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地评线】河声丨从PM2.5之变看中国治理新境界

0
分享至

(原标题:【地评线】河声丨从PM2.5之变看中国治理新境界)

在9月19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这组数字不仅标志着空气质量的实质性改善,更折射出一场关乎发展哲学、治理能力与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那片日渐回归的“天空蓝”,正是中国发展理念演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这场空气质量的跃升,首先是一场发展观念的价值重塑。曾几何时,烟囱林立被视作经济繁荣的象征,GDP增速几乎成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尺。而今,当“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境再度融入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当“故宫蓝天”成为北京市民朋友圈的常态影像,我们所见证的,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民幸福感与健康度的发展取向。这不是对经济增长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发展内涵的深化与拓展,意味着中国正逐步超越单一经济维度的局限,迈向更加综合、可持续、契合民生本质的现代化新范式。

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彰显出中国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流动的特性,治理雾霾绝非一城一地所能独力完成,考验的是国家的整体协调力、战略定力与执行效能。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到“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推进,中国在环境治理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以北京为例,2013年至2024年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接近90微克/立方米的高位降至29微克/立方米左右,降幅近七成,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这背后,是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创新的高效协同,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联防联控机制的扎实运转,也是法治、经济、技术等多维度政策的同向发力。尤为可贵的是,整个治理过程不是在封闭中进行,而是在开放中不断进化——实时公开的监测数据、广泛参与的公众监督、日益严格的环境执法,共同构筑了治理有效性的坚实基础。

进一步看,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能够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所谓“环保必然拖累经济”的论调,已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相反,绿色低碳产业正蓬勃兴起,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严格的环保标准倒逼出技术创新,重塑着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以山东淄博为例,这座曾以重化工为支柱的城市,在经历转型阵痛后,果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从“烧烤热城”到“智造高地”的精彩蜕变,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从光伏发电到新能源汽车,从节能建筑到碳交易市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道路正越走越宽,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经济革命正在深入发展。

更深一层看,这场环境变革也在悄然重塑着国家与社会、公民与自然的关系,培育着新型的生态文明主体。当市民习惯于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空气质量指数,当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一种崭新的全民环保意识正在觉醒。在浙江,“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员”已成为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组织通过环境公益诉讼,为生态筑起了坚实的司法屏障。这一切表明,环境保护已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日益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这种公民环境意识的普遍提升,正是建设美丽中国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当然,29.3微克/立方米绝非终点,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仍未达标,臭氧污染等新挑战也日益显现。环境治理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智慧、更大勇气、更持久的耐心,向结构更深层、区域更均衡、治理更精细的方向迈进。这要求我们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政策制定全过程,依靠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并动员每一个社会主体携手参与、持续行动。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民众诉求的变迁清晰标示出时代的进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些曾经寻常的景致,在经历“失而复得”的波折后,更显珍贵。PM2.5浓度下降的数字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重塑,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升级,是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扎实回应。这场静默革命,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也让美丽中国的画卷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愈发绚丽夺目。(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路小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离婚传闻仅一周,唐嫣不再沉默,42岁高调官宣,原来一切早有预兆

离婚传闻仅一周,唐嫣不再沉默,42岁高调官宣,原来一切早有预兆

瑶子君
2025-11-01 17:13:33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大白聊IT
2025-11-02 00:03:05
这一次,32岁变了面相的章泽天,给所有想嫁豪门的女人上了一课

这一次,32岁变了面相的章泽天,给所有想嫁豪门的女人上了一课

白面书誏
2025-11-03 16:30:32
江苏男子迎娶36岁2米姑娘为妻,岳母含泪致谢:终于嫁人了

江苏男子迎娶36岁2米姑娘为妻,岳母含泪致谢:终于嫁人了

天气观察站
2025-11-03 02:44:14
制裁风暴来袭:中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

制裁风暴来袭:中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

桂系007
2025-11-03 22:23:16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0-27 00:26:08
风向反了!免签后的中国,让外国人集体沉迷:回国连饭都吃不下

风向反了!免签后的中国,让外国人集体沉迷:回国连饭都吃不下

青眼财经
2025-10-23 12:07:12
黄金按下暂停键,税收新规发布后,商家火速下架金条,网友很心寒

黄金按下暂停键,税收新规发布后,商家火速下架金条,网友很心寒

眼光很亮
2025-11-04 03:39:46
这是不可能的!我国2025年GDP若仅增长4.8%,第四季度得降至3.9%

这是不可能的!我国2025年GDP若仅增长4.8%,第四季度得降至3.9%

南生今世说
2025-11-03 21:34:25
以下几种女人,很容易被男人发展成情人

以下几种女人,很容易被男人发展成情人

叶飞飞情感屋
2025-05-11 20:21:19
转告父母:服用“他汀药”期间,不要碰这4物,建议放心上

转告父母:服用“他汀药”期间,不要碰这4物,建议放心上

泠泠说史
2025-09-19 13:56:30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3:32:08
奥纳纳离开曼联后的表现,只有一个词能形容!

奥纳纳离开曼联后的表现,只有一个词能形容!

微澜宥
2025-11-01 15:48:26
突然爆火!青岛街头,一大群人裹着羽绒服排长队,就为了买它!网友:足足排了4个小时,高低要尝尝什么味儿

突然爆火!青岛街头,一大群人裹着羽绒服排长队,就为了买它!网友:足足排了4个小时,高低要尝尝什么味儿

环球网资讯
2025-11-01 14:24:07
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

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

明月文史
2025-10-10 12:23:09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起喜电影
2025-11-03 12:50:46
婚后21年,翁帆为何一直没有生育,原来杨振宁一开始就给了答案!

婚后21年,翁帆为何一直没有生育,原来杨振宁一开始就给了答案!

玖宇维
2025-10-19 16:02:10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瀚霖学史
2025-10-24 09:04:10
脱口秀演员杨笠清空抖音作品,此前罗永浩称杨笠或将告别脱口秀

脱口秀演员杨笠清空抖音作品,此前罗永浩称杨笠或将告别脱口秀

极目新闻
2025-11-03 22:36:15
一个重大信号!国家队已开始进场!

一个重大信号!国家队已开始进场!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2025-11-03 18:12:55
2025-11-04 05:35:00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本地
数码
手机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苹果邀请英国iPad用户共创“圣诞树”,获奖作品将在伦敦总部点亮

手机要闻

华为突然推送3.68GB大更新:Pura 80获推,你收到更新了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