500余人参会。利用腾冲科学家论坛资源,组织昆明生命科学与大健康论坛活动,吸引1000余人参会,签订合作协议1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