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连切100个洋葱只为研究一件事:怎样不辣眼睛

0
分享至

最近,我这个“厨房小白”开始尝试自己做饭了,第一次意识到,洋葱可真是个好东西。它不仅便宜耐放,而且几乎能搭配任何食材:炖肉可以去腥增香,搭配素菜清爽可口,就连简简单单的清炒洋葱都无比美味。

但洋葱也有一个极其讨厌的缺点:辣眼睛。每次切洋葱,那股酸爽酥麻的气息都会直奔我的眼睛、鼻子和口腔。往往一个洋葱还没切完,我的眼中就噙满了泪水。


洋葱常让人眼中噙泪丨giphy

切洋葱,民间土法互相矛盾

为了不再被洋葱辣哭,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各种防泪秘籍,发现网友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有人说要给刀和砧板蘸水,有人会在砧板旁摆上电扇和蜡烛,还有人边嚼口香糖边切洋葱。当然还有更简单粗暴的方案:戴口罩、戴护目镜,甚至在鼻孔里塞纸巾。

更让人困惑的是,许多“民间土法”还彼此矛盾。比如,有人说切之前应该把洋葱扔进冰箱,可另一些人却主张先用微波炉加热洋葱;有人建议在30秒内速战速决,而另一些人却主张先将洋葱切成大块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切成细丝。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甚至更早,洋葱就登上了人类的餐桌。然而,五千多年过去了,切洋葱的方法竟然还如此众说纷纭。


最佳切洋葱防泪法,还没有得到统一 | 图虫创意

科学家发论文,试图终结厨房纷争

科学家显然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扰,一篇今年10月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1](PNAS)的论文就试图终结这场厨房纷争。

康奈尔大学的Sunghwan Jung教授和学生吴子轩(现任职于雪城大学)等研究者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想要切洋葱不流泪,关键在于刀要锋利,动作要慢。至于许多网友推荐的冷藏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原本以为,Sunghwan Jung团队之所以关注切洋葱问题,是因为他们也曾像我一样有过切肤之痛。但当我问到这个问题时,吴子轩笑着坦言,其实只是Jung的朋友研究过掰橙子时的汁液飞溅,于是Jung也想看看,切洋葱时的汁液飞溅是否也藏着有趣的流体物理学原理。

在吴子轩眼中,Jung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他的研究兴趣五花八门,从猫狗怎么喝水,到动物跃入水中激起的浪花,再到游泳后耳道里的水如何排出……Jung总能从日常生活里挖掘出别具一格的物理问题。




有意思的研究团队,研究有意思的流体物理学问题 | 参考文献[4, 5]

把洋葱送上“断头台”,发现刀越钝越溅

切洋葱之所以让人流泪,原因藏在洋葱细胞里。当洋葱组织被刀片破坏时,洋葱细胞中的硫化物会在酶的催化下,迅速生成一种名为丙硫醛-S-氧化物的化合物。它不仅能挥发进入空气,还会随着切洋葱时产生的细小汁液飞溅进入我们的眼睛,刺激分布在角膜的睫状神经,引发流泪反应。

为了看清切洋葱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研究团队决定用高速摄像机捕捉洋葱的每一个飞溅瞬间。他们为洋葱设计了一款“断头台”,让刀片自由下落切割洋葱。同时,他们还编写了一种算法,逐帧追踪这些微小液滴的运动轨迹。

在高速摄像机下,研究人员真切地看到了洋葱汁液飞溅的全过程。在切割的瞬间,洋葱切口处会立刻喷出大量雾状的小液滴。它们的速度可达40米/秒,喷射高度甚至能达到60厘米。

紧接着,从洋葱更深层处喷出的汁液由于压力减小,会以液丝的形式喷出,并在空中再次断裂成小液滴。这些后续喷出的液滴高度通常不超过20厘米,不太容易溅入人眼。

换句话说,第一波那些速度极快的雾状小液滴,才是引发我们流泪的“头号罪犯”。


刀切洋葱瞬间,缺口喷出的液滴(蓝色)和液丝(红色),黄色代表洋葱或刀|参考文献[1]

为了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减少液滴飞溅,研究团队又测试了不同的切割方式,用不同锋利程度的刀片切了上百颗洋葱,他们发现:刀刃越钝,洋葱汁液飞溅就越严重。随着刀刃厚度从0.91微米增加至13.3微米,洋葱飞溅出的液滴数量足足增加了40倍。

吴子轩表示:“一般来说,锋利的刀刃厚度在2微米以下。用这样的刀切洋葱,肉眼几乎看不到液滴飞溅。一旦刀刃厚度超过7微米(大约是一根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你就能清楚地看到洋葱汁液爆发出来。”


从红色到蓝色,刀刃越厚,洋葱飞溅出的液滴数量越多 | 参考文献[1]

为什么刀越钝,汁液飞溅就越剧烈?这要从洋葱独特的微观结构说起。研究人员将洋葱比作了一种蹦床式的结构。

洋葱的每一层,外表都包裹着一层坚韧的表皮细胞,也就是我们在高中生物课上用来观察质壁分离的那层细胞(不是最外层的褐色干皮)。它就像蹦床的床面,薄薄一层但韧性十足,保护着洋葱内部柔软的叶肉细胞。而这些厚厚的叶肉细胞则像蹦床的弹簧一样,支撑着上方的表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形状细长,它们的抗压能力很强。”吴子轩解释道,“如果菜刀不够锋利,无法立刻切开这层表皮,就会将它深深地下压。这样一来,下层的叶肉细胞就会被严重压缩,甚至超出它们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等到菜刀终于切破洋葱表皮时,叶肉细胞积累的压力就会像被压缩的弹簧弹开一样迅速释放。菜刀越钝,汁液中积累的压力越大,储存的弹性势能越多,洋葱汁液就会喷得越多、越快、越高。


洋葱横截面,可以看到洋葱在被刀切断后立即回弹,这是弹性势能释放的标志 | 参考文献[1]

慢切、前后拉、不冷藏,飞溅少

除了刀的锋利程度,切洋葱的速度也同样重要。为了研究这一点,他们让刀片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体,模拟了不同的切割速度。研究者发现,当切割速度从0.44米/秒增加到2.03米/秒(人类厨师的切菜速度一般为0.1~1.0米/秒)时,飞溅出的液滴数量增加了4倍。

吴子轩说:“切洋葱的速度越快,菜刀提供的能量就越多,因此汁液更容易断裂成细小的液滴,喷射速度也会越快。”

研究团队还测试了一些“民间土法”。例如,他们把洋葱在冰箱中提前冷藏了12小时,令人惊讶的是,冷藏后的洋葱反而会喷出更多液滴。他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在低温作用下,洋葱组织变得更脆了,切割时的断裂区域更大,因此释放出了更多汁液。

此外,早在2012年,哈佛大学物理学家L.马哈德万(L. Mahadevan)的团队就发现[2],在切割物体时,如果刀片只是直直地下压,那么就需要较深的下压深度才能达到断裂的临界条件。相反,如果像拉锯那样边向下切边前后拉,就能以更小的下压深度达到断裂条件,切割效率更高。因此,科学家也建议,在切洋葱时尽量采用边拉边切的方式,能进一步减少洋葱汁液飞溅。


从蓝色到红色再到绿色,切洋葱速度越快,洋葱飞溅出的液滴数量越多 | 参考文献[1]

使用锋利刀具,减少飞溅带来的危险

这些看似只是厨房小技巧的研究,其实还有更重要的意义。洋葱飞溅的液滴不仅会刺激眼睛,也可能携带微生物,成为食品污染的隐形来源。

202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有30237人,其中不少是由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传播,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途径——生食切割过程中,病原体随着液滴飞溅,造成感染。

研究团队发现,不只是切洋葱会产生飞溅,撕洋葱也会,比如撕下每层洋葱内侧表皮的动作,能产生大量极微小的液滴,甚至形成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气溶胶。如果病原体混入这些气溶胶,被人类接触和吸入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此,为了减少厨房感染风险,无论是切洋葱还是处理其他生鲜食材,都最好使用锋利的刀具。

至于切了上百个洋葱有没有被辣哭?吴子轩笑着说:“我好像已经习惯了,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参考文献

[1]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512779122

[2]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09.244301

[3] 范鹏辉, 李红秋, 褚遵华, et al. 2023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4;10:1199-1208.

[4] Gart S, Socha JJ, Vlachos PP, Jung S. Dogs lap using acceleration-driven open pumpi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 Dec 29;112(52):15798-802.

[5] Chang B, Myeong J, Virot E, Clanet C, Kim HY, Jung S. Jumping dynamics of aquatic animals. J R Soc Interface. 2019 Mar 29;16(152):20190014.

作者:黄雨佳

编辑:代天医、odette

封面图来源: 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1969年金日成“翻脸”,派兵向我国进攻,毛主席1个举动化解危机

1969年金日成“翻脸”,派兵向我国进攻,毛主席1个举动化解危机

冰雅忆史
2025-09-05 08:30:34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策略述
2025-11-18 13:14:08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

界面新闻
2025-11-20 08:26:39
赵丽颖方发文:希望大家停止传播!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

赵丽颖方发文:希望大家停止传播!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

极目新闻
2025-11-19 07:43:17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20 15:41:17
日本垄断全球90%!一旦断供中国如何应对?为何他国造不出?

日本垄断全球90%!一旦断供中国如何应对?为何他国造不出?

诗意世界
2025-09-13 18:35:57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新京报
2025-11-16 19:20:24
游戏大佬徐波的300个娃,是怎么生出来的?

游戏大佬徐波的300个娃,是怎么生出来的?

智识漂流
2025-11-18 15:46:33
穿白制服的空姐

穿白制服的空姐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2 07:37:49
邱泽许玮甯婚纱照公开,两人将于11月28日补办婚礼,女方透露想生二胎

邱泽许玮甯婚纱照公开,两人将于11月28日补办婚礼,女方透露想生二胎

鲁中晨报
2025-11-20 11:05:02
燕麦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早餐常吃燕麦的人,身体或迎来6改善

燕麦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早餐常吃燕麦的人,身体或迎来6改善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20 09:42:35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证明自己!

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证明自己!

时分秒说
2025-10-17 15:43:26
“打出来”的尊重!欧美民间对中国的态度已发生巨大转变

“打出来”的尊重!欧美民间对中国的态度已发生巨大转变

荐史
2025-11-13 17:32:00
53岁藤原纪香近照曝光,长相不如方媛,但身材更饱满圆润一些

53岁藤原纪香近照曝光,长相不如方媛,但身材更饱满圆润一些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9 03:53:42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36氪财经
2025-11-20 19:30:19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0:38:42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为什么男人看见漂亮的女人都要多看两眼

为什么男人看见漂亮的女人都要多看两眼

蔚蓝的珊瑚海
2025-10-07 06:55:03
2025-11-20 20:43:00
果壳 incentive-icons
果壳
科技有意思
26838文章数 41490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中央要求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有哪些动作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时尚
本地
军事航空

《永恒之塔2》捏脸被玩出了花!从日本老师到科比哥布林!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