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福建卷:作文难度增大,体现考试本质
网易教育:咱们刚才讲这个的时候,您也提到了从作文就能看出出题的水平,他能拉开差距,对于今年整体的试卷您觉得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国家玮:今年整体的试卷变化实际上是更多的强调,阅读、作文都是这样,各个省的情况不同,但是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的套话,学生之前的准备或者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的东西,考试不考了。咱们知道语文的规律是这样的,语文的知识点分为三类,一类叫实际,一类叫理解,一类叫运用。实际就是死记硬背,理解是不仅要背下来,还能够搞懂你说背的是什么,而达到运用层级就是不仅细节了,而是你根据自己理解的东西还可以实际操作,今年的题目大部分都在理解和运用层面,不能说难了,但是更加的有助于选拔好的学生。比如阅读题北京卷,分为两拨,一拨是内容题,一种是鉴赏题,鉴赏题就是作用是什么?好处是什么?内容题就是为什么这么说,这个作者说的有哪些特点?北京卷非常特殊,北京卷根本没有考鉴赏题,为什么?因为鉴赏题容易背,一问你好处是什么?傻子都会背,生动、形象、含蓄、深沉,以前学生就是这样答,今年不要答了,我根本不考你,今年考你请根据文章说明什么什么。
因为我自己也出题,内容题就是几个提问方式,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Why、What、How,这种题目专考一件事,学生理不理解,而鉴赏题就是背下来就行了,鉴赏题就是学生能背,含蓄、生动,所有的文章千篇一律都可以这么答。所以今年北京题大幅度砍掉鉴赏题,保留内容题。今年北京卷的阅读题中我没有见到一个题是鉴赏题,这是非常好的信号。什么意思?那种考背答题,老师讲的答题模板,有一个套路,那种靠套路答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新课标新在哪?我们发现一件事,新课标是两篇文章让你选一个,其中大部分99%的学生都会选纂辑类,去年考一个人,今年还是考一个人,里面都是内容题,不要再用生动、形象这些词欺骗老师,而是扎扎实实的把文章看懂,用你看懂的结果回答我的问题。而不是你骗我,我骗你。所以整体的趋向是学生只有真正有了阅读能力,他才能答对,否则的话答不对,这是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而不能考前突击。你说你突击数学我可以认,语文是底线,如果靠突击可以上来的话,咱们考试的选拔性太差了。今年的考试不是稳中有变,而是就是有变化,因为今年是新课标,基本上再过一点,2014年、2015年,我印象中是最后一拨,之后全部进入新课标了,为什么今年敢大胆的铺开了?因为大部分的教材讲课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已经可以适应了,因此我们看到整个卷子更像语文了,回归到语文的本质了。
网易教育:也就说明高考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越来越回归本质了?
国家玮:对,不管有一些学生觉得多难,但是只有这样高考才能恢复到高考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挑出好学生,我是笃定的相信,这一套作文题包括阅读题,语文成绩平时不好的学生是不可能达到高分的,靠死记硬背的学生也不能拿到高分。我们的目的就是把这样的学生拿掉,高效选拔那些真正有语文素质,真正读了书的学生,这才是考试真正的目的。我倒是觉得今年是一个特别好的信号,之后也会沿着这个发展下去。
网易教育:基本上都能把学生平时的水平体现出来。咱们最后分别给即将成为高三的学生一些建议,您也是高级教师,说一些您的指导。
国家玮:根据我刚才讲的作文和阅读的趋势,这个趋势是必然的,提醒我们正在备考的学生,这一年要彻底改变之前的做法,作文部分要求大家从现在开始不再成段成段的积累人物的例子,而是真正要从审题和训练一个人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的角度拔高。平时不一定要读像《读者》这样的杂志,我不太推荐读的,因为没有思想深度,我看现在谁最愿意读?公司职员,它是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而它丧失掉的恰恰是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一个人如果逻辑能力不好的话,想要把话说清楚是不行的。
莫言曾经说过,学生可以不先学习语法,我不太赞同,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莫言的,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最后都不上中文系,我们大部分学习化学、物理的学生,只要把报告写清楚就可以了。所以没有语法是不可以的,我告诉大家能够尽快的学习一点基础的逻辑学,说话的条理、层层递进,怎么样把每一个句子都说的稳稳当当、扎扎实实,而不是追求语言的文学化,如果那样的话当然更好,但是不仅是追求文学化。不要以为一个语文作文就是一个论点加上两个例子,而是把自己的视野放开,勇于提出自己的所有想法,争取在一篇文章当中把自己的所有看法都展现出来。
所以一定要积累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很多人对批判有误解,其实批判在西方文学中对应的就是“研究”,鲁迅批判不是批评鲁迅,是研究鲁迅的著作。你有你自己独体的看法和思想的高度,这个思想高度是可以赞美的,也是可以不赞美的。我每年一定不再说今年的考试延续了往年的东西,这句话有什么意思呢?哪一年不是延续往年的东西?所以我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包括接下来我要带高二的学生,我也一定要告诉他这样做。第二个要加大阅读量,很多省份的考生阅读越来越倾向于学习套路,之前考试的导向已经告诉你了,套路不好用了。所以想真正理解一篇文章,训练三件事,第一件事增大阅读量,一个人读文章的速度是跟他的阅读量有关系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为什么读文章那么慢?因为他没读过那么多东西,高三的同学为什么读的那么快?高二的时候再看初一的东西觉得特别简单,为什么?你学的更多了。
真真正正的拿一些有思想高度的文章去训练阅读的速度,第二个特别重视内容题,特别重视在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第三个特别注重把握文章整体的思想感情,以前是可以不把握的,以前只要可以背下来,生动、形象就可以拿分,现在不是了,现在只要读不懂后面的题就别想拿分,以前读不懂没事,而现在不行了。综上所述就是要求我们扎扎实实的学语文,在学语文的过程当中特别注重的就是真正的阅读能力的训练和真正的作文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两个训练如果能够达到位的话,半年的时间语文将有质的飞跃,而如果语文有质的飞跃,对付这些卷子水到渠成。
网易教育:这样的思维从高一、高二就要练习了?
国家玮:对,尤其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完全就是新课标了,甚至会在他们那一年题目会再有难度的调整和提升,因为大家已经接受了,这是第一年,因为在审题难度上可能会更大,这样体现出我们高考的公平。高考有三个度,难度、信度、区分度。大家好象觉得都能写,但是写出来之后分又不一样,这就叫区分度,区分度一好,考试的整体信度就高,高考就达到了应也的效果。所以高一、高二的学生一定要把我刚才说的话放在心里。
网易教育:其实高三的考生们现在还在考场奋战,最后给大家送上您的祝福吧?
国家玮:我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不要在高考之后特别高兴,不要到处去玩儿,如果可能在家静静的修养几天,然后真正在书本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考试只不过是你人生中非常小的阶段。我自己也是十几年前高考的,现在的感觉就是当年是觉得一座山翻不过去,现在是脚下的小土包,所以当视觉不一样的时候才会发现也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平常心。语文老师告诉大家的,生活要慢慢走,欣赏它,不要觉得高考就是人生的高峰到来了,其实只是一个小山包而已,当你走过之后你会发现你迎来了更好的人生,所以当成一个平常的人生坎坷就可以了。
网易教育:相信听了老师的建议,学生们一定有所感悟,也请所有的网友关注网易教育,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公布真题,最后感谢国老师给出这么好的建议,谢谢您,再见!
国家玮: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