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曾有为
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
引言:收手吧,阿祖!现在的“奶茶袋”已经被年轻人接管了。
“救命”!拎着印吴彦祖的古茗袋逛商场,被闺蜜笑说是去领老年保健品!
![]()
“为了换普通袋子,我特意跟店员说‘能不能别给印明星的款’,结果被告知只剩这一种了……”
![]()
近期,古茗印着吴彦祖形象的包装袋,在社交平台上成了“吐槽重灾区”。
除了 “像提保健品” 的调侃,还有网友晒图吐槽 “修图过度,阿祖的脸都快没辨识度了”,更有年轻人无奈表示 “本来想拍照发朋友圈,看到袋子直接放弃”。
这场看似搞笑的“颜值风波”,实则撕开了新茶饮行业的一个关键命题:
当包装不再只是“装奶茶的容器”,品牌的审美与营销,该如何跟上年轻人的需求?
![]()
联名即 “流量入场券”
新茶饮的核心较量场
在奶茶口味、价格越来越“卷”的当下,联名早已从“锦上添花的营销手段”,升级为品牌间的 “核心较量武器”。
一场成功的联名,能直接帮品牌打通流量、口碑与销量,成为妥妥的 “流量入场券”。
好的联名自带“传播基因”,能让消费者忍不住拍照分享,实现“产品即内容”的裂变。比如瑞幸与茅台的“酱香拿铁”联名。
![]()
从包装到宣传都紧扣两大品牌调性,刚推出就刷爆朋友圈,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两亿。
![]()
古茗后来与蜡笔小新的联名,光是可爱的卡通形象印在杯身和袋子上,就吸引不少年轻人为了收集不同款式特意多买几杯,甚至在社交平台晒出“全套收集攻略”。
![]()
这就是联名的 “魔力”:不用砸重金打广告,消费者自己就成了 “宣传员”,而联名的热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品牌在这场较量中能否抢占先机。
同时,联名是品牌的“调性名片”,能帮品牌精准吸引目标客群。
霸王茶姬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联名,将国风水墨元素与电影场景融入包装和杯套,既贴合自身 “东方新茶铺” 的定位,又吸引了喜欢传统文化和电影的年轻人。
![]()
喜茶与 FENDI 的联名,用简约高级的设计凸显“高端茶饮”调性,成了都市白领打卡的 “时尚单品”。
![]()
反过来想,如果一个主打“年轻化”的品牌,联名却选了与目标客群脱节的对象,比如古茗这次选的吴彦祖,就很容易在较量中 “掉队”,让年轻人失去兴趣。
更重要的是,优质联名能延长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周期”,在较量中沉淀用户粘性。
瑞幸与线条小狗的联名,杯套和贴纸成了 “DIY 热门素材”,有人贴在手机壳上,有人做成小挂件。
![]()
小红书上,仅“奶茶联名周边改造”相关笔记就超十万篇。这种“二次创作”不仅让联名热度更持久,还让品牌持续在用户眼前“刷存在感”,在后续的联名较量中更易获得用户好感。
![]()
![]()
“阿祖袋” 遭嫌
”合伙人”输了新较量
其实古茗与吴彦祖的合作,一开始不算“翻车”。作为古茗咖啡品质合伙人,吴彦祖的官宣视频在抖音获114万点赞。
![]()
但到了包装袋这一步,却彻底“失宠”。
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审美表达与社交需求脱节。
现在年轻人买奶茶,包装袋不只是“装东西”,更要“拿得出手”,能适配逛街、通勤、聚会等社交场景。
![]()
但吴彦祖的大头照设计,实在有点 “不合时宜”:面部图案占了袋子侧面四分之一,过度修图显得不真实,还被吐槽 “像贴了张老式挂历画”。
“仰拍45°秒变‘袁华’,难道其实阿祖是袁华?”。
![]()
反观其他品牌,要么搞 DIY 贴纸让用户自己装饰,要么做卡通联名款贴合年轻人兴趣,古茗这种 “单向输出” 的设计,得不到年轻人的青睐。
况且,51 岁的吴彦祖虽然是“老牌男神”,但新茶饮的核心消费者大多是 Z 世代。
对他的“情怀滤镜”没那么重,顶多感叹一句:“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
![]()
年轻人更吃 “能互动、有共鸣” 的 IP,比如蜡笔小新、哆啦 A 梦这类卡通形象,或者是能玩梗的潮流符号。
有 00 后网友直言“对吴彦祖没感觉,印在袋子上反而觉得累赘”。
这种代际之间的审美差距,让明星效应不仅没加分,反而成了 “隔阂”。
![]()
明星失效?
新茶饮的较量规则变了
“阿祖袋”的争议不是个例,它其实反映了新茶饮行业的一个重要变化:明星营销的 “魔力” 正在减弱。当 “看脸” 的流量逻辑不管用,品牌的营销策略思路正在悄悄 “换挡”。
以前品牌找明星合作,可能觉得“长得好看就行”;但现在消费者更在意的是 “明星人设和品牌调性搭不搭”。
吴彦祖的“品质合伙人”人设,本来是想传递古茗咖啡的“高品质”,但包装袋的粗糙设计,让这种“契合感”碎了。
![]()
广告里他是“接地气的品质追求者”,包装上却成了“僵硬的修图脸”,反而让消费者觉得 “不真实”。
反观元气森林与王鹤棣的合作,王鹤棣“阳光运动”的人设,刚好贴合元气森林“健康饮品”的定位,双方互相赋能,不仅销量涨了,还收获了不少好评。
![]()
以前品牌搞包装营销,大多是“我印什么,你就用什么”;现在年轻人更想“参与进来”,不想当 “被动接受者”。
比如奈雪与《入青云》联名时,不光设计了特色包装,还推出 “现场摇签” 的活动。
![]()
消费者买了奶茶后,能分享晒单,包装成了“连接用户的入口”,而不是“营销的终点”。
但古茗只把“阿祖袋”当成了 “宣传工具”,消费者买完就 “没下文” 了,自然留不下深刻印象。
再者,很多品牌找明星做包装,是为了 “蹭一波热度”,但真正厉害的营销,是能让消费者 “记住品牌”,而不是 “记住明星”。
比如蜜雪冰城,没找大牌明星,却把“雪王”的卡通形象印在包装上,又萌又好记,时间长了,消费者一看到 “雪王” 就想起蜜雪冰城。
![]()
茶颜悦色的“古风侍女”包装,长期坚持一个风格,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辨识度”,提到 “国风奶茶包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
而古茗找吴彦祖,更像是“短期蹭热度”——既没和品牌调性深度绑定,也没给消费者留下 “长期记忆点”,热度一过,大家就忘了 “这是古茗的包装”。
![]()
包装联名的未来
人文温度或是终点
如果说“好看又实用”是包装的“基本功”,那现在行业又多了个“加分项”:人文温度。
在 “阿祖袋” 争议的背后,新茶饮的包装竞赛已经悄悄 “升级” 了。
人文关怀让包装变得更“聪明”,不再只是“静态的图案”。比如一点点的外卖包装袋,因为有魔术贴被网友戏称为“牛马袋”。
![]()
不管是装电动车的电池,还是上班时随手一拎,“魔术贴”的设计都让消费者倍感亲切。买一杯奶茶,省了一个买包钱,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现在大家也不喜欢 “花里胡哨” 的包装了,“简洁实用 + 小细节” 反而更讨喜。
霸王茶姬的包装只印了 Logo 和 Slogan,但包装袋设计富有美感,喝完能当书签。
![]()
这些设计没有 “炫技”,却抓住了用户的 “小需求”:比如 “想留个小纪念”“想废物利用”,这种 “懂用户” 的细节,反而透着 “人文温度”。
![]()
古茗“阿祖袋”的争议,说到底是“旧营销思维”没跟上“新消费需求”。
它给所有新茶饮品牌提了个醒:现在的包装联名,看似是 “小事”,但里面藏着能不能留住年轻人的 “关键密码”。
现在的包装,早已不是 “印个明星、搞个联名就够了”。它得是“社交名片”,能让用户愿意拍照分享;得是 “体验载体”,能解决拎袋勒手、不好拿取的小问题。
![]()
还得是 “品牌记忆点”,能让消费者看到包装就想起 “这是 XX 品牌”。
古茗后来与蜡笔小新的联名包装,口碑慢慢回升,就是因为找对了年轻人的喜好。
![]()
对整个行业来说,“明星印上去就有流量”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未来的竞争,拼的不是 “找多大牌的明星”,而是 “懂不懂用户”:懂他们的审美,懂他们的使用习惯,懂他们对环保、互动的需求。
![]()
毕竟,能让年轻人拎着开心、用着方便、还愿意主动分享的包装,才是真正的 “流量密码”—— 而这,从来不是靠明星颜值,而是靠对用户需求的 “用心”。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