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十一的下一站:在京东MALL,感受有温度的线下重逢)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无数订单在屏幕那端汇成一年一度的消费盛宴。数字世界的便捷令人心动,却也带来一丝若即若离的怅惘——那些无法触摸的质感、无法试穿的版型、无法亲身体验的功能,让购物变成了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远距离猜想。而在“双十一”这场线上狂欢之外,另一种选择正悄然回归:走进实体空间,在真实的场域里感受有温度的服务,遇见有故事的生活。

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京东MALL,这座坐落于南三环的商业新地标,正以其独特的体验魅力,为消费者提供一处值得停留的理想去处。这座建筑的蜕变本身就是一个关于空间再生的美好故事。原本传统的商业空间,经过精心的设计重塑,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宽阔的通道、合理的动线、恰到好处的灯光,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现代消费需求的深刻理解。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巧妙地将商业功能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让冰冷的建筑变成了有温度的生活场域。

步入其中,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亲近感。在智能家居展区,科技不再是网页上冰冷的参数对比,而是一个会跟着孩子走动的机器人,一块能实时响应语音的智慧屏,一盏能随心情变换光色的智能灯。孩子惊喜地喊道:“爸爸,这个机器人真的会跟着我走!”——技术创新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温度。
在二楼的趣味生活馆,一位妈妈带着孩子翻阅绘本,旁边的展台上,店员耐心演示着最新款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路径。移步至四楼的生活体验区,家电顾问正为一对年轻夫妻讲解不同电视的画质差异,通过现场对比演示,抽象的技术语言变得生动可感。这里没有秒杀倒计时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建议带来的安心,是亲手触摸带来的确信。
宽敞的过道让推婴儿车的母亲从容穿行,舒适的休息区让陪伴购物的家人有处歇脚,专业的导购不仅懂产品,更懂得为不同生活场景提供贴心建议。这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设计,正是基于对现代人消费习惯的细腻观察,让商业空间真正服务于人的生活。
这种对体验的深耕,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也收获了行业的认可。在近日举办的“看见·价值”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经验分享会上,京东MALL(南三环项目)荣获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优秀项目。这份荣誉,既是对空间焕新推动商业动能转换的肯定,也是对区域活力重塑的认可。从建筑形态到服务内涵,从商业功能到情感连接,这里正在重新定义线下空间的价值。

这一切改变的背后,是专业力量的精心雕琢。据悉,京东MALL所在建筑原为一座存量商业体,2024年初,京东与持有方兆泰集团正式达成合作,以整体租赁模式入驻,由后者负责全面的建筑改造与空间升级。兆泰集团以其在城市更新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将一座存量商业体成功转型为引领消费升级的新地标。从空间规划到动线设计,从材质选择到灯光布置,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品质的坚持。正是这种对建筑空间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诠释,让老旧商业设施重获新生,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十一的流量高峰终会过去,但一座有温度的MALL所带来的体验,却会长久留存。它提醒着我们:在虚拟消费之外,始终存在一个真实可触的世界——那里有面对面的微笑,有亲手触摸的安心,有专业服务的信赖,更有商业回归本质后所展现的人文关怀。这不仅是线下空间的焕新之路,更是一次人与美好生活的温暖相遇。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走进线下,或许是我们能把握的最真实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