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1月2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月7日——新华社报道称,全国已有70%的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支部。
1月10日——中国京剧院在北京成立,梅兰芳任院长。
1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1954年7月,胡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送了一份长篇报告,就文艺问题陈述自己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认为:“胡风的文艺思想,是彻头彻尾资产阶级唯心论,是反党反人民的文艺思想。他的这种思想代表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他对党领导的文艺运动所进行的攻击,是反映目前社会上激烈的阶级斗争”。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在批判俞平伯和胡适的同时,对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行公开的批判。
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维新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通知》
1月31日——中国卫生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送《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
二月
2月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2月11日——国务院决定将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大军区 改为12大军区,即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古、西藏军区。
2月28日——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
三月
3月1日——新版人民币开始发行。
3月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强调必须在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中,进一步采取定产、产购、定销的措施,使农民对自己的交售任务心中有数,这对于稳定农民情绪,缓和农村的紧张情况有重大意义。
3月21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提出了要在大约几十年内在经济上赶上或者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设想。会议一致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决议》、《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选出以董必武为书记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四月
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的社论。
4月14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康定城一带发生地震,死伤百余人。
4月18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还签署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万隆宣言》)。公报宣布亚非会议完全支持联合国宪章中所提出的人权的基本原则,并将“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作为和平共处十项原则的第一条。
4月21日——国务院举行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镇压反革命分子和犯罪分子的斗争的决议》
五月
5月13日、24日、6月10日——《人民日报》分3批刊登了“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随后,又将这些材料汇编成册。毛泽东写了序言和20多条按语,并在按语中断言胡风等人是“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的反革命派别,一个地下的独立王国”,对胡风的思想批判演变成了政治上、组织上的“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从而造成了一桩错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这桩错案进行了彻底的纠正。
六月
6月17日——杀害杨虎城、罗世文、车耀先烈士的凶手杨进兴落网。
6月25日——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访华。7月7日两国发表联合公报。中国决定无偿赠送越南8亿元人民币。
七月
7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3人小组,负责指导核工业的创建工作。
7月5日—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兵役法》公布,中国军事制度由志愿制改为义务兵制。
八月
8月1日——中国与尼泊尔建立外交关系。
九月
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9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十月
10月8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回国。
10月12日——新华社报道称,自1955年11月1日起,全国普遍使用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
10月15日—23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普通话决议。
十一月
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作家、艺术家到农村去》的社论。
11月16日—24日——《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决议(草案)》,决议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
11月17日——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题写了碑文。
11月2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学、小学、各级师范学校及工农业余学校推广汉字的通知》。
(资料来源:新华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