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过去五年,北京交通部门不断探索超大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首善路径。”在11月20日下午举行的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交通委主任李军会表示,过去五年,交通部门持续开展疏堵工程,实施了杜家坎等百余项疏堵工程。同时,持续破解停车难题,优化全市停车供给,中心城区近三年新增9.7万个停车位。
交通部门着力破解交通堵点乱点难点。深入开展回天地区、CBD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区域出行环境显著改善;全面推进轨道站点接驳优化提升工作,61个重点轨道站点接驳环境焕新升级;完成322所学校、90家医院、61个景区、131个商场周边治理,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学医景商交通综合治理模式;实施杜家坎等百余项疏堵工程,打通黄渠南街等70条“断头路”;开展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全市300座桥下空间优化提升,木樨地桥、小郊亭桥等化身城市的“金角银边”。持续破解停车难题,优化全市停车供给,中心城区近三年新增9.7万个停车位;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治理,在核心区打造70条“不停车胡同”;着力推进重点路口交通治理,保障路口通行环境井然有序。
在科技赋能交通治理方面,出台了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及实施办法,完成600平方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在亦庄至大兴机场、副中心三大建筑之间常态化开展自动驾驶接驳试点,自动驾驶水平全国领先;推进信号灯升级改造,实现五环内和副中心信号灯100%联网,通行效率有效提升;迭代升级北京MaaS服务,创新开展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日均服务绿色出行用户超600万人,累计签发碳减排量46万余吨,成功入选2025全球可持续交通最佳实践案例。
李军会表示,面向“十五五”,北京交通部门将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和超大城市治理,精准聚焦民生需求,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以“融合”聚力,建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以“织网”强基,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高水平成形;以“优化”提质,深化精细化治理,全面提升路网运行效率与服务品质;以“集约”导向,践行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以“增效”赋能,依托数智技术创新驱动,全力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