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格华止):糖尿病常用药,其原研药已全面断供。
阿奇霉素片(希舒美):辉瑞的原研药已悄然退市。
利伐沙班片:拜耳的原研药在集采中因价格竞争,其部分剂型已被注销。
波立维:已退出市场。
拜新同:已退出市场。
复方角菜酸酯栓(太宁栓):西安杨森的原研药,用于治疗痔疮,已退出中国市场,且国内暂无同类替代品。
唯铭赞(依洛硫酸酯酶α注射液):百傲万里的原研药,用于治疗罕见病黏多糖贮积症,已退出中国市场,且国内暂无同类替代品。
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辉瑞的抗肿瘤化疗药,已申请注销。
利司那肽注射液:赛诺菲的降糖药,已申请注销。
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片:葛兰素史克的抗肿瘤药,已申请注销。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辉瑞的抗生素,已申请注销
等等,这么多原研药退出中国市场,我们的仿制药能承接起这次泼天的富贵吗?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
1.原研药:又称“原创性新药”,是药企通过自主研发、经过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筛选及严格临床试验(Ⅰ-Ⅳ期)获准上市的药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时间:平均需10-15年(含临床前研究、Ⅰ-Ⅲ期临床试验、监管审批),部分抗癌药甚至需50年(如格列卫)。 成本:平均研发成本数十亿美元(如辉瑞新冠疫苗投入20亿美元,格列卫投入超50亿美元),且成功率极低(仅约2%的候选药物能成功上市)。 流程:需经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动物实验)→Ⅰ期(安全性评估)→Ⅱ期(疗效优化)→Ⅲ期(大规模验证)→监管审批→Ⅳ期(上市后监测)”等多个阶段,每一步均需严格数据支持。
2.仿制药:原研药专利到期后,其他药企依据原研药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等信息仿制生产的药品,需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治疗作用(即“同通用名替代药品”)。时间:无需重复原研药的研发流程,仅需10-13个月(含生物等效性测试)。成本:研发成本极低(仅需覆盖生物等效性试验等费用),无需承担临床试验的高风险。流程:重点关注药学研究(活性成分一致性)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证明与原研药在体内吸收速度和程度一致),无需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
二者的质量与疗效:
仿制药的质量需与原研药一致,但受生产工艺、辅料等因素影响,仍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 一致性评价要求: 我国自2016年起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质量标准、生物等效性上一致。通过评价的仿制药可替代原研药用于临床(如第九批集采中,95%以上的中选药品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 细微差异: 尽管生物等效性一致,但生产工艺(如投料顺序、合成方法)辅料(如填充剂、粘合剂)的差异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吸收速度(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显示,国产仿制药比索洛尔的降压效果略逊于进口原研药)。此外,原研药的长期安全性数据更完善(如上市后监测数据),而仿制药的长期数据相对有限。
我个人观点哈:原研药代表着更稳定,更有效,因为他有机制、剂量、代谢,药动学、药效学全部细致的数据,那仿制药呢,它只需要做生物等效性,只比对体内吸收速度和吸收的量,能否落在原研区间的80%--125%,不要求试验疗效和安全性 ,其次,它的辅料,工艺,杂质控制水平不一定一样,例如同一种药,原研药吸收更稳定,释放更快,仿制药可能吸收波动较大,杂质控制差一点,会导致体感副作用更明显,另外原研药的处方技术与晶型通常是秘密配方,那是人家几十年的沉淀,仿制企业拿到的是活性成分,他是拿不到晶型,关键辅料配比,真正的核心工艺参数,这会导致吸收速度不同,血样浓度曲线不同,做不到100%的模仿。
所以我觉得哈,对自己家人好点,还是买原研药好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