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影像领域的媒体人,一直好奇那些备受摄影爱好者追捧的专业镜头,是如何在生产线上淬炼而成的。近日,我与一众影像媒体及专业摄影师,有幸受邀走进腾龙佛山工厂,全程见证了腾龙镜头的完整生产流程。这次机会珍贵的参观体验,不仅让我领略到现代化制造的精准与高效,更感受到腾龙对光学品质的不断追求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
![]()
初见厂区:藏着工业美学的制造基地
车子驶进厂区大门,腾龙佛山工厂的全貌逐渐展开。环绕在南方的绿意中,这里的布局规整而富有秩序。主体厂房呈的 L 形结构,既有效利用了场地空间,又保障了生产流程的顺畅衔接。浅白和蓝色的厂房外墙简洁大气,是腾龙光学主打的视觉色系。墙上蓝色的TAMRON标志尤为醒目,是这一品牌立足影像行业75载的见证。
了解一支镜头的诞生记——光学是核心中的核心
在正式参观工厂前,由腾龙佛山工厂的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工厂的建造背景与工艺流程,这次我们将沿着——镜片的研削,研磨、清洗、镀膜、涂墨;金属/成形部品的加工、涂油;镜片的热铆、接着、组装、调整,检查、出货的流程,以步行的方式,体验一支镜头的诞生记。
首先参观的是镜片的研削、研磨、清洗与镀膜的生产流程,这里产生的是一支镜头最为“原始”的部件,大规模的自动加工设备整齐排列,把一片片硝材加工成适用于不同光学设计的玻璃镜片。
![]()
镜片硝材
![]()
镜片研磨
![]()
镜片研磨车间
伴随着机械的削切、研磨,硝材由灰白色的毛坯逐渐变得透明,包括腾龙的XLD(eXtra Low Dispersion)镜片、GM(玻璃铸造非球面)等特殊光学镜片,都在这里完成加工。随后在经数次的清洗后,最终整齐陈列在托盘中等待下一步的加工。
![]()
镜片清洗
镀膜对于镜头而言尤为重要。腾龙镜头中广泛应用的BBAR-G2镀膜技术是腾龙镜头的核心光学技术之一,尤其在抑制眩光、鬼影和提升画面通透度方面表现出色。
![]()
镀膜
离开光学生产的工区,沿着整洁、通透的走廊穿行辗转,来到了下一工区——金属部件加工。自动化金属切割机可以加工凸轮筒、纵沟筒等诸多镜组移动的核心部件,银白色的金属组件闪闪发亮,准备迎来最终的组装。
镜头生产与装配:智能自动化主导的精细制造
随后便来到了镜头生产过程中直观的部分——装配线。这里完全以自动化为核心。细小的垫片无需人工筛选,由智能机器人自动分拣组装。
核心镜片组的装配环节,六轴高精度机械臂成为绝对主力。通过高精度的校准,配合自动化定位系统完成贴合安装,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既保证了装配一致性,又大大提升了效率。
![]()
自动组装
![]()
自动组装
多重检测:自动化体系守护品质底线
腾龙对品质的把控,从生产源头贯穿到成品出厂,而这背后离不开高度内制的自动化检测体系。这套系统会对各种部品进行预兆管理,将不合格品拒于门外。
镜头组装完成后,将进入自动调整和检测环节,使镜头达到理想状态。接下来还需经过光圈,后截距,分辨率、防震,畸变校正、防水防尘测试等十余项检测的考验。
![]()
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黄明剑副总经理为来宾们讲解
![]()
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钟利强部长为来宾们讲解
从规整有序的厂区,到精准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腾龙佛山工厂从研究开发到设计制造,通过始终如一的质量管理,实现“腾龙品质”。(注:文中图片素材均由腾龙佛山工厂官方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