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富农 乡村焕新——皋兰县什川镇“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特写)
什川吊桥横跨黄河两岸。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小龙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小龙
盛夏的皋兰县什川镇,万亩古梨园绿意盎然。
黄河岸边一座吊桥横跨两岸引人注目——这座20世纪70年代初由什川农民自发筹资建造的桥,曾是皋兰县重要的瓜果运输通道。如今,不远处的新桥代替了这座老桥,虽不再承担运输功能,但吊桥桥面却铺上了新的木板、各种彩绘图案装饰桥面、护栏刷上了新漆……老桥焕然一新,成为什川梨园旅游的打卡点之一。
顺着吊桥往里走,教场街的变化更让人惊喜。原本斑驳的墙面画上了梨园彩绘,老商铺的门头换成了木格样式,连墙角都摆上了盆栽。“你看这路面,沥青铺得平平整整,再也不怕雨天踩泥坑了。”路边杂货店老板递过来一瓶水,“管网改造时连污水、雨水管都换了新的,街面干净了,来玩的人比去年多了三成。”
什川接官亭村村貌焕然一新。
上车村村民魏军看着家门口的雨污水改造项目日渐成型,语气里满是满意,“现在地下铺了雨水管道,路面重新铺了沥青,连路灯都换了新的,村里变得干净整洁了。”
让魏军点赞的变化,源于什川镇库区移民整体提升改造项目。作为“梨韵水乡”示范带的重点工程,这个总投资6060万元的项目,涵盖了管网改造、建筑整治、景观提升等多个子项。
“目前已完成80%工程量,上车村委会百姓大舞台、中国农民第一桥美化亮化、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都已完工。”什川镇副镇长牛成刚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什川古梨园核心区的风貌将提档升级。
在此基础上,什川镇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对皋什公路、盐什公路等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清理,通过实施“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见缝插绿”,沿皋什路、盐什路、梨花路等重点路段及村庄周边空闲地栽植花卉苗木1.2万余株,不断提升黄河两岸廊道风貌。整治规范村民摆摊设点150余处、建设小微公园等生态景观200余个、完成上车村吊桥至陶园街沿线等风貌提升1.39万平方米……在“拆、改、留、增、治”的精细治理下,一幅乡村和美的画卷正在什川镇徐徐绘就。
改变不只在街头巷尾。
在古梨园不远处,甘肃丰苗瓜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基地建设已初具雏形,走进车间,一台台崭新的设备已完成调试。
“基地建成以后我们将对瓜果蔬菜分选定级实现产品差异化,并与高校合作开发白兰瓜果脯、果粒酸奶等产品,通过深加工让什川瓜果增值。”丰苗瓜菜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负责人魏新宝指着生产线说。在基地不远处,主要用于白兰瓜育苗和新品种培育的60座冷棚也已经完成改造,将在明年春天正式投入使用。
甘肃丰苗瓜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基地车间内,设备已调试完成。
这一项目是什川推动瓜菜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近年来,什川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优先发展精细瓜菜、优质林果、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万亩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为乡村振兴赋能。目前,全镇主要种植高原夏菜3200余亩,白兰瓜1800余亩,瓜菜年总产量超过2.5万吨,年产值达到1.12亿元。
老桥新景、厂房农田……走在什川镇的路上,一幅画卷在眼前铺展。村容村貌提升带来的不仅是景观的变化,更是游客多了、生意火了;瓜菜产业园培育的不只是瓜果,还有村民心里的盼头。就像黄河水慢慢滋养两岸,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正让什川的日子,一天天更有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