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一个叫“为民”的人 追记共产党员、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后勤职工张为民

0
分享至

(原标题:一个叫“为民”的人 追记共产党员、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后勤职工张为民)

图为张为民(右)在做志愿服务。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寒风阵阵,桐庐县刘坂自然村的那片山坡前,漫山的毛竹依然翠绿,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年的冬天一样。只是,村里的老人们再也见不到熟悉的“为民”,等不到他回村的问候。


“为民”是谁?

张为民,一位党龄36年的共产党员,退役军人,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后勤职工,2023年11月14日不幸因病去世,终年59岁。富春江畔,他的名字和故事至今不断被人们提起。

张为民在平凡而短暂的一生里,做过太多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小事,以至于人们不舍他的离去。同事们都说他是个热心肠,昔日战友形容他为“老好人”,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有时抱怨他“为自己考虑得太少了”。

这位叫“为民”的人到底做了什么?记者三赴桐庐,从人们的讲述中,从他工作、生活的地方感受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点滴善举,像冬日的阳光,温暖他人。

“每件小事,他都干得认认真真”

在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总务科,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办公桌前洒满阳光。几个蓝色的档案夹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电瓶车充电管理、通信联络、医院商铺水电费资料、医院规培实习等事项的资料;打开几个抽屉,是近千把钥匙,每一把都一丝不苟做了分类……

不久前,在医院干后勤工作的张为民还在这里,为职工宿舍的水电故障反反复复打电话,或是拎着一串钥匙匆匆赶去门诊楼。他离开后,接手工作的总务科科长陈云华感切地说:“每件小事,他都干得认认真真。”

在张为民的心里,大约是没有“小事”这个词的。他做事的认真劲,是26年职业生涯里的鲜明标识。

他办公桌旁的窗户,对着门诊大楼和医院大门。同事们形容,这简直就是他的“瞭望窗”,窗外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按捺不住。有时,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单独上医院,他赶紧跑过去,搀扶着他们到门诊部;疫情时期,看到医院的大门卡口忙不过来,他马上拿起红色的志愿者马甲,去帮忙维持秩序……

每天忙忙碌碌的张为民,还会做一些“多余”的事。

有一次,桐庐县残联的工作人员李玉琴因为有事抽不开身,委托张为民代送一次残疾人评定表。没想到自那以后,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周都骑着车把医院的表格准时送到县残联。李玉琴不止一次说这不是他的工作,单子还是由残联上门取。每次他都摆摆手:“小事嘛,顺路的。”

他从不抱怨工作的繁琐,有时候,还认真得“过了头”。

2023年上半年,他因为身体不适请了一天病假在家休息,从微信群中得知医院一处污水管破裂,二话不说出了家门就往医院跑。妻子王玉来拦不住。共事多年的同事申屠晓军劝他赶紧回家躺着,他不依:“这是我的工作,出了问题,怎么能不管?”

相似的场景,住院部收费窗口的同事张晓敏也印象深刻。有一天清晨,刚到医院上班的她遇到满头大汗的张为民,问他怎么那么早,只见他脚不点地匆匆离去,留下一句:“昨晚没回去,水管坏了,还在修。”

在很多人看来,后勤属于二线服务岗位,实在不必过于认真,但张为民不这么认为。

王玉来曾经埋怨过丈夫:“相关不相关的事你都管,图什么呢?”

“我不是什么大人物,那就多做点小事吧。”这回答,她至今没有忘。

只是,闲不下来的张为民也有扛不住的时候。2023年7月,细心的同事发现,平时总是笑容满面的他看起来有些疲惫。几乎从不请假的他,在家病休了几天。家人记得,躺在床上的他,还惦记着单位里那些“小事”。

张为民去世后,妻子王玉来才发现,忙忙碌碌做“小事”的丈夫,攒了不少调休假还没来得及休。

“一看就知道当过兵”

一米七八的个头,走起路来腰板笔直、风风火火,嘴里还时不时哼着军歌……这是熟人对张为民共同的印象:“一看就知道当过兵。”

1983年,张为民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在部队里入了党;1997年退役后,他先后在医院食堂、挂号窗口、住院部、后勤等多个岗位工作。14年的部队生活,练就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不管干什么,他都记着自己曾是一名人民子弟兵。

2009年,退休老教师张薛根因为一场车祸高位截瘫。在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期间,有位陌生人给他儿子塞了1000元钱。苏醒后张老师四处打听,才知道这位不愿留名的好心人叫张为民,是自己曾经短暂教过的学生。

张老师在医院康复科一住就是10年,这位学生成了他最离不开的人。住院期间,张老师的轮椅反反复复地坏,张为民为了不让他跑维修店,就带上工具自学修轮椅。一来二去,张为民还成了康复科修轮椅的“专家”,不管谁的轮椅坏了,他都自带工具去帮忙。

得知张老师的轮椅过不了病房的门,每次进出都要靠瘦弱的老伴扶着,还得求人折叠轮椅,张为民就向住院部反馈,跑上跑下给病房换上能让轮椅通过的门。平日里,张为民只要有空就会到康复科陪张老师说说话,他用自己的乐观、开朗给沉寂的病房带来阳光。


有一年过年,张老师的爱人王松莲拿出一瓶自家酿的红曲酒给张为民,无论怎么劝,他都坚决不收:“他是我的老师啊,是值得我一辈子尊敬的人。”

当过10多年兵的张为民,骨子里是一个“老派”的人。不管环境怎么变,待人接物,他坚持的东西决不动摇、决不计较。

在医院工作的26年里,时不时有刘坂村的老乡来找他。他虽不是医生,却从不推脱老乡们的求助。他说:“村里人上医院总是紧张的,有我在,他们安心一点。”同事王晓龙记得,张为民会带着老乡排队挂号、引路、缴费。他自己很少在食堂吃饭,饭卡余额却经常是零元,卡里的钱几乎都用来给乡亲们打饭、买生活用品了。

老战友石明军曾经开过一家饭店,张为民常带看病的老乡去吃饭,他出钱。一来二去,有的老乡不好意思再让他花钱。他就和石明军口头约定,每份菜少收老乡几块钱,剩下的差价他补上。就这样悄悄坚持了好几年,直到石明军转掉饭店前,张为民的老乡还在“夸”他:“你的饭店,真便宜。”

师生情、老乡情、战友情,张为民都念在心里。比他小一轮的战友虞剑峰退伍后,这位兄长自掏腰包给他买了两本书,鼓励他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后来工作了,每次遇到啥难事,我还是会找他,听听他的想法。他对人是真心的……”虞剑峰的声音微微颤抖。

多年来,年事已高的岳母一直和张为民夫妇生活在一起。每天中午,他都会骑上电瓶车回家给岳母做饭,陪着她吃完,再骑车回到医院上班。有时朋友们喊他聚聚,他无论如何都要先回家做饭再赴约。邻居和亲戚们看在眼里,让他花钱请个保姆,他总说:“那是我妈,还得我自己来照顾。”

他生前还是桐庐县金龙小区的业委会成员,在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岗位上,他帮助物业维持秩序,帮着邻居处理纠纷,从没黑过一次脸。好脾气的他深得邻居们的信任,久而久之,大家有大事小事都会不约而同想到为民。忆起共事的点点滴滴,物业负责人濮宝萍红了眼眶:“别人都说业委会吃力不讨好,他抢着干,干得还那么开心。”

平日里,张为民喜欢唱歌,骑电瓶车、走在路上,他都会哼上几句。人们最常听见的,是他在部队学会的一首歌:“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2023年11月16日,送别张为民的那天早晨,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宁静的刘坂村里,送行的队伍一直排到村口……张为民并不知道,一生平凡、不图名利的他,在不知不觉中照亮了许多人。

共事多年的姚惠英记得。有一次,张为民路过门诊大厅,看到一位陌生老人在掉眼泪,当他得知老人差200元医药费时,毫不犹豫掏出钱,塞在老人的手里。

同村的小乡亲李洁厅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大个子的张叔叔常上门给他送书包、文具,临近开学还会送来学杂费。那时的他记不全叔叔的名字,但他知道,村里这位叔叔如山一般可靠,后来他从村干部那里得知,帮助他的人名叫“张为民”。现在已经从浙江大学毕业的他,常常在心里想起这个名字:“我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

远方的陌生人记得。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不少汇款单。原来十多年间,张为民一直悄悄用自己的薪水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一张2010年6月25日寄出的明信片上,贵州省习水县龙灯桥小学的一名小学生,用稚嫩的笔触写下给张叔叔的话:“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你的关爱。”

资助别人,张为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得的事。王玉来把一张张薄薄的纸收拢,手里垒成小小一摞,看着这些数额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年份不一的汇款单,她仿佛重新认识了丈夫。“我知道他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可没想到,有这么多、这么久……”

张为民95后的儿子张虑得理解父亲无声的付出。“他发自内心地想帮助别人,所以觉得这些不值一提。”

张为民的点滴故事在他生活、工作的地方,随着人们的感念扩散、生长,仿佛一棵名为“善良”的树,一点点地枝繁叶茂,树荫怡人,树干挺拔高昂。

素不相识的人们被他做的小事打动。网友“文戈”说:“好人‘为民’,太普通、太不容易、太高尚。”

网友“小小鸟”发自肺腑:“不呼啸的人生,依然让我们看到信仰的伟岸。”

网友“潮客_wgmtq2”感慨:“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

还有网友从他的名字联想到:“燃尽蜡烛为人民,他对得起这个名字”……

读着这些情真意切的留言,王玉来觉得,自己的丈夫并未远去。

上世纪60年代,张为民出生于刘坂村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时,想到了那句大家都熟知的“为人民服务”。后来,他入伍、入党,在岗、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矢志不渝的行为准则。

清风有情、翠竹有意,将一个“为民”的故事留在了青山间……

【短评】

张为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做着如他自己所说“举手之劳的小事”。

这些他持续不断做着的微小之事,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小事背后,蕴藏着信仰、温暖和力量。小事激发的善念,激荡信任的温情,引起人们的共鸣,汇聚成一首爱的赞歌。

他让我们看见,涓涓细流能汇成大海,小小微光亦能照亮他人;他让我们坚信,“为人民服务”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他让我们感知,“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富有。无论在什么年代,尽责尽职的认真、助人为乐的热心,都不会过时。

他用身体力行告诉大家,一个向上、向美的社会可以靠每个人的善念善为共同养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翼展超过41米,类似轰20的无人机来了

翼展超过41米,类似轰20的无人机来了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09-19 16:27:03
周五收盘:今天A股调整到3811了,不出意外的话,下周可能这样走

周五收盘:今天A股调整到3811了,不出意外的话,下周可能这样走

寻墨阁
2025-09-19 14:51:43
马特乌斯:瓜帅带队还是10多年前的风格,太慢了其他队不再害怕

马特乌斯:瓜帅带队还是10多年前的风格,太慢了其他队不再害怕

直播吧
2025-09-19 14:04:09
袁甲评哈维尔:真是在外边找不到工作的都来咱这骗钱了

袁甲评哈维尔:真是在外边找不到工作的都来咱这骗钱了

直播吧
2025-09-19 13:56:16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军武次位面
2025-09-16 17:42:56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公路和铁路通道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公路和铁路通道中欧班列中断上万集装箱滞留

深度报
2025-09-18 22:47:16
确认,不用中国技术!俄罗斯将新建4000公里高铁,用“国产列车”

确认,不用中国技术!俄罗斯将新建4000公里高铁,用“国产列车”

南生今世说
2025-09-18 17:28:46
台湾回归后,第一任省长由谁担任最合适?五人上榜,一人脱颖而出

台湾回归后,第一任省长由谁担任最合适?五人上榜,一人脱颖而出

通文知史
2025-09-18 16:25:08
宋伊人新片遭抵制!长相平平却资源逆天,于正对她的评价一针见血

宋伊人新片遭抵制!长相平平却资源逆天,于正对她的评价一针见血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9-19 14:53:33
中美共存要成真?北京举办晚宴,中方75岁老将军出山

中美共存要成真?北京举办晚宴,中方75岁老将军出山

科技有趣事
2025-09-19 10:59:36
开学没几天,广东石油化工学院7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原因很现实

开学没几天,广东石油化工学院7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原因很现实

凯旋学长
2025-09-19 16:58:04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调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卸任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调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卸任

澎湃新闻
2025-09-19 16:18:27
男子8001元捡漏网拍劳力士手表,商家认为亏本拒绝发货,诉至法院获赔7万元

男子8001元捡漏网拍劳力士手表,商家认为亏本拒绝发货,诉至法院获赔7万元

大风新闻
2025-09-18 22:31:20
先递刀后滑跪:超级符号,超级服罗永浩

先递刀后滑跪:超级符号,超级服罗永浩

不正确
2025-09-17 14:49:59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非必要不做CT!《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10个儿童血癌就有1个与CT有关;每多做一次CT,都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医诺维
2025-09-19 11:55:55
氢氟酸新后续:受害者不是去散步,律师发声,恐难追究丢弃人刑责

氢氟酸新后续:受害者不是去散步,律师发声,恐难追究丢弃人刑责

春序娱乐
2025-09-19 14:29:12
突发!央媒官宣降温股市!9月19号,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全面发酵

突发!央媒官宣降温股市!9月19号,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全面发酵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9 08:40:4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呼吁:眼见为实!欢迎大家到新疆走走看看,感受大美新疆的魅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呼吁:眼见为实!欢迎大家到新疆走走看看,感受大美新疆的魅力

极目新闻
2025-09-19 16:29:45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一行来磐调研指导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一行来磐调研指导

朗威游戏说
2025-09-19 15:21:59
收评:今天A股调整到3820,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一很有可能这样走

收评:今天A股调整到3820,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一很有可能这样走

小嵩
2025-09-19 11:55:58
2025-09-19 18:44:49

头条要闻

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 专家回应"为何遗弃10年仍致命"

头条要闻

女子误踩氢氟酸身亡 专家回应"为何遗弃10年仍致命"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新航道寒假研学来了:插班世界名校、联合国认证,这届冬令营太顶了!

今日热点:电影《震耳欲聋》定档1004;《惊天魔盗团3》发布新预告……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