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雪山,湛蓝圣湖,西藏以壮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屹立于世界屋脊,吸引着无数人前往。
这片神奇的土地,既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重要保护地,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如今,它借助青春的视角以更加生动、立体的姿态走向全国。
立足新时代,西藏自治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实施“文旅融合”与“青年交流”双轮驱动,通过“一眼西藏,一生不忘”全国大学生西藏行系列活动,搭建起青年与西藏深度对话的桥梁,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反响与传播成效。该活动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主办,北京布局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央视网、中国西藏网等权威媒体全程支持,通过组织大学生进藏深度体验、开展影像作品征集、推动西藏文化走进全国高校等多元形式,全面激活青年群体对西藏的认知、热爱与传播热情。
![]()
大学生西藏行活动西藏分享会现场合照
日前,随着影像征集环节评选揭晓及高校巡回展示陆续完成,“一眼西藏,一生不忘”全国大学生西藏行系列活动圆满收官,并成为央地联动赋能区域文旅传播的又一典范。
青春探访,沉浸式感知西藏魅力
2025年10月,来自五湖四海的20人组成“青春探访团”齐聚西藏。他们中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14所高校的学子,也有青年演员与文旅推广使者。
![]()
大学生西藏行活动大学生们抵达西藏拉萨贡嘎机场合照
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探访团循着文化脉络与生态线索,走进拉萨、山南多地。他们在八廓街触摸千年转经道的温度,在布达拉宫聆听历史回响,在羊卓雍错畔凝视湖光与云影交织的诗意画卷,在藏香非遗工坊亲手体验传统技艺,在唐卡画室静赏笔尖流转的文化图腾。旅程中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探访团对生态保护的践行与倡导,探访团队长张亮率先发起“无痕行西藏,一生永难忘”倡议,以“不留下垃圾、不破坏植被、不随意刻画”为核心,呼吁大家以敬畏之心守护高原的纯净。随后,青年代表进一步解读了“无痕旅行”的深层意义,提出“尊重自然与文明、遵守生态规则、践行环保行动、传播绿色理念”的四维内涵:从尊重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习俗,到主动遵守当地生态保护规则;从旅行中随手带走垃圾、爱护植被等具体行动,到将绿色环保理念分享给更多人。这份对生态的珍视贯穿行程始终,让“尊重自然、文明旅行”不再是口号,真正成为所有成员的青春共识。
![]()
大学生们与西藏大学生们活动现场合照
![]()
大学生们前往拉鲁湿地
![]()
大学生们前往勉拉顿珠唐卡体验馆
![]()
青春探访团团长张亮体验西藏美食制作
旅程不仅是观瞻,更是亲历。青年们通过深度体验,使西藏从一个“远方的符号”真切转化为“可感知的故乡”。这份由心底油然而生的共鸣与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鲜活而持久的青春动能。
影像为媒,青年视角定格高原之美
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一眼西藏,一生不忘”影像征集活动于10月启动,面向全国高校学子及青年群体,广泛征集反映西藏自然生态、非遗民俗、美食人文的优秀图片与短视频。“西藏文化宣传大使”朱迅的加盟,为这场影像之约增添了有力号召。
朱迅结合自身与西藏的深厚联结,向全国青年发出热情呼吁,期待年轻朋友们用镜头捕捉这份独一无二的美好。活动得到热烈响应,短短半个多月内便收到各类作品百余件。这些源自青春视角的作品,生动捕捉了西藏的多元瞬间,既有拉鲁湿地晨雾中倏然掠过的水鸟,也有非遗匠人绘制唐卡时那专注如炬的眼眸;既有八廓街转经者脸上沉淀的虔诚,也有那曲草原上锅庄舞步中跃动的欢快身影。 这些鲜活的影像,从“生态、非遗、民俗、美食”等多维度构建出一个立体而真实的西藏,传递出当代青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共识与深沉的文化自信。 经过专家评审,本次活动最终评选出摄影、摄像两大类别获奖者。这些获奖者将获得往返拉萨机票,未来他们将继续用脚步丈量西藏大地,用镜头讲述更多动人的高原故事。如今,这些优秀作品已在央视网等官方平台集中展示,让“一眼西藏”的感动,通过屏幕传递给了更多人。
![]()
![]()
![]()
![]()
![]()
征集活动图片获奖作品
文化进校,十六高校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让西藏走进校园,让文化浸润青春。16所高校的“西藏文旅进校园”活动,让未到过西藏的青年也能“身未动,心已远”。在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校园里,“西藏推介官”讲述布达拉宫、大昭寺的历史故事,分享拉鲁湿地、羊卓雍错的保护成果,介绍藏香制作、唐卡绘制的创新实践,让西藏的形象在鲜活的讲述中变得立体丰满。
活动现场,不仅有深度互动让文化“可触摸、可体验”,更有极具感染力的特色演出点燃全场氛围。其中,朱迅作为本次活动“西藏文化宣传大使”走进北京邮电大学,用真挚动人的讲述分享自己与西藏的故事,瞬间拉近了现场师生与这片高原的心理距离。来自西藏那曲、阿里的演员们身着绚丽的藏族服饰,带来原汁原味的藏式歌舞;而互动环节同样精彩,青年学子们亲手书写藏文“扎西德勒”,在笔墨间感受藏文字的韵律;试穿特色藏装,在衣袂飘飘中贴近藏族文化;学习藏式舞蹈,在欢快的节奏里拉近彼此距离,这些环节不仅是文化认知的启蒙,更是情感联结的建立。
![]()
朱迅在北京邮电大学分享西藏行经历
![]()
朱迅与北京邮电大学西藏学生互动
![]()
那曲歌舞剧《极地那曲 牧歌悠扬》
![]()
北京邮电大学活动现场
![]()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参与主题市集活动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活动现场
![]()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藏装体验
正如活动负责人所言,这并非一次性的文化展示,而是持续性的认同培育。“我们希望在互动中埋下种子,让青年自觉成为西藏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活动虽暂告段落,但其搭建的文化桥梁仍在延伸。当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理念借助体验落地、经由情感扎根,它所激荡的回响,必将在更广阔的青春图景中生生不息。
央地联动,多维传播刷新西藏形象
本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央视网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紧密协作。央视网充分发挥国家媒体的平台优势与内容创造力,通过“权威引领、多端联动、精准触达、公众参与”的传播策略,让活动声量跨越山海。
其中,活动受到总台大屏、央视网多终端,微博、视频号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多方关注。线上,央视网抖音、微博等核心账号发布的内容,总覆盖人群超2.5亿人次。线下,活动宣传片在北京、成都、上海等8个城市核心商圈、城市广场、交通枢纽等多元化场景地标大屏轮番滚动,累计覆盖车人流超8600万次。1.5万块地铁屏精准布局高校沿线,锁定大学生群体,实现对年轻受众的定向传播。
多元生动的内容表达,叠加高起点、多维度、全方位的传播,生动展现了西藏生态文明高地的纯净之美,向全国观众讲述了西藏厚重的文化底蕴,直击观众内心深处,激起强烈情感共鸣的同时,也为西藏打造出了一张张崭新的鲜活名片。
结语
当前,文旅融合迈向深化发展新阶段,青年群体正成为传播地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与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正以开放、发展、绿色的姿态迎接世界。
“一眼西藏,一生不忘”全国大学生西藏行系列活动,以青春为舟,以体验为桨,以传播为帆,成功探索出一条“央地合作、青年参与、文化引领、科技赋能”的文旅传播新路径。它不仅让西藏的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与发展之变成为千万青年共同的记忆,也让生态守护、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民共识。
可以期待,未来将有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推动各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下更加生动灿烂的青春篇章。
![]()
北京邮电大学分享会现场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