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刚带完海南避寒团回来,我直接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 往年 11 月中旬,三亚、陵水的候鸟小区早该 “一座难求”,楼下广场舞、菜市场全是操着各地口音的老人,今年却冷清得离谱!我住的那栋楼 12 户只住了 3 户,楼下便利店老板吐槽 “生意比去年少了一半”,连小区门口的候鸟老年大学都没开课,说是 “报名人数不够”。这不禁让人追问:随着 50 后、60 后这批 “候鸟主力” 逐渐老去,海南过冬真的要从 “刚需” 变 “冷门”?今天就从导游视角扒一扒:为啥今年候鸟老人锐减?未来海南避寒真的会越来越没人去吗?全文既有真实见闻,又有趋势分析,不管是想养老避寒,还是关注旅游市场,都能 get 实用干货!
![]()
一、现场直击:今年海南过冬,冷清得 “不像旺季”
作为带了 8 年海南避寒团的导游,我对海南的 “旺季节奏” 了如指掌:往年 10 月底开始,老人就陆续南飞,11 月中旬正是 “入住高峰”,小区电梯里全是拉着行李箱的老人,早市的蔬菜能比淡季贵三成,甚至连公园的石凳都得 “靠抢”。但今年带团去三亚崖州,这种热闹景象直接 “消失” 了。
我们住的小区是出了名的 “候鸟聚居地”,往年这个时候入住率能冲到 90%,今年我统计了一下,也就 50% 左右。有个来自东北的张阿姨跟我说:“去年我来的时候,楼下广场舞队有 30 多个人,今年凑够 10 个都难,好多老伙计都说不来了。” 更直观的是菜市场,往年 11 月的海鲜摊前全是询价的老人,今年摊主们都在扎堆聊天,龙虾、螃蟹的价格比去年便宜了 20% 还没人买。
不仅是小区和市场,就连专门服务候鸟老人的产业也遇冷了。我带客人去逛当地的 “候鸟服务中心”,往年这里每天都有义诊、书法课、合唱班,今年只有每周三下午有一场太极课,来的人还不到 20 个。中心负责人叹气说:“以前我们要提前三个月预约场地,今年根本不用,主要是 50 后、60 后的老客户身体不如以前了,好多人没法长途奔波。”
其实这种冷清不是个例,我查了下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数据,今年 11 月上旬,海南接待的 60 岁以上游客同比下降了 35%,其中 “长期旅居(超过 1 个月)” 的老人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 42%。作为天天和游客打交道的导游,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以前带避寒团,大巴车坐满的全是白发老人,今年却多了不少中年夫妻和亲子家庭,“纯老人避寒团” 的订单直接腰斩。
![]()
二、为啥 50 后、60 后 “不爱去海南过冬” 了?三大核心原因戳中痛点
很多人说 “海南过冬降温,就是因为 50 后、60 后老了”,但作为资深导游,我得说:这只是表象,真正让这批 “候鸟主力” 望而却步的,是三个绕不开的现实痛点,每一个都直击他们的核心需求。
1. 身体 “扛不住”:长途奔波 + 气候差异,成了老人的 “拦路虎”
50 后、60 后现在大多 60-70 岁,身体机能早就不如从前了。我带团时发现,很多老人去海南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或飞机,路上就得歇好几次,有的还得带着降压药、血糖仪,稍微折腾一下就不舒服。去年有个山东的李大爷,在飞机上突发高血压,到了海南直接住进医院,后来再也没敢来过冬。
更关键的是海南的气候差异,看似温暖宜人,实则对老人的身体是 “考验”。海南冬天湿度大,很多有风湿、关节炎的老人,去了之后关节会疼得更厉害;而且早晚温差大,从干燥的北方突然到潮湿的南方,很容易感冒、咳嗽,一旦生病,身边没人照顾就很麻烦。我认识的一个候鸟老人协会会长说:“以前我们组织老人去海南,大家图热闹,现在好多人怕生病,宁愿在老家待着,至少医院、亲戚都在身边。”
2. 消费 “不划算”:旺季物价飞涨,养老成本越来越高
海南过冬的 “性价比” 越来越低,这是很多老人的共识。我给大家算笔账:往年在三亚租一套两居室,11 月到次年 3 月的租金大概是 1.5 万元 / 月,今年虽然降了点,但也得 1.2 万元,再加上物业费、水电费,一个冬天下来房租就得 6 万元。再算生活费,旺季的蔬菜、水果比老家贵 50% 以上,一把青菜能卖到 8 块钱,一斤苹果 15 块,对于退休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让老人觉得 “不值” 的是医疗资源。海南的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海口、三亚市区,很多候鸟小区都在郊区,看病得跑很远。去年有个阿姨在陵水的小区里摔了一跤,打车到三亚的三甲医院花了 40 分钟,光打车费就花了 100 多,而且异地医保报销手续繁琐,很多药还不在报销范围内。有个老人跟我说:“在海南过冬,小病不敢看,大病看不了,还得花那么多钱,不如在老家舒心。”
3. 选择 “更多了”:替代目的地崛起,海南不再是 “唯一解”
以前老人避寒,除了海南几乎没别的选择,现在可不一样了!这些年广西北海、云南西双版纳、广东湛江、福建厦门等 “暖冬目的地” 异军突起,性价比比海南高太多,直接分流了大批候鸟老人。
就拿广西北海来说,冬天平均气温 20℃左右,和海南差不多,但房租只要海南的一半,一套两居室冬天租金大概 5000 元 / 月,生活费也便宜,海鲜 10 块钱能买一大盆,而且医疗资源也不错,有三甲医院,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不用跑手续。我今年带过一个 “北海避寒团”,团里好多老人都是从海南转过来的,他们说:“北海人少不挤,物价还低,看病也方便,为啥还要去海南花冤枉钱?”
再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冬天温暖干燥,适合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而且还有民族风情,能逛傣族园、野象谷,比海南的玩法更多样。我认识的一个退休老师,以前每年都去海南,现在改成去西双版纳了,她说:“海南除了看海就是待着,西双版纳能跳傣族舞、吃傣味烧烤,还能认识全国各地的朋友,比在海南有意思多了。”
作为导游,我明显感觉到:现在老人避寒已经从 “哪里暖就去哪” 变成 “哪里舒服、划算、好玩就去哪”,海南的 “独家优势” 早就没了,自然留不住 50 后、60 后的这批核心客群。
![]()
三、未来海南过冬会 “凉透” 吗?理性分析:不是衰落,是 “转型”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50 后、60 后退出,替代目的地又这么多,海南过冬是不是真的要 “凉透” 了?作为常年观察旅游市场的导游,我的答案是:不会凉透,但会彻底告别 “全民避寒” 的黄金时代,迎来转型期。
首先,海南的 “核心优势” 还在。虽然替代目的地多,但海南的冬天更温暖稳定,平均气温 25℃左右,几乎不会出现寒潮,而且海岸线更长、沙滩质量更好,对于真正怕冷、喜欢看海的人来说,依然是首选。我带团时发现,今年去海南的老人虽然少了,但 “高端候鸟” 反而多了 —— 比如退休干部、企业家,他们不差钱,更看重海南的生态环境和高端配套,愿意花大价钱住海景别墅、高端养老社区,这类人群不会被低价目的地分流。
其次,客群正在 “迭代升级”。50 后、60 后退出后,70 后、80 后正在成为新的避寒主力,但他们的需求和老一辈完全不同。老一辈追求 “便宜、方便、有人陪”,70 后、80 后更看重 “品质、玩法、私密性”,他们不喜欢扎堆在候鸟小区,反而喜欢租民宿、逛小众景点,比如去万宁冲浪、去文昌看火箭发射、去琼海泡温泉,而且他们大多是带着孩子、父母一起去,属于 “家庭式避寒”,这会给海南带来新的旅游增长点。
另外,海南也在主动 “转型”。为了留住游客,海南近几年一直在完善配套:比如扩大异地医保结算范围,现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能在海南直接报销;优化交通,海口到三亚的高铁越来越方便,还开通了很多到周边市县的支线航班;增加新业态,比如打造了一批高端养老社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理疗服务,还开发了亲子游、康养游、研学游等产品,不再只依赖 “纯避寒”。
我今年带过一个 “海南康养避寒团”,团里都是 70 后夫妻带着父母和孩子,他们住的养老社区有 24 小时医疗陪护,白天带父母做康复理疗,晚上陪孩子去海边挖沙子,还能去附近的农场采摘,大家都反馈 “比单纯待在小区里有意思多了”。这说明,只要海南能跟上新客群的需求,就不会缺少游客,只是不再是以前那种 “老人扎堆过冬” 的景象了。
![]()
四、实用攻略:不管是去海南还是替代目的地,这样避寒更舒心
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避寒攻略,不管你是想带父母去海南,还是想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目的地,都能用到,全是我带团多年总结的 “干货”:
1. 去海南避寒:选对地方、避开高峰是关键
选址优先选 “市区或近郊”:别选太偏远的候鸟小区,优先选海口美兰区、三亚吉阳区、琼海嘉积镇这些地方,靠近三甲医院、大型超市,看病购物都方便,而且物价相对稳定。
避开 12 月 - 1 月的 “最贵时段”:每年 12 月到次年 1 月是海南旺季,房租、物价都会涨到顶峰,建议 11 月中旬去,或者 2 月下旬去,能省不少钱,而且人少不挤。
提前办好 “异地医保备案”:带父母去之前,一定要在老家的医保 APP 上办好异地就医备案,选好海南的定点医院,这样看病能直接结算,不用自己垫付医药费,少跑很多手续。
2. 替代目的地推荐:这 3 个地方性价比超高
广西北海:适合预算有限、喜欢安静的老人,推荐住银滩附近,房租便宜,出门就是沙滩,而且有北海市人民医院(三甲),看病方便,生活费比海南低 50%。
云南西双版纳:适合喜欢热闹、想体验民族风情的人,冬天干燥温暖,适合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能逛傣族园、曼听公园,还能吃傣味烧烤、热带水果,玩法比海南丰富。
广东湛江:适合想兼顾避寒和美食的人,冬天平均气温 18℃左右,海鲜超级便宜,100 块钱能吃撑,而且靠近广州、深圳,交通方便,医疗资源也不错,适合短期旅居。
结尾:海南过冬不是 “凉了”,是 “换了种活法”
总的来说,50 后、60 后的退出,确实让海南的 “候鸟避寒” 热度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南过冬会 “衰落”,而是旅游市场的正常迭代 —— 就像我常跟客人说的 “旅游市场就像潮水,涨潮退潮都是常态,关键是能不能跟上潮水的方向”。
海南的未来,不再是 “全民避寒的洼地”,而是 “高端康养 + 品质旅游” 的高地;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避寒也不再是 “没得选”,而是 “有得挑”,不管是海南的阳光沙滩,还是北海的宁静、西双版纳的风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过冬方式。
最后想说:旅游的本质是 “追求美好体验”,不管是老一辈的 “扎堆避寒”,还是年轻人的 “品质旅居”,只要能让自己舒服、开心,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今年冬天想避寒,不妨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选,不用盲目跟风去海南,也不用觉得海南 “不行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