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孝感这里大变样!村民直呼:“太美了!”

0
分享至


初冬时节

孝云走廊孝南段沿线热潮涌动

改造一新的蔡陡线沥青路面

泛着油亮光泽

车辆往来穿梭

绿沃川智慧农业产业园的

温室大棚拔地而起

空中草莓茁壮生长

麦草湖村新徐湾的

共享菜园里生机勃勃

蔬菜绿意盎然


孝云走廊

是我市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

乡村振兴的示范走廊

今年以来

孝南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融入“黄金三角”发展布局,以孝云走廊建设为核心抓手,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推进“路、田、村、业、治”协同升级,充分展现城乡融合发展新进步、新成效,一幅“交通畅、田园美、村庄靓、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路域升级

交通廊道成风景线

“以前走蔡陡线,坑洼得能把人颠起来,现在沥青路平得能反光,两边还栽了景观树,咱农村路不比城里差!”陡岗镇朝阳村村民袁师傅望着家门口的新路,难掩喜悦。

驾车行入

长兴三路至蔡陡线十字路口

“陡岗镇欢迎您”

几个大字跃然眼前

焕然一新的蔡陡线

令人眼前一亮


道路是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筋骨脉络”。作为孝云走廊的重要平交道路,蔡陡线提档改造工程已完成全线9.1公里共振碎石化、碎石盲沟施工及沥青摊铺,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旧貌,以全新面貌亮相。

通过系统化改造,蔡陡线不仅成为区域交通“主干道”,更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正逐渐成为展示乡村风貌的“迎宾大道”,为招商引资、乡村旅游等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路域升级不止于“平整”,更在“颜值”与“功能”上同步跃升。长兴三路北外环绿化提升工程完成双线6.2公里挡土墙砌筑和花坛土方回填,新栽下的国槐、紫薇等树种绿意盎然,迎风摇曳,四季有景的绿色廊道呼之欲出;孝云大道平交通湾路18条通组路完成4.7公里硬化,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彻底打通。


蔡陡线红枫林露营基地段

目前

朋兴宝城路口、詹家石桥、金黄湾等

节点景观工程全部完工

“孝字形”路灯融入地域文化

叶家庙等文创打卡点

串联起五千年文脉

让道路从单纯的通行载体

变身展示乡村风貌的“移动画廊”

田园焕新

千亩方里藏“粮计”

沿着蔡陡线走进陡岗段“千亩方”农田

1800亩平整的土地上

新播种的油菜

有的已冒出绿芽,生机盎然

生产路贯穿田间

灌溉渠如银链般缠绕其间


蔡陡线联群村段

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农业提质增效是关键。而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

孝云走廊上,田园改造正为农业发展筑牢根基。孝南区大力推进“千亩方”综合整治,将零散耕地整合为连片农田,进行集中流转。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村民自留地,既满足群众日常蔬菜需求,又实现农业生产与民生保障的有机统一。

目前,孝云走廊孝南段朋兴、陡岗片区平整一新的土地上种起了油菜,沟路渠配套建设同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地见效。


G316孝云大道朋兴段

“千亩方不仅要多产粮,还要产好粮,水稻收割后,我们在沿线农田种植油菜,明天春天将变成油菜花海,形成一道风景线。”孝南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菊平介绍,通过土壤改良、良种推广,走廊沿线的水稻、油菜品质显著提升,为后续深加工打下基础。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格局

田园改造让农业生产

“省时、省力、省钱”

更让农民看到了

“种粮有奔头”的希望

村貌蝶变

和美乡村聚民心

没想到咱湾能变得这么美!”

站在新修的广场上

看着硬化的湾间道路、清澈的塘堰、

整齐的“共享菜园”

陡岗镇麦草湖村新徐湾

村民徐爹爹感慨说道

这个曾被“三堆两垛”困扰的村湾,通过“群众出一点、大户捐一点、项目建一点、政府奖一点”的模式,撬动各类资金230余万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蜕变。

新徐湾的蝶变

是孝云走廊

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

在孝云走廊建设中,孝南段沿线8个村湾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累计植树2.02万株,拆除破旧房屋及旱厕180处,新建广场、公厕,铺设污水管网2430米;

“清洁家园”行动共清理“三堆两垛”950处、“三乱”804处,清运杂物440车,18处塘堰清淤让水变清、岸变绿。

通过集中力量攻坚环境整治

孝云大道沿线村庄

实现从“环境整治”

到“品质提升”的跨越

曾经的“脏乱差”

摇身变为“洁净美”

环境好了

更要管得长远

各村湾通过议事会修订村规民约

引导村民打造“微花园”“小菜园”

开展文明村湾、美丽庭院评选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让“自家事自家管”成为共识


“现在湾里没人乱堆东西了,谁家门口脏了,邻居都会提醒,环境很干净!”麦草湖村村民袁大姐说,环境的改善让村民“人回归、心回归”,乡村成了真正的幸福家园。

产业赋能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目前空中草莓大棚已建设完成,10月上旬栽种的草莓苗有的已开花。11月底水肥蔬菜大棚钢构基本完成,今年底可投入运营。”走进孝感市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绿沃川)项目现场,项目综合部负责人许俊波介绍。


作为孝云走廊的“产业引擎”,该项目一期400亩用地已完成流转,特色瓜果大棚、水肥蔬菜基础正在加速建设中,会展中心主体封顶,正在装饰装修阶段。

产业赋能不止于“种得好”,更在“卖得好、附加值高”。绿沃川项目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通过无土栽培、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实现“一季多收、一年多季”,产品直供高端商超;同时配套文旅设施,让游客体验采摘乐趣,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

走廊沿线的产业布局不止于此。依托“千亩方”发展优质水稻、油菜种植,推动农产品深加工;结合文创打卡点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孝云走廊正通过

“路连村、村带田、田促业”的

良性循环

让乡村振兴的动能

越来越强

“在孝云走廊建设上,我们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示范先行,统筹各类资源,围绕‘路、田、村、业、治’谋划项目28个,投资8.01亿元。目前交通升级、环境优化、产业发展各类重点项目齐头并进,已经形成了一批可视性的成果。”林菊平介绍。

从交通廊道的“颜值提升”

到田园地块的“提质增效”

从村湾环境的“蝶变重生”

到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

孝云走廊

用“路、田、村、业、治”的协同升级

书写着孝南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王德强 通讯员崔夏铭 部分图片/孝感市公路管理局

制作:包梦婷

校对:李舜钇

责编:杨涛

终审:朱霞

孝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 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孝感日报 incentive-icons
孝感日报
关注孝感,宣传孝感,推介孝感
13024文章数 84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