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平壤社会科学院组织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历史讨论会。会议主题很直白,就叫“历数千年宿敌日本的罪状”。
会上,朝方学者不仅系统盘点了日本自壬辰倭乱起的各种侵略行为,还特别提到近代殖民时期的血债。会议定性清晰:日本是“千年仇敌”!
这场会议之所以来得突然,其实不难理解。朝鲜这次是借题发挥,真正要回应的,是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高市早苗。
她的上台,本就是日本政治右转的标志之一,而她上任后的外交节奏,更是让整个东北亚神经紧绷。
她不仅在多个场合提到所谓“台海危机”,还在独岛和南千岛群岛问题上频频对韩国和俄罗斯放狠话。
更让朝鲜警觉的是,她竟然两次公开表达想与金正恩会面,重新谈“绑架问题”。
在朝鲜看来,这不是沟通,这是设套。高市嘴上说想对话,实则是想用“人道问题”挑起国际压力。
朝鲜对此的回应也够硬气:你要对话,我偏不;你想缓和,我就翻旧账。
![]()
于是才有了那场“千年宿敌”的会议,把历史问题推上台前,一方面是拒绝高市的外交攻势,另一方面也顺势把自己绑进了反对日本右倾化的阵营里。
从会议内容来看,朝鲜刻意强调日本军事扩张的现代延续性。
例如,自卫队部署美制“战斧”巡航导弹、修改安全战略、推动防卫费上调,这些都被朝鲜界定为“军国主义复活”的信号。
把历史和现实打包处理,不只是为自己争取正义感,更是对外释放信号:日本不改历史认知,地区不会给它好脸色。
![]()
历史的旧账,在东亚从来不是过去式,尤其是朝鲜半岛对日本的殖民记忆依然刻骨。
朝方在会上详细列出从1592年壬辰倭乱到1945年日本战败期间的种种罪行。
比如强征78万劳工、慰安妇制度、包括“军舰岛”在内的资源掠夺,甚至连文化破坏都被一一翻出。
这些资料在国内历史书上也有记载,但朝鲜这一次不是为教育,是为政治。通过历史叙事拉高对日本当前政策的批判力度,用“血债清单”回应“外交挑衅”。
![]()
而高市政府这边,显然是想搞出点新动静来“刷存在感”。
她一上台就忙着推动外交重构,先是和特朗普政府强化日美同盟,再是对中俄韩同时出击。这种操作看似强势,实则四面树敌。
中国召见日本大使,俄罗斯发出警告声明,韩国加强独岛周边巡逻。高市原以为能走一条“安倍路线”,结果却走成了“孤岛路线”。
高市的算盘也不难猜,日本内外压力都不小,自民党至今深陷“黑金丑闻”,国内民众信任度持续下滑。
她试图靠强硬外交转移视线,用“国家安全”话题聚焦国内民意。但问题在于,这种冒险主义不仅没能拉拢邻国,还让日本在东亚越来越被边缘化。
![]()
高市嘴上说要构建“战略互惠关系”,实际却在军事上不断加码,谁还信她有诚意?
这时候,朝鲜的“千年宿敌”论恰好成了一个突破口。它既是朝鲜对日本的历史控诉,也是对高市政府外交路线的正面回击。
更重要的是,它将朝鲜的姿态与中俄韩的态度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隐性的地区反日阵营。
这不只是打嘴仗,是在实质上对日本施加压力。从地区博弈角度看,朝鲜是在用历史牌参与现实对抗,用文化记忆撑起地缘战略。
![]()
高市如果继续推动与美军深度合作,继续炒作周边安全议题,朝鲜就有足够理由进行下一轮军事动作。
对朝鲜来说,历史伤疤不是包袱,是动员资源的工具,是强化内政和对外统一战线的利器。
打高市,不只是情绪宣泄,更是战略行为。
如今的东亚局势已经非常清晰:以高市为首的日本右翼试图重启“安全导向外交”,但在中俄朝韩四国的现实牵制下,处处受限。
![]()
中日之间的经贸联系正在冷却,日韩之间的历史矛盾重新升温,日俄之间的领土谈判也陷入停滞。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实际行动上保持距离,避免被拖入地区冲突。这意味着日本的外交冒进没有足够的外部支撑,只会在区域内越走越孤。
高市政府或许还沉浸在“黄金时代”的幻想中,以为强化军事就是增强话语权。
但朝鲜这次的出击提醒了所有人:历史不是随便翻篇的,更不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你可以不认错,但代价是越来越多国家把你当对手,而不是邻居。
参考来源:朝媒痛批:“千年宿敌”日本——新华日报 2025年11月15日21: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