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明代大儒王阳明跳起舞来,会是什么样子?
这位500年前的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所开创的“心学”、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影响深远。日前,贵州省歌舞剧院的新创舞剧《王阳明》登上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身材清瘦、留着长须的王阳明仿佛从历史书中走来,他遭遇不公、历尽坎坷,在混沌中挣扎求索……蓦地,他蜷缩的身体猛然伸展,高高跃起和旋转,石破天惊!“龙场悟道”那一瞬,如闪电般照亮舞台。
在人们的印象中,舞剧是一种唯美、浪漫且恣肆飞扬的艺术形式,擅长表现的是爱情、童话、传奇等题材,女性是舞剧当然的主角。不过,近年来男性历史人物特别受到中国舞剧编导的青睐,从《杜甫》《诗忆东坡》到《曹雪芹》《天工开物》,杜甫、苏东坡、曹雪芹、宋应星等原本只存在典籍中的古人也纷纷起舞,用肢体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这些看似“不适宜”舞剧表现的历史人物,频频成为舞剧的主人公?
舞蹈是一种世界艺术语言,特别擅长表达人类的悲喜情感,也能表现人物的心路历程。这几部舞剧的主人公都是标志性的中国文化人,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舞剧编导不仅描绘他们的生命和心灵,更将书法、绘画、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舞蹈构图,创造出具有东方美学的舞台语言。同时,舞剧还有较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如《王阳明》中就融入大量贵州民族元素,群舞演员手持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起舞,舞蹈动作来自对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日常劳动的模仿,步伐有力,节奏感强,让王阳明的“道”与贵州的山水人文自然共鸣。
近年来,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到《只此青绿》,舞剧不断出圈,特别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这几部古代文人题材的舞剧也有不俗的口碑,《杜甫》更是斩获了第十八届文华奖。
不过,历史题材、历史人物集中出现在舞剧舞台上,服装、化妆、舞美等表现手法相近,也会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我们既要仰望历史星空,也应关注人间烟火。希望各大舞蹈院团不仅让典籍中的历史人物翩翩起舞,更能讲述属于我们时代的鲜活故事,让舞者用精湛的舞姿表现同时代人的欢笑和泪水。
原标题:《当王阳明跳起舞来丨新民随笔》
栏目编辑:郁晶陶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邵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