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互联网摸爬滚打20年,我终于明白:求职和招聘的本质,从来不是你想的那样

0
分享至

这篇文章凝结作者20余年的血泪教训与观察思考,拆解求职与招聘的本质——前者是选择契合的人生方向,后者是寻找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二者的核心都是个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带你跳出“打工思维”,看懂如何让工作成为实现自我的舞台,让招聘变成彼此成就的契机。


有些真相,不是听别人说就能懂的,而是你必须摔得够痛,才能真正看清。

很多人以为,求职就是写好简历、面试表现好;招聘就是找个能干活的人。

我在职场打拼了23年,从销售经理到市场总监,从互联网创业者到腾讯高级产品经理,从迅雷产品总监到梅沙科技创始合伙人,从求职者到面试官,看过上千份简历,面试过几百个候选人,看着校招生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大厂总经理,成为企业合伙人。

现在回过头看,我才明白:那些年我对求职和招聘的理解,是个不断洞察人性和企业本质的过程。

那些我曾经坚信不疑的”真理”,那些我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最后都变成了我人生最昂贵的学费。

今天,我想把这些会让人在职场头破血流,苦闷抑郁的的教训告诉你,希望你不用像我一样,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才能想明白这些道理。

01我以为找工作就是”找份活儿”,直到人生给了我一记重拳

2004年,我在深圳一家教育领域高科技企业巨龙做到了市场总监的位置。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挺牛的,工资不错,title也好听,全国到处飞,参加市场推介会,参加教育设备展。

但说实话,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问: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2005年,我决定进入互联网创业。

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甚至可以说特别肤浅:我就是想做成一个企业,能赚钱,证明自己。

那时候我对创业的认知,就停留在”把事情做大、把钱赚到”这个层面。

那个时候,2006年,YouTube以16.5亿美元的价格被谷歌收购,这个收购,对那时候的视频分享行业创业者是个极大的刺激,我们要做中国的Youtube!

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对我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我和企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我一个都没想过,我只想多赚钱。

然后,现实狠狠地教育了我。

创业的过程远比我想象的艰难。没钱发工资了,业务遭遇金融危机,我也穷困潦倒了。最痛苦的时候,我连续几个月睡不着觉,每天睁眼就是焦虑,后来甲亢抑郁,直到去寺庙修行顿悟才走出人生低谷。

那段时间,我才开始真正思考一个问题:

我到底在为什么而奋斗?

如果只是为了钱,那我根本撑不下去。如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那失败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这个人不行?

在最痛苦的时候,我不断地叩问自己: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什么样的工作能让我愿意全力以赴?

我和企业之间,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

那段时间的反思,彻底改变了我对求职的理解。

我终于明白:

求职,不是只是找一份让自己生存的工作,更是找一份让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

企业不是我的”饭碗”,而是我人生创业的一部分。

只有当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一致、三观一致,这段关系才能真正自洽。

否则,你每天都在内耗,每天都在煎熬,再高的工资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

022009年,我做了一个决定,成为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想明白这些之后,我决定找一家自己心系向往的公司,2009年,经历3个岗位,8次面试,社招进入了腾讯。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腾讯?是因为工资高吗?是因为平台大吗?

都不是。

我选择腾讯,是因为我发现,这家公司在做的事情,和我想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致的。

腾讯当时的使命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企业文化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正直”。

听起来很虚,但我知道它是真的。

我在腾讯做产品的时候,每天想的不是”怎么让公司多赚钱”,而是”如何让产品体验更好一点”。

当你的个人追求和企业使命对齐的时候,工作就不再是工作,而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后来,我的职场之路,从数据运营岗位晋升到高级产品经理,再到产品总监,经历了YY语音、迅雷这些知名产品和企业的创业、发展、上市。

这一路走来,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那些在职场上走得远的人,从来不是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的人,而是把工作当成”实现自我”的人。

他们找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能让自己全力以赴、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的舞台。

03从求职者到面试官,我看到了另一个残酷的真相

当我从求职者转变成面试官之后,我对”招聘”的理解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看过上千份简历,面试过几百个候选人。

我发现,大部分人对招聘的理解,和大部分企业对招聘的理解,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求职者以为:

我能力强,公司就应该要我

我学历好,公司就应该给我高薪

我工作努力,公司就应该重用我

但企业真正在想的是:

这个人能解决我们什么问题?

这个人能为业务带来什么变化?

这个人能和团队顺畅协作吗?

这个人的价值观和我们一致吗?

我见过太多能力很强的人,最后在公司待不下去。

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和企业的”频率”根本就不对。

就像谈恋爱,你再优秀,如果和对方三观不合,最后也只会两败俱伤。

我慢慢明白,招聘的本质,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

什么是最合适?

他能解决企业当下最迫切的问题

他能和团队的节奏、文化、风格顺畅对接

他的个人目标和企业方向是一致的

他愿意在这里全力以赴、创造价值

这四点对上了,哪怕他现在能力还不够顶尖,他也能在企业里快速成长,最终成为核心骨干。

反过来,如果这四点对不上,哪怕他能力再强,最后也只会是企业和个人的双重损耗。

04我跟踪了校招生十几年,终于看懂了职场的底层逻辑

我一直对人的成长发展充满好奇,一个人如何觉醒,如何自驱成长,是我和很多人聊过的话题。

能够持续在某个领域持续成长的人,几乎都有一个特质:他对在自己做的事情,是真的感兴趣。

他们不是那种背了一堆标准答案来应付面试的人。他会甚至在提问环节,反问面试官,作为产品负责人,如何理解这家企业产品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用户的真实痛点在哪里?我们和竞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他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试图理解”为什么”,而不是只关心”做什么”。

思考的深度,在不同人的身上差异很大,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不简单。

职场的毕业生,很多人一开始确实很青涩,做事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思维方式可以尽早提升。

我发现,成长速度很快的人,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能力:他会主动去和同事们交流探讨理解业务的本质,然后找到自己能创造最大价值的地方。

别人给他一个任务,他不是埋头就干,而是先问:

这个任务的目标是什么?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达成这个目标?

我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大的机会?

这些年,我一直在跟很多毕业生进行持续的交流沟通。

很多毕业生已经从一个最基础的的产品专员,做到了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有的已经是大厂的产品总监。

这十几年的观察,让我彻底想明白了一件事:

真正拉开职场差距的,从来不是你的起点有多高,而是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职场的本质。

那些走得远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特征:

第一,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们不是被动地”找工作”,而是主动地”选择人生方向”。

他们在求职的时候,不是只看工资、看title,而是在问:

这家企业的使命,和我的人生追求一致吗?

这里的文化氛围,能让我舒展地发挥吗?

我在这里,能不能做我真正想做的事?

第二,他们能够创造超出预期的价值

他们不是只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而是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机会。

他们不是在”打工”,而是在”创业”——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

第三,他们和企业是”双向奔赴”的关系

他们选择一家企业,不是因为”没得选”,而是因为”这里最适合我”。

企业选择他们,也不是因为”凑合用”,而是因为”我们需要你”。

这种双向奔赴的关系,才是最健康、最长久的。

05所以,求职和招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职场摸爬滚打20多年,经历过创业的失败、转型的阵痛、成长的蜕变,看过无数人的职场起伏,我终于想明白了:

求职的本质,是找到你能创造最大价值、同时你也能最幸福工作的地方。

它不是一场竞争,不是一场乞求,更不是一次考试,而是一次关于人生方向的选择。

每一个职业选择,本质上都是在回答三个问题:

我是谁?(我的能力结构、优势、使命感)

我能解决谁的问题?(价值定位、行业、场景)

我愿意在怎样的世界里生活?(职业生态、生活方式)

招聘的本质,是找到能让组织更好、业务更顺畅、文化更向上的”那个人”。

它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

最合适的人,是那些:

能解决企业当下最迫切问题的人

能和团队文化、节奏、风格顺畅对接的人

个人目标和企业方向一致的人

愿意全力以赴创造价值的人

所以,求职和招聘,本质上是一场双向奔赴。

不是谁求着谁,而是彼此选择、彼此成就。

当个人和企业的目标一致、三观一致,工作就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

这时候,职场就不再是你不得不去的地方,而是你通往幸福人生的必经之路。

我知道,这篇文章里的很多话,可能很多人并不认同。

譬如有人会说,企业又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不能白干那么多。

我曾经也认为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如果我在20年前看到这篇文章,我可能也会觉得”这不就是鸡汤吗”。

但职场就是这样,有些道理,不是听别人说就能懂的,而是你必须自己经历过、痛过、悟过,才能真正理解。

我只是想,用20年的血泪教训换来的这些认知,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少付出一些代价。

记住这三句话:

求职不是找一份工作,而是选择一种人生。

招聘不是找一个员工,而是寻找一个同路人。

职场不是战场,而是你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

当你真正理解了这三句话,你的职场之路,就会变成通往幸福人生的康庄大道。

我现在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和更多企业,认知自己、理解自己、成就自己。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当一个人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舞台,当一家企业找到了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那种力量,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打虎!毕宝文被查

打虎!毕宝文被查

新京报
2025-11-20 20:28:48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景体育V
2025-11-20 15:07:42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冷紫葉
2025-11-18 22:35:54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空天力量
2025-11-20 20:31:07
中央批准:中候补任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浙江三地市委书记近期调整

中央批准:中候补任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浙江三地市委书记近期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20 17:48:08
中央批准:刘承功同志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中央批准:刘承功同志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新京报
2025-11-20 10:33:12
新Model Y,简直了

新Model Y,简直了

放毒
2025-11-19 16:49:47
日方竟要求中方解释!毛宁:中方没有安排媒体进行拍摄,现场拍摄的记者大多数来自日本媒体

日方竟要求中方解释!毛宁:中方没有安排媒体进行拍摄,现场拍摄的记者大多数来自日本媒体

鲁中晨报
2025-11-20 15:57:04
一顿学生午餐让日本破防: 承认自己弱,很难吗?

一顿学生午餐让日本破防: 承认自己弱,很难吗?

半耳聆
2025-11-20 17:03:17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上观新闻
2025-11-20 21:42:10
荷兰已宣布暂停!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仍处于受限状态!什么情况?

荷兰已宣布暂停!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仍处于受限状态!什么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22:21:21
美国笑不出来了:中国正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第四艘并不是核动力?

美国笑不出来了:中国正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第四艘并不是核动力?

策略述
2025-11-20 16:05:14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梅亭谈
2025-11-19 15:40:25
全面停止进口日本水产,中方对日本称呼已变,杀鸡儆猴的时候到了

全面停止进口日本水产,中方对日本称呼已变,杀鸡儆猴的时候到了

策略述
2025-11-20 13:52:57
发生了啥?全球股市只有A股在跌,恒生科技快进入熊市了,中国银行新高

发生了啥?全球股市只有A股在跌,恒生科技快进入熊市了,中国银行新高

看财经show
2025-11-20 16:52:45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31:43
力压吴艳妮夺冠,刘景扬回应“没有教练”:站我旁边的小老头,无数次把我从最低谷捞起

力压吴艳妮夺冠,刘景扬回应“没有教练”:站我旁边的小老头,无数次把我从最低谷捞起

鲁中晨报
2025-11-20 17:00:07
东南亚最后的大嫂爆火,暗网开出511枚比特币捞人,雇佣兵已前往

东南亚最后的大嫂爆火,暗网开出511枚比特币捞人,雇佣兵已前往

社会酱
2025-11-20 17:43:47
豆瓣9.7分,后来就消失了

豆瓣9.7分,后来就消失了

虹膜
2025-11-18 21:43:58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20 16:25:01
2025-11-21 00:00:49
文雅笔墨
文雅笔墨
探索世界脉动,洞悉时代之声。在这里,我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星球的每一次跳动,解读未被言说的故事。
2184文章数 207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数码要闻

智能家居标准Matter 1.5发布,终于支持摄像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