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克斯
“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凡是一遇到事情就烦躁焦虑、情绪失控、总不快乐的人,不是智慧不够、格局太小,而是没做到这4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一遇到事情就烦躁焦虑,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很难拥有持久的快乐。
王阳明先生曾有诸多智慧之语,或许能为我们揭示其中的奥秘,告诉我们这些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做到以下4点。
![]()
![]()
心外无物,不被外物所扰
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其实是内心的投射。
一个人如果总是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情绪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起伏,那自然很难保持平和与快乐。
比如,在职场中,有的人会因为同事的一句批评就烦躁不安,或者因为领导的一次表扬就沾沾自喜。
这些人把自己的情绪完全寄托在外界的评价上,就像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
而真正做到“心外无物”的人,会明白外界的评价只是暂时的,他们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和进步。
方法论:当遇到外界的干扰时,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问自己:“这件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它对我的内心成长有帮助吗?”
学会过滤外界的杂音,专注于自己内心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
![]()
![]()
致良知,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
王阳明强调“致良知”,即每个人内心都有善良的本性,我们要通过自我反省和实践,将这种本性发挥出来。
一个人如果违背了自己的良知,内心就会产生愧疚和不安,从而影响情绪。
举个例子,在利益面前,有的人会选择不择手段地获取,虽然一时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但内心却会受到谴责。
而那些坚守良知的人,即使在面对诱惑时,也能不为所动,内心坦荡,自然更容易获得快乐。
方法论:时刻保持自我反省,问问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
当面临选择时,多倾听内心的声音,选择那个让自己无愧于心的选项。
![]()
![]()
知行合一,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之一。
很多人知道很多道理,但却做不到,这就导致了内心的矛盾和焦虑。
比如,我们都知道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却总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当我们的“知”和“行”不一致时,就会陷入自我否定和焦虑之中。
而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会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方法论: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小步骤,然后按照计划去执行。
每完成一个小步骤,都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行动力。
![]()
![]()
事上练,在实践中磨炼心智
王阳明认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中去磨炼,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心智。
那些一遇到事情就烦躁焦虑的人,往往是因为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在事情中得到锻炼。
比如,一个人从来没有经历过重要的演讲,当他第一次面对众多听众时,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
而那些经常参加演讲的人,经过多次的锻炼,就会逐渐变得从容自信。
方法论:主动寻找机会去挑战自己,不要害怕失败。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每一次遇到困难,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总结一下,王阳明先生的这些智慧告诉我们,要想摆脱烦躁焦虑、情绪失控的状态,获得持久的快乐,就要做到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和事上练。
当我们真正将这些道理融入到生活中,就会发现,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平静和强大,能够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不妨从现在开始,试着践行这些方法,相信你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作者简介:香克斯,你的事才是头等大事,生活就是哄自己开心,睡前原谅一切,看似原谅他人,实则放过自己,富书第5本新书《睡前原谅一切》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允许万物穿过自己,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或富书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