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右上腹有点胀,但没太在意,是不是我太累了?"
这是一位38岁白领对我说的话。她没把"胀"当回事,但三个月后,她被确诊为中晚期肝癌。当我看到她的检查报告时,心里五味杂陈——如果她能早一点注意到那些微小的"身体信号",结局或许会完全不同。
肝癌的“隐身术”:从无症状到晚期仅需半年
肝癌的狡猾在于其“隐匿性爆发”。肝细胞癌(HCC)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当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更令人心惊的是,从早期到晚期的进展可能仅需6-12个月——就像张师傅,因长期饮酒、乙肝未治疗,从“偶尔乏力”到“剧烈腹痛”仅用了8个月。
2025年《柳叶刀》全球癌症研究报告揭示:我国肝癌患者中,乙肝病毒感染占比高达84%,丙肝占15%,酒精性肝病占12%,黄曲霉素污染食物占比8%。这些高危因素如同“定时炸弹”,通过慢性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三部曲”,逐步诱发基因突变。
但更令人痛心的是,80%的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
那么,肝癌是如何发生的?
它绝不是一蹴而就。绝大多数肝癌遵循着一条清晰的“三部曲”路径:
1. 第一步:攻击。 某种或多种致病因素(如乙肝病毒、酒精)长期、持续地攻击肝细胞,引发慢性炎症和损伤。
2. 第二步:纤维化。 在反复的损伤与修复中,肝脏开始“结痂”,质地变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肝纤维化”。
3. 第三步:癌变。 如果攻击不止,纤维化会逐步加重,最终演变为 “肝硬化” 。在这个布满疤痕、细胞异常增生的“土壤”上,癌细胞终于找到了温床,开始生根发芽。
所以,肝硬化是肝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 保护肝脏,核心就是阻止这个“三部曲”的推进。
你的肝脏,正在发出"求救信号"!
肝癌早期症状隐匿,但并非毫无征兆。以下这些"身体警报",如果你经常出现,一定要重视:
1. 右上腹隐隐作痛:不是剧烈疼痛,而是持续的隐痛、胀痛,尤其在劳累后加重。很多人误以为是"胃不舒服",但其实是肝脏在"求救"。
2. 消化道"抗议":食欲突然下降、饭后腹胀、恶心呕吐,这些看似普通的"消化不良",可能是肝脏功能开始受损的信号。
3. 体重"莫名"下降:没有刻意减肥,却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这可能是肝癌的早期信号之一。
4. 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是肝癌的典型症状,但往往出现在中晚期。皮肤、眼白发黄,尿液像浓茶,大便呈陶土色,这是肝脏解毒功能受损的"红灯"。
5. 皮肤容易"青紫":牙龈出血、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瘀斑,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身体"止血"功能减弱。
6. 腹部逐渐膨隆:腹水是肝癌晚期的常见症状,腹部像"怀孕"一样膨隆,严重时影响呼吸和活动。
![]()
你可能正在忽视的"肝癌高危人群"
肝癌并非随机发生,它有明确的"高危人群":
1. 乙肝、丙肝感染者:我国约70%的肝癌由乙肝病毒引起,慢性乙肝患者肝癌风险是普通人的100倍。
2.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是肝癌的"前奏曲",约80%的肝癌患者有肝硬化病史。
3. 有肝癌家族史者:家族中有肝癌患者,自身风险显著增加。
4. 长期酗酒者: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敌人",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
5. 常吃霉变食物者: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1毫克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相当于60毫克砒霜。
![]()
早期发现,是战胜肝癌的关键
肝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肝癌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而中晚期仅为20%左右。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肝癌防治的核心。
定期体检,是肝癌的"防火墙"
对于高危人群,我建议每年做以下检查:
1. 肝功能检测:了解肝脏的基本功能状态
2. 乙肝两对半:了解乙肝病毒感染情况
3. 甲胎蛋白(AFP):肝癌的"特异性信号",若持续超过400μg/L,需高度警惕
4. 肝脏超声:无创、便捷,是筛查肝癌的首选方法
不要等到"出事"才检查
很多患者说:"我身体一直很好,没必要做检查。"但肝癌的"沉默"特性,恰恰说明了定期体检的必要性。就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才能避免"半路抛锚"。
![]()
肝癌预防:从"源头"阻断
预防肝癌,不是等到生病才"补救",而是从日常生活中"源头"阻断:
1.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肝癌的"第一道防线"。孩子出生后应立即接种,成人若无乙肝抗体也应接种。
2. 避免肝炎病毒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注射、输血,减少乙肝、丙肝感染风险。
3. 健康生活方式:
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烧烤及腌制食品
限酒,最好戒酒
均衡膳食,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避免熬夜,保证肝脏"修复时间"
4. 积极治疗肝病:如有乙肝、丙肝或肝硬化,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
![]()
肝癌治疗:从"单一"到"精准"的飞跃
过去,肝癌治疗手段有限,效果不佳。但近年来,肝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时代":
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肝癌,手术切除是首选,5年生存率可达60%-70%。
2. 肝移植:适用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可提供长期生存机会。
3. 介入治疗: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通过阻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4. 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针对肿瘤生长的特定靶点,效果显著。
5.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为肝癌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6. 联合治疗:最新研究发现,通过联合靶向特定代谢酶与维生素A衍生物,可实现比现有靶向药物更高效的肝癌抑制效果。
肝癌不是“绝症”的代名词,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可控可防”的疾病。
当您出现右上腹不适、持续乏力时,请记住——这可能是肝脏在“低语”,请及时回应它的求救信号。毕竟,最好的治疗,永远始于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