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标叔。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租房的房租。
![]()
2025年租房市场最大的关键词,无疑是“降价”。
中指研究院最新权威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重点50城住宅平均月租金降至34.57元/平方米,前10个月累计下跌2.45%,较2024年同期跌幅扩大0.38个百分点。
![]()
这意味着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今年以来月租金平均减少84元,若按年租计算,全年可节省千元以上。
房东们忙着降价抢客,部分房源挂牌半年降价三次仍无人问津;租客们看似手握议价权,却深陷“低价房源看不上,品质房源买不起”的困境。
![]()
从一线到二线,保租房成“降价引擎”
2025年的租金下跌,不再是个别城市的孤立现象,而是呈现出“全域蔓延、结构分化”的鲜明特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集中入市成为核心推手。
![]()
从时间维度看,租金下跌贯穿全年,仅在传统旺季出现短暂喘息。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50城租金仅3月(返城季)、6-7月(毕业季)出现微涨,其余月份均呈下跌态势。
进入10月传统淡季,跌幅进一步扩大,全国40城租赁线上需求热度环比下降14%,二线城市如天津、太原需求降幅更是突破25%,直接加剧租金下行压力。
![]()
北京、深圳租金跌幅相对温和,但也呈现“核心区小跌、郊区大跌”的特点,朝阳区定福庄一套5400元/月的房源,租约到期后需降价1000元才得以出租。
二线城市的租金下跌更为猛烈。
成都集中式公寓租金同比大跌18.73%,杭州同比下跌7.58%,武汉虽10月租金环比上涨8.21,但全年仍呈波动下行趋势。
![]()
昆明更是出现月租421元的“地板价”保租房,严家山沣润雅庭项目月租金仅12.07元/平方米,34.88平方米的一居室月租低至421元,较周边市场化房源便宜30%以上。
2025年作为“十四五”保租房筹集收官之年,全国多个城市开启“六折租房战”。
![]()
深圳南山区18个保租房项目共10404套房源入市,政府组织配租类租金仅为市场价六折,粤海街道一套64平方米两居室月租约3648元,而周边市场化房源月租普遍在7000-9000元。
郑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也密集推出保租房,租金普遍比同地段市场化房源低20%-50%,直接分流了大量刚需租客。
![]()
受二手房市场调整影响,不少房东将待售房源转为出租,全国40城个人房源线上新增挂牌量同比上涨超10%,2025年7月全国55城个人房源新增供应量达61.80万间,创近3年峰值。
大量房源集中入市,让市场竞争白热化,部分房东为避免空置,不得不主动降价,形成“降价-出租-再降价”的循环。
![]()
资金监管+租购同权,市场告别“野蛮生长”
租金持续下跌的同时,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革命”正在同步推进。
![]()
2025年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后,各地配套政策密集落地,从资金监管、合同备案到租购同权,全方位重构市场规则。
西安最新修订的《住房租赁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展监管范围,将所有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纳入监管,监管资金按月释放给企业,从源头防范资金挪用风险。
![]()
目前青岛、济南等多个城市已跟进实施,超过三个月的租金监管成为行业标配。
合同备案与房源核验制度全面强化。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实现“房源核验码”全覆盖,未取得核验码的房源不得对外出租,虚假房源、隔断房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
链家等头部中介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房源信息真实性提升至95%以上,合同备案率较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
2025年以来,厦门、青岛、沈阳、佛山、武汉5座城市率先落地租房落户政策:
厦门岛外租房只需社保缴满3个月、居住登记半年即可落户,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青岛取消就业年限限制,租赁备案后可申请社区集体户落户;沈阳直接取消积分落户名额限制,租房即可申请本人及近亲属落户。
![]()
新华网数据显示,新规施行三个月来,全国住房租赁投诉量同比下降42%,其中虚假房源投诉下降67%,押金纠纷投诉下降53%。
但政策落地仍面临挑战,部分个人房东为规避备案和监管,选择私下出租;部分城市中介数据与政府监管平台对接不畅,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
房东降价求生,租客挑房难
租金下跌和政策规范的双重作用下,房东、租客、租赁企业三大主体陷入博弈,各自面临不同的生存困境与选择。
![]()
房东群体呈现“两极分化”:个人房东降价抢客,部分房源空置期拉长;机构房东则通过协商降租维持运营。
租客群体看似是租金下跌的受益者,实则陷入“选择困境”。
![]()
一方面,租金下行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深圳租客小赵租约到期后,以同样价格从一房换成两房;北京三里屯合租租金较最高点每月下降100元,整租下降300-400元。 但另一方面,优质房源供给不足,租客面临“三大错配”:产品错配(想要品质房源,市场多老旧房源)、服务错配(需要维修保洁,个人房东难以提供)、运营错配(期待稳定租期,部分房东随意解约)。
![]()
租赁企业的生存压力最为突出,行业洗牌加速。
中介机构也在经历模式转型阵痛。传统“高进低出”模式难以为继,租金贷被严格监管后,资金来源进一步收紧。
![]()
不少中介转向轻托管模式,但每月10%的服务费仅能覆盖基础维修,缺乏增值服务,导致租客性价比感知不强。服务与收费不匹配的问题,让中介陷入“房东不愿委托、租客不愿选择”的两难。
租金下跌与找房难并存的悖论,根源在于租赁市场供需结构的深层重构。随着租房人口规模扩大和结构变化,品质化、长期化需求崛起,但供给端的调整却相对滞后,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专业机构化房源占比低,且面临保租房的挤压。
供应结构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矛盾。
一方面,保租房集中入市但覆盖有限,2025年新开业房源中71%为保租房,但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和人才,难以满足改善型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化房源品质参差不齐,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差异化产品缺失。
![]()
大型租赁社区(房源超1000间)集中入市,导致部分区域供过于求,非理性竞争加剧,进一步拉低租金水平,而租客真正需要的中小户型品质房源却供给短缺。
合租房源的减少更是雪上加霜。多个城市严查隔断房,拆除后不少房东因无法通过隔断增加收益,不再与中介续约,导致合租房源供应量下降。
![]()
对于预算有限的年轻租客来说,合租房是重要选择,房源减少让他们不得不要么提高预算租整租,要么接受更远距离通勤,找房难度进一步加大。
![]()
十五五新机遇:租赁市场迎转型拐点
租金下跌和市场调整,本质上是租赁市场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经阶段。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规范发展租赁市场,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蓝皮书》指出,机构化是住房租赁“消存量、优质量”的确定选择,全国超6000万套潜在出租房源亟待提质改造,专业机构的参与将有效解决房源老化、服务缺失等问题。
![]()
未来政策有望从财政金融、市场培育、非居改租等角度加大支持,保租房公募REITs的发展将帮助企业实现资金回笼,推动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好房子”理念,租赁市场同样需要“好房子”。
![]()
头部企业已开始探索,龙湖冠寓通过动态定价策略,在竞品无保租房竞争的区域实现租金稳步上涨;万科泊寓、招商伊敦等企业加大高端客群布局,推出个性化、特色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未来,房源的绿色化、智能化、服务标准化将成为竞争核心,专业机构将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居住品质和服务水平。
![]()
租购同权将进一步深化,租房权益持续提升。随着厦门等5城租房落户政策落地,未来更多城市将跟进,租赁合同备案与公共服务挂钩将成为常态。
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将逐步向租客开放,“租购同权”从形式对等迈向实质对等,让租房者真正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十五五”期间的租赁市场将呈现“租金稳中有降、品质持续提升、权益更加保障”的格局。
房东需适应市场变化,要么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房源品质,要么接受合理租金水平; 租客可在租金下行周期中,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房源,享受更完善的服务和权益;租赁企业则需抓住政策机遇,通过专业化运营和品质化产品,在行业洗牌中抢占市场份额。
![]()
这场租金下跌引发的市场变革,正在让住房回归居住本质。
随着“十五五”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一个“租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租赁市场环境正在形成,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将为更多新市民、青年人提供稳定的居住保障,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