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五常”要变“六常”?联合国改革箭在弦上,中方把话挑明,拒绝日本“入常”。那么,日本为何想要“入常”?中方此举意义多大?
当地时间11月1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改革问题全会上发言,把中方立场讲得很清楚,对于日本申请“入常”一事,中方坚决反对。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冲突频发,安理会肩负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责任比以往更重,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
从表面看,日本要求”入常“似乎是顺应联合国改革呼声,但其背后隐藏的,更多是对权力与国际地位的追求。早在1980年,日本首次提出“入常”,几十年来从未放弃,还在2025年,与德国、印度、巴西组成所谓“四国集团”,相互支持推动“入常”,试图通过抱团策略突破五常固有结构。
当时,中国就已表示,支持印度、巴西和德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但绝不能接受一个跟中国有血海深仇,并且还不反思的国家加入世界最高决策层。然而20年过去了,日本还是没变,不仅没有深刻反思其在二战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还试图淡化侵略战争的本质,甚至美化侵略行为。
![]()
特别是日本首位女首相上台后,其危险程度超过以往,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上宣称所谓的“台湾有事可能是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甚至暗示可以以所谓“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局势。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在向外界暗示,日本可能参与地区冲突,甚至采取军事行动。
傅聪在安理会表示,高市早苗的言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也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及日本对和平承诺。这种国家不具备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条件。同时,傅聪还强调,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应建立在全体会员国共识的基础上,不允许少数国家追求自身政治目的,强行推动单方面方案,剥夺其他会员国的讨论权利。
由此可见,中方拒绝日本“入常”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日本不断炒作涉台议题,使台海局势更复杂,若其成为常任理事国,将产生更大的不稳定因素。其次,日本军事角色正在扩张,常任理事国身份将被其用作进一步突破限制的依据。再次,日本无法代表亚洲,反而会加大地区分裂风险。最后,中国坚持联合国改革方向应维护全球各方利益,不允许发达国家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权力。
实际上除中国以外,日本面临的阻力还来自其他大国。美国虽然曾在某些时期支持日本,但随着战略环境变化,美国并不希望日本完全摆脱对美依赖。一旦日本“入常”,其外交自主性会明显提升,不利于美国维持对东亚地区的控制力。
![]()
同时,俄罗斯也不会支持日本,早在今年1月份,俄罗斯大使涅边贾已明确表示反对德国和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解释称,俄罗斯一贯支持并将继续支持联合国安理会扩大,但吸纳的对象要来自于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
那么,明知自己的申请会遭到大国反对,那么日本为何还要执着于“入常”?原因其实是国内政治结构决定的。一方面是日本几十年来不断强调要成为“正常国家”,试图摆脱战后宪法对军事力量的限制。日本政治人物不断推动修宪,扩大自卫队权力,使其能够承担更多海外军事行动。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力下降的背景下,日本更需要一个能够证明自身地位的国际身份,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将成为日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象征。
另一方面,日本希望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话语权,尤其是在地区安全议题上。通过“入常”,日本能够在地区问题上强化自身存在感,特别是在台海、朝鲜半岛等敏感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加上日本过去在联合国会费占比长期位居全球前列,也使其认为自己“有资格”进入五常结构。
![]()
总之,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清晰:支持合理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但坚决反对以追求自身权力为目的的扩张。而日本“入常”的执念,不仅面临结构性障碍,也受制于历史、文化和国际环境。至于安理会是否会出现“六常”,仍然悬而未决,但可以确定的是,中方在维护全球治理公平性与合理性上,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改革在兼顾会员国利益和联合国长远发展的方向上推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