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苏河创变・达人共治”普陀区爱邻日系列活动暨长寿社区治理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在创享塔举行。普陀区委副书记赵勇出席活动。来自长寿路街道的居民代表、商圈商户、社会组织成员、社区达人及青年主理人共聚一堂,共话社区发展,为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注入新动能。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立柱架梁:构建治理新场景
活动初始,与会代表沿“苏河创想walk”动线,实地体验长寿食物分享驿站、正红里移动咖啡车、苏州河船上议事厅、下班后邻里服务点、葛多城市疗愈装置等一批特色治理空间。其中,从昌化路码头启航的“苏河船上议事厅”以流动议事形式激活水岸治理活力,在9月首次活动中便汇集20余位代表为“苏河邻里节”建言;下班后邻里服务点则通过错时共享,将写字楼闲置空间转化为白领临时托育、应急充电的“暖心驿站”。这些嵌入苏河岸线的治理节点,不仅见证了片区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转型,更成为治理理念落地生根的实践载体。
![]()
近年来,长寿路街道通过“治理场景挖人、资源赋能、项目留人”的工作路径,推动达人、青年等群体参与社区更新。现场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围绕新媒体赋能街坊联络、商圈资源整合、楼组自治、滨水空间拓展及船上议事营造等多个场景,分享了治理创新实践。同时五位代表共同点亮“长寿治理场景全景图”,展现出基层治理从“单向推进”到“多元共治”的深刻转变。
多元共治:拼出邻里同心圆
治理创新,关键在人。《巷陌变身记》情景剧深刻演绎了社区工作者从“服务者”到“支持者”的蜕变。在这支专业化队伍的带动下,社区治理的“人才矩阵”日益完善。叶家宅社区的“楼组达人”通过组织“楼道微更新”,带动居民自发改造公共空间。剪爱公益、尚想绘、四角驿站、下班后、中岚大厦等青年主理人则以创新思想和专业能力为社区注入青春活力。
现场,长寿路街道为示范楼组达人、青年主理人颁发证书,进一步壮大治理“人才矩阵”。从社区工作者到楼组达人,从社会组织代表到青年主理人,这支不断壮大的专业队伍,正以其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和互补性的能力结构,为“苏河创变”提供人才支撑。
![]()
久久为功:绘就治理实景图
治理创新的价值,最终要落脚于惠民实效。现场发布了6大苏河邻里暖心服务项目,涵盖文化传承、社区服务、绿色生活等多个领域,将治理理念具象化为一个个可感的社区场景与公共活动,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其中,“下班后学非遗”联合商圈商户开设剪纸、面塑课程,在周边白领社群中广受好评。为了活化沿岸老旧空间,“艺术苏河共创”邀请艺术家与居民共同绘制的百米墙画,已成为苏河畔一道亮丽风景。
与此同时,热闹的“苏河创变市集”让治理成果进一步走进居民生活。居民通过非遗手作、萌宠领养、八段锦教学、反诈宣传等互动项目,切身感受“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氛围。
![]()
在将治理理念转化为惠民行动的同时,长寿路街道将“场景引流-议事聚力-达人挖掘-项目实践”的治理路径梳理成册。现场,《苏河创变实践手册》正式发布,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支持。活动最后,长寿路街道将象征治理成果的地图拼图传递给长征镇,生动展现出普陀区街镇联动、协同推进的整体治理格局。
![]()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