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就在央视发布画面,证实福建舰已经完成首次实兵演练之际,美国媒体《陆军认可》也及时跟进,对该舰的首次演练进行了报道。
美媒非常惊讶,该舰居然入役仅仅13天,就能执行实兵任务,虽然舰载机还没满编,但舰上人员展现出的协同效率与操作熟练度远超外界预期。相比之前山东舰和辽宁舰,它的训练速度已经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
图:美媒报道
美媒通过研究央视的,认为此次实兵演练开展了编队航行、舰机联合搜救、舰载机多架次弹射起飞与着舰等关键科目的训练。
包括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歼-15DT电子战飞机,及直-9S搜救直升机等多型装备全都亮相航母甲板,基本已经凑成了一个完整的舰载作战体系,只是各机种的数量暂时还不足而已。
![]()
图:福建舰首次实兵演练的画面
美媒特别指出,歼-15DT和直-9S都是首次出现在福建舰甲板上的。其中,作为中国首款弹射型舰载电子战飞机,歼-15DT的部署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款以歼-15为基础深度改进的机型,针对电磁弹射需求强化了机身结构,加粗了前起落架并加装了弹射拉杆,使其可以适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
![]()
【通过电磁阻拦索在福建舰甲板上降落的歼-15DT电子战飞机】
同时,该机型具备全频段覆盖的精确干扰能力,可通过机身搭载的长基线干涉测量仪定位敌方电磁信号源和频率,引导干扰吊舱实施定向压制,且能挂载鹰击-91超音速反辐射导弹执行硬杀伤任务,成为歼-35等作战机型的“电磁保镖”。
其首次舰上部署,意味着福建舰的舰载机作战体系已具备电磁压制与伴随干扰能力,舰载机作战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被补齐。
直-9S搜救直升机参与的舰机联合搜救科目,是本次实兵演练的另一个亮点。
![]()
【直-9S搜救直升机正在进行联合搜救科目】
该科目模拟的是舰载机弹射起飞失败,飞行员跳伞后落水的救援特情。这种任务需要直升机快速赶到落水点,然后将飞行员拉上飞机。小巧灵活的直-9干这种任务非常合适,而且它尺寸紧凑,在航母上不占什么空间。
美媒指出,本次演练中福建舰甲板上的舰载机数量虽未达到全甲板出击状态,但舰员的操作熟练度与协同效率令人印象深刻。
从官方中可观察到,甲板工作人员通过七色马甲区分职能,在战机转运、弹射准备、着舰保障等环节中配合默契,升降机运转、弹药转运与燃油补给等流程衔接紧凑,充分体现了交装即交战斗力的作战理念。
![]()
图:舰上每个岗位都是多人同时训练,有利于快速批量培养人才
从这一点来推测,福建舰的舰员队伍在舰艇入列前,其实就已经深度的参与了海试工作,边海试边训练,提前完成了电磁弹射系统操作盒维护、舰载机适配保障等专业的训练和认证,所以他们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人装合一”。
另外,这批舰员中的很多人,很可能都已经在山东舰或者辽宁舰上进行过实习,或者直接就是另外两舰调过来的。像油料、战机保障和弹药保障等岗位的人员,并不涉及到太多的岗位转换内容,所以基本上只需要简单培训,就可以直接在福建舰上开展工作。
对比外国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历程,福建舰的速度完全可以堪称“神速”。
美媒称,美国福特级航母从入列到首次实兵演练耗时超过1年,而辽宁舰、山东舰入列后首次海上训练分别间隔约6个月和5个月,福建舰13天的“兵贵神速”,刷新了世界航母训练速度的新纪录。
![]()
【我国首艘自主设计舰载的航母母舰山东舰】
美媒认为,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福建舰可能在明年就能形成初始战斗力,2027年就可形成完全战斗力。这个彰显了中国海军推进转型建设的巨大决心与成效。
可以说,这艘满载8万余吨排水量的电磁弹射型航母,正在以跨越式发展的姿态,补齐我国远洋作战体系的关键短板。
随着舰载机联队编制的补全,福建舰下一步还会给外界带来更大的惊喜,而它也注定要在世界航母发展史上,留下属于中国的精彩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