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过去十年,台湾电影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
![]()
从家庭伦理的细腻描摹到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从荒诞幽默的叙事手法到对人性本质的层层剖析,各类题材百花齐放,风格多元而成熟。
这些作品以独树一帜的“台味”影像语言,将日常生活的苦辣酸甜娓娓道来,让观众在银幕前笑中带泪、悲喜交织,散场后仍久久回味,难以释怀。
![]()
有人评价台湾电影过于文艺,但正是这份不迎合、不浮夸的文艺气质,精准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无论是喧闹的菜市场还是冷清的佛堂,从街角理发店到高楼豪宅,导演们把镜头稳稳地对准普通人,却拍出了极具张力的人间真相。
本次精选的十部佳作,不仅在当年引发广泛讨论,更经受住了时间的初步检验——它们是否能在五年后依然被人提起并称道?
![]()
每一部都如同一面澄澈的镜子,映照出社会百态,也折射出观者自身的影子。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第十名开始,逐一揭晓这些作品究竟凭借什么脱颖而出,又为何令人久久难忘。
![]()
第10名,《孤味》(2020年)
《孤味》就像一道看似寻常却余韵悠长的家常料理,初尝平淡,细品方知其中滋味深厚。
这部由许承杰执导、陈淑芳领衔主演的家庭剧情片,用极简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婚姻、尊严与自我和解的故事。
影片聚焦林秀英(陈淑芳饰)在七十大寿当天,突然得知多年离家、早已另组家庭的丈夫去世的消息。
她不顾三个女儿的反对,执意以原配身份为其操办葬礼,由此揭开一段尘封数十年的情感纠葛与家庭秘密。
![]()
全片采用“全女班”核心阵容,陈淑芳携手谢盈萱、孙可芳等五位实力派女演员共同撑起整部戏的情感骨架。
尤为震撼的是时年81岁的陈淑芳,凭借此片成为金马奖历史上最年长的影后得主,实至名归。
![]()
当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名字,坐在出租车里轻声哼唱台语老歌《孤味》时,那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释然,令无数观众潸然落泪。
片名“孤味”二字蕴含多重意义。
![]()
它既是一首传唱多年的本土民谣,象征着女性命运的漂泊与坚韧;也是林秀英一生坚持制作的一道虾卷,代表着她对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更是她独自吞咽人生百味后,最终达成的内在自洽。
这不是孤独的苦涩,而是历经风雨洗礼之后所沉淀下来的从容与力量。
![]()
第9名,《老狐狸》(2023年)
《老狐狸》在第60届金马奖上大放异彩,一举斩获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与最佳造型设计四项大奖,并代表台湾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尽管成就斐然,我仍将它列为第九,原因在于其艺术表达虽臻于完美,但在思想深度上稍显克制。
![]()
故事背景设定在1989至1990年间,正值台湾股市狂飙突进的时代浪潮之中。
小学生廖界(白润音 饰)与父亲廖泰来(刘冠廷 饰)是一对安分守己、靠劳力维生的底层父子。
他们租住在精明市侩的房东“老狐狸”(陈慕义 饰)家中,从此被迫面对一场关于善良与现实的生存抉择。
![]()
影片最锐利之处,在于借孩童纯真的目光,透视成人世界的冷酷法则。
老狐狸一句“关我屁事”,赤裸揭示了功利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冷漠逻辑。
然而导演并非一味批判,而是给出一种温和的答案:成年后的廖界既保留了父亲那份朴素的良善,也学会了老狐狸式的审慎与智慧。
![]()
这不禁让人反思当下处境:在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我们是该坚守初心做那个“傻人”,还是顺应规则化身“老狐狸”?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值得每个人深思。
![]()
第8名,《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2022年)
这部电影堪称近年来台湾影坛的现象级黑马,以6000万新台币的成本撬动高达3.6亿的票房奇迹,强势跻身台湾影史票房前十榜单。
![]()
程伟豪此次大胆突破类型边界,将直男警察吴明翰(许光汉 饰)与男鬼毛邦羽(林柏宏 饰)强行绑定为一对“冥婚搭档”。
剧情始于吴明翰误捡红包,阴差阳错与亡魂结下契约,被迫与其“结婚”,继而联手侦破悬案。
表面上看是一部融合灵异、喜剧与推理元素的娱乐大片,实则内核探讨的是偏见、接纳与身份认同等深层议题。
![]()
吴明翰从最初的抗拒、排斥,逐渐走向理解与共情,这一心理转变过程恰如现代社会个体成长的真实写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许光汉的表现,他彻底抛开偶像包袱,贡献出道以来最大胆、最具挑战性的演出,将角色的尴尬、挣扎与成长演绎得自然流畅、笑点与泪点并存。
![]()
第7名,《本日公休》(2023年)
这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小成本之作,改编自导演傅天余对其母亲真实经历的深情回望。
陆小芬饰演的阿蕊经营一家已有四十年历史的老式理发店,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歇业。
![]()
直到某天,为了接待一位远道而来、曾陪伴她青春岁月的老顾客,她第一次挂出“本日公休”的告示。
整部电影节奏舒缓,如同一杯缓缓升温的热茶,入口温和,回味绵长。
![]()
通过阿蕊的日常生活,影片细腻呈现出台湾基层百姓的生活图景,以及传统手艺与现代消费文化的碰撞。
一边是阿蕊坚守的手工剪发、邻里闲聊的老派理发厅,充满人情温度;另一边是女儿开设的连锁式时尚沙龙,强调效率与营销。
![]()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并未简单褒贬任何一方,而是平实地展现两种生活方式各自的价值与局限。
正如那句打动人心的台词所说:“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
第6名,《目击者之追凶》(2017年)
程伟豪的这部作品,无疑是近十年华语悬疑电影中的巅峰代表之一。
豆瓣评分高达8.2,超20万网友打出五星好评,足见其口碑之坚挺。
![]()
故事始于一场雨夜车祸,记者小齐(庄凯勋 饰)意外发现九年前一桩未解命案的线索。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由谎言编织而成的巨大阴谋逐渐浮出水面,牵扯出背叛、谋杀与人性深处的黑暗欲望。
全片最引人入胜的是“全员恶人”的设定——每个角色背后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与私心。
![]()
程伟豪展现出惊人的叙事掌控力,通过精密的剪辑结构与层层埋设的伏笔,不断颠覆观众预期,推动剧情一次次反转。
当所有谜底最终揭晓那一刻,带来的冲击感令人脊背发凉、汗毛直立。
![]()
更难得的是,这部电影不只是智力游戏般的烧脑之作,更像是一面照妖镜,映射出人在利益面前的贪婪、怯懦与虚伪。
在真相与沉默之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那个选择闭嘴的“目击者”。
![]()
第5名,《周处除三害》(2023年)
将《周处除三害》排在第五,或许会让部分影迷感到意外。
毕竟该片在中国大陆斩获6.6亿元人民币票房,在台湾本地同样叫好又叫座,还获得多项金马奖提名,商业成就毋庸置疑。
![]()
但我认为,它在艺术完成度和思想深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影片讲述陈桂林(阮经天 饰)误信自己罹患绝症,决心效仿古籍典故“周处除三害”,铲除通缉榜上前两名罪犯,以求“留名青史”。
![]()
最大的看点在于极致的暴力美学呈现:枪战、近身搏斗、刀刃相向,每一场动作戏都拳拳到肉、血浆横飞,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
片名源自中国古典寓言,英文片名《Pigs, Snakes and Pigeons》则巧妙对应佛教“三毒”——贪、嗔、痴。
![]()
这一设定颇具哲学意味,暗示影片不仅是动作爽片,更试图探讨人性的堕落与救赎。
阮经天的表演极具爆发力,将陈桂林身上那种孤傲、暴烈却又透着悲怆的复杂气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但整体来看,影片在人物动机铺垫与情感层次构建上略显薄弱,过度依赖场面调度与节奏推进,削弱了叙事的厚重感。

第4名,《谁先爱上他的》(2018年)
影片开场便抛出一个尖锐命题:一名已婚男子去世后,他的保险金应归属妻子,还是同性恋人?
![]()
《谁先爱上他的》跳脱同性题材常见的“爱情平权”或“唯美虐恋”框架,转而切入更为现实的伦理困境:
在这段三角关系中,同妻与同性伴侣,究竟谁才是真正受伤的一方?
![]()
谢盈萱饰演的刘三莲,从愤怒控诉到痛苦质问,再到最后的理解与释怀,情绪转变层层递进,真实得令人心碎。
邱泽饰演的阿杰,则打破了刻板印象,呈现出一段无关性别、纯粹炽热的爱情。
![]()
影片最深刻的洞察在于:真正的加害者并非某个具体人物,而是那个对同性恋群体充满偏见与压迫的社会环境。
当刘三莲崩溃嘶吼:“一切都是假的吗?”那一刻,她的绝望穿透银幕,直击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
第3名,《阳光普照》(2019年)
《阳光普照》这个标题本身就带着强烈的反讽意味,因为这其实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
导演钟孟宏以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如何在爱的名义下一寸寸崩塌。
父亲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成绩优异的大儿子阿豪,却对叛逆的小儿子阿和视若无睹。
阿豪因长期压抑跳楼身亡,阿和则因伤人入狱,原本完整的家庭就此支离破碎。
![]()
电影最残酷的地方在于,所有伤害都披着“为你好”的外衣。
父亲以为自己是在维护家庭体面,实则亲手将大儿子推向死亡,也将小儿子推入深渊。
![]()
影片的影像风格极具压迫感,大量使用逆光与阴影构图,营造出窒息般的心理氛围。
直到结尾,阿和骑车载着母亲穿行林荫道,阳光透过树叶洒落肩头,那一瞬短暂的暖意,仿佛是对冰冷现实的一丝温柔抚慰。
![]()
第2名,《血观音》(2017年)
《血观音》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栗的权力寓言,被誉为“女性版《教父》”。
影片围绕棠家三代女性——棠夫人(惠英红 饰)、棠宁(吴可熙 饰)与棠真(文淇 饰)展开,她们在政商勾结的土地开发黑幕中彼此算计、互相吞噬。
![]()
一桩土地弊案揭开层层阴谋,三代女人各怀心思,在亲情与利益之间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博弈。
惠英红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将棠夫人表面温婉优雅、内里狠辣无情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
年仅14岁的文淇表现惊艳,与前辈对戏毫不怯场,凭借此片成为金马奖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女配角得主。
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台词莫过于:“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那无爱的未来。”
这句话直指核心:当亲情沦为交易工具,人便成了没有灵魂的傀儡。
![]()
第1名,《大佛普拉斯》(2017年)
在我心中,《大佛普拉斯》是近十年台湾电影的巅峰之作,无可替代。
黄信尧以极简的叙事方式与黑白影像,构建出一个关于阶级鸿沟的现代寓言。
![]()
底层工人菜埔与肚财偶然偷看了老板的行车记录仪,意外窥见一段血腥谋杀与权钱交易的内幕。
影片最具象征意义的视觉设定是:富人的世界是彩色的(行车记录仪画面),而穷人的生活只有黑白。
![]()
这一对比简洁却极具冲击力,将社会资源分配的极端不公赤裸呈现。
当大佛腹中传来微弱的敲击声,当肚财莫名死去无人过问,当菜埔继续默默清扫佛前台阶——这一切都在无声控诉这个冷漠的世界。
![]()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既没有煽情渲染贫困,也没有妖魔化权贵。
而是以一种近乎旁观者的冷静态度,忠实记录下这个荒诞却真实存在的社会图景。
![]()
结语
回顾这十部作品,它们风格各异,题材广泛,却共享一个核心特质:敢于直面现实,勇于叩问人性。
从《大佛普拉斯》对结构性不公的深刻揭示,到《孤味》中家庭情感的温柔流淌;
从《血观音》对权力腐蚀亲情的冷峻审视,到《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打破偏见的温暖尝试。
![]()
台湾电影始终以独特的视角,捕捉我们所处时代的脉搏,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它最珍贵的地方在于,既不回避现实的残酷,也不放弃对善意与光明的追寻。
![]()
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自私与软弱,也映出希望与温情;
又像一盏灯,在混沌中照亮前行的方向。
这十年,台湾电影以其真诚的态度与勇敢的表达,为整个华语影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期待下一个十年,这片土地上的创作者能继续秉持初心,带来更多触动心灵、启迪思考的佳作。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仅个人观点,请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