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越南将俄"闪电"级导弹艇国产化 提升扼控南海能力)
长期以来,越南海军一直是一支以轻型装备为主体的近岸型海上力量。为增强越南军队的作战能力,越军近年来也提出了所谓三大“撒手锏”,即大威力导弹舰艇、远程战斗机以及海上特种作战,试图形成“以小制大”的非对称打击优势,特别是导弹艇具有“以小搏大”的“非对称优势”,因此成为越军发展重点。2006年,俄罗斯和越南签订引进俄制1241.8型“闪电”级导弹艇的协议。
“闪电”级导弹艇实际上是俄制1241.1型导弹艇的升级版,后者早在1990年就进入越南海军序列,后来越南又从波兰海军购买了两艘二手艇。在花费巨资引进俄罗斯制造的水面舰艇、潜艇以及海航飞机之后,越南在海上将形成空中、水面和水下的立体攻防能力,并利用其漫长的海岸线全部濒临南海的优越地理条件,全面提高海防攻击能力。
据预计,在一定时间内,越南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会是导弹艇组成的海上高速打击群,并辅以已经装备和即将装备的苏-30MK2战斗机和“基洛”级636型常规潜艇。其中这些导弹艇将分组编成,形成海上突击群,分散部署在从金兰湾到海防港甚至越占岛礁的海军基地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
“闪电”级导弹艇的引进使越南拥有在南海实施制海作战的手段。该艇可依托越南本土基地抵达南海任意地点作战,能克服气象条件的限制,并且配备有舰空导弹,部署更具灵活性,既能采取本土基地的执勤形式,又能够在南沙群岛实施外海部署。近年来,越南海军“闪电”级导弹艇多次驻泊南威岛等岛屿临时基地,这就是越南海军为战时外海部署的适应性训练。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拉林表示,越南是继印度之后,第二个同俄联合生产反舰导弹的国家,这显示俄罗斯对越南没有戒心,两国军事合作水平大幅度提升。但他警告莫斯科,俄罗斯同中国是战略伙伴关系,“过分武装越南,可能使北京在诸如叙利亚等国际问题上与莫斯科保持距离,影响战略层面的利益”。(窦豆)
(原标题:越南将俄"闪电"级导弹艇国产化 提升扼控南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