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王震 通讯员 李少波 王永飞 严建行
9月18日上午,河南中牟新区图书馆里暖意融融——文明新风“大家谈”主题征文优秀作品交流活动在此温情启幕。这场由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新区文联、文广旅体局、新华书店承办的活动,以“征文+访谈”形式,生动展现了中牟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美德的鲜活实践,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启恒出席活动。
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这场以“乡风、民风、家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迅速“圈粉”:机关干部、教师学生、村民居民纷纷提笔,截至7月共收到425篇投稿。经专家评审,175篇“有温度、有力量”的佳作脱颖而出。
活动现场,8位作者代表带着作品“登场”,分享背后的创作故事。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签约作家王吴军的《乡风之美》,用细腻笔触勾勒出中牟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画面——“村口的文化广场亮了,老人孩子的笑声多了,这就是最美的乡风。”青年路街道明山庙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魏姗姗,则以“之凤说和团”为例,讲述全国文明村如何用“唠家常”化解矛盾:“以前村里为彩礼、琐事闹别扭的不少,‘说和团’用情理劝解开导,现在邻里和睦得像一家人!”官渡镇教师王素娥的小说《彩礼》聚焦“新习俗”:“有个学生家长跟我说,儿子结婚不要彩礼,用旅行代替婚礼,既浪漫又实在。这就是年轻人给传统习俗的‘新答案’!”最让人动容的是初中生程若馨,这位“新中牟人”在《流淌在我生命中的小溪》里写道:“第二故乡的老师会帮我补功课,邻居奶奶总给我留刚蒸的馒头,这里的风都是暖的。”
“这些作品哪是文字?分明是文明新风的‘活相册’!”现场文艺工作者感慨,“我们要把这些故事编成快板、小品,让移风易俗的故事‘接地气’‘传得开’。”教师代表则干劲十足:“回去就带着学生‘打卡’家风建设!让‘倡文明树新风’从口号变成‘小手拉大手’的行动。”
赵启恒在总结时点赞:“这不仅是成果展,更是凝聚民智的‘连心桥’!”他鼓励文学爱好者继续“以笔为媒”,深挖乡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用更多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讲好新区故事,为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加把火’。”
据悉,中牟新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搭建“文学创作+文明传播”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展播优秀征文,组织文艺工作者“沉”到基层——田间地头找故事、寻常巷陌挖素材,让更多人看见中牟乡风里的“文明微光”。
编辑:王 震
二审:王 震
三审:池里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