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张敏
编辑丨张伟贤
一笔400多万元的工程款,将曾经的千亿房企“逼”上重整之路。
11月16日晚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发布公告,宣布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申请人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成建设”)为华夏幸福的施工方,截至目前,华夏幸福拖欠前者约417.2万元的工程款。
该项预重整案被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廊坊中院随后还指定华夏幸福司法重整清算组担任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至11月18日晚间,华夏幸福已向债权人发出债权申报通知,并披露了此次预重整的专项自查报告。
预重整通常被视为破产重整的前奏。在法院监督下,企业与债权人在庭外协商预先制定重整计划草案,若能获得多数债权人同意,就将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相比破产清算,重整能保护企业主体。但对于债权人来说,偿债周期将进一步拉长,债务清偿率则面临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债权人的态度并不明朗。近日,有债权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华夏幸福对预重整表示“无异议”前,并未报请债委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因此不能代表债权人的态度。该债权人还质疑,目前华夏幸福的账面资金余额超过24亿元,对于龙成建设417万元的债务,并非没有清偿能力。
相比之下,资本市场反响强烈。近日,华夏幸福股票连续涨停,走出四连板。截至11月19日收盘,华夏幸福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52.2%。11月20日午盘,跌5.81%。
![]()
![]()
工程承包方申请重整
华夏幸福预重整的申请人龙成建设,注册地在江苏南京,注册资本1.36亿元人民币。企查查信息显示,龙成建设成立于1999年,主业为建筑工程施工,2021年曾被评为南京市高淳区建筑业十强。
近几年,龙成建设的业务发展不顺。作为工程总包方,龙成建设多次因拖欠工程款、材料款被告上法庭,公司也多次成为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最近的一次限高令于今年11月17日下发,案由为合同买卖纠纷。
根据华夏幸福的公告,龙成建设为华夏幸福实施市政工程施工总包工作,经验收、结算、陆续付款后,华夏幸福仍有约417.2万元的工程欠款。
公告还称,申请人以公司未按期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华夏幸福进行重整,同时申请启动对公司的预重整程序。
作为一家起步较早的全国性房企,华夏幸福的销售规模曾高达1600多亿元,并一度跻身行业前十。2021年出现债务违约后,公司规模也不断缩水。
公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华夏幸福的总资产为2475亿元,总负债2647亿元,已呈现资不抵债的状态。但同期,公司的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仍有24.24亿元。
因此有债权人质疑,相较于现金流规模,400多万元的工程款压力显得并不大。
一位接近华夏幸福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述货币资金余额主要为住宅预售监管资金,同时还要维持公司日常正常经营。所以,无法清偿龙城建设欠款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前述债权人还对华夏幸福的预重整程序表示质疑,即华夏幸福对预重整表示“无异议”前,并未报请债委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
前述接近华夏幸福的人士指出,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3号——破产重整等事项》及华夏幸福《公司章程》等,并未规定无异议表态需提前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程序,也不存在需报请债委会的规定。
该人士还表示,从实践惯例看,此前部分上市公司对于预重整“无异议”的表态,并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程序,亦未报请债委会。
![]()
债权人态度仍是疑问
华夏幸福于2021年初出现债务违约。随后,在多方介入下,公司成立债委会进行债务处置。当年9月末,华夏幸福制定了债务重组计划,以“卖、带、展、兑、抵、接”等六种方式清偿2192亿元金融债务。
公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中金融债务实现重组的金额约为人民币1926.69亿元,以下属公司股权搭建的“幸福精选平台”及“幸福优选平台”股权抵偿金融及经营债务约为人民币236.28亿元。
同期,华夏幸福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为人民币245.69亿元。
虽然债务重组签约率较高,但到目前为止,华夏幸福的经营业绩仍然不佳。今年前三季度,华夏幸福实现营收38.9亿元,同比下降七成。同时,公司继续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华夏幸福很早就尝试破产重整,但由于各种因素一再延宕。
破产重整是指对已经具备或者可能具备破产条件而又有再生希望的债务人,保护其继续营业并挽救其生存的程序。对于债权人而言,虽然债权存在清偿的希望,但清偿期限会大大延长。若重整失败,债权人也有可能血本无归。
目前,债权人对于破产重整的整体态度并不明朗。有债权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并不反对华夏幸福重整,但前提是公开透明,流程合规,且给予同债同权的平等机会。
今年5月末,华夏幸福在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置换带方案”。按照该方案,华夏幸福以2元的价格,向廊坊市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下属公司廊坊泰信、廊坊安尚100%股权,置换华夏幸福对廊坊银行约225.75亿元的债务。
这一方案的实质是以资抵债,对于华夏幸福而言,能大幅减轻债务负担。但有债权人认为,由于是定向以资抵债,此举存在掏空公司优质资产的嫌疑,对其他债权人不公平。
事实上,在对该方案的投票中,赞成与反对的比例为55.3%:44.6%,可见争议仍然存在。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债权人对预重整的态度不甚明朗,也使华夏幸福的重整前景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按照流程,预重整方案将在约3个月后推出,届时,方案需获得总债券额2/3以上的赞成票,华夏幸福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该人士认为,大量小债权人能否接受打折清偿,可能是决定预重整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华夏幸福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于预重整期间签署的相关协议,仍可能存在被终止、解除、撤销等风险,预重整能否成功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即使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公司仍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实施破产清算的风险。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黎雨桐 见习编辑张嘉钰
21君荐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