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沙脸谱】黄菲:30岁因治疗失眠开始跑步,一年多后成为全国冠军

0
分享至


文|雪风 供图|黄菲 编辑|马桶

黄菲:长沙人,马拉松运动员,从零基础成长为业余跑者代表,30岁因为身体亚健康开始跑步,32岁开始首个全程马拉松,曾获得2025西安马拉松冠军、2025长沙马拉松冠军、2025岳阳马拉松冠军、2025南京浦口马拉松冠军、2024广州马拉松国内冠军、2024沈阳马拉松国内冠军等奖项,全程马拉松最佳个人成绩为2小时31分01秒。

清晨7点的湘江边,一个体格匀称的女性正跟随呼吸的节奏奔跑,一个骑电动车的男人跟了她一阵,终于忍不住加速追上去,在旁边喊道:“你是黄菲吗?”

黄菲放慢脚步,点了点头,这类场景近一年里增加了不少,她不觉得突兀,只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赛场上,她是不断刷新个人纪录的“湖南一姐”;在赛场外,她是陪读母亲,会在菜市场挑选食材,也会在直播间与观众闲聊。

与成绩相比,她更在意生活的稳定和秩序,聚光灯外的日常,是她认为更能让自己保持节奏的部分。

黄菲当下的生活围绕两个支点展开:儿子的学业、自己的训练与比赛。

儿子去年考入长郡中学本部,如今已是高二学生,为了就近照料,黄菲在学校周边租了一套房子,开始陪读。

工作日的一天紧凑而规律:清晨,儿子起床上学,黄菲起床训练,几年前她还得早起准备早餐,如今儿子更愿意“出去换着口味吃”,这给了她更多自由时间。

训练总在早高峰前后开始,她换上速干运动服,调整好跑鞋,或绕附近商业区,或沿湘江步道慢跑一两个小时,然后回家收拾家务,再开直播和粉丝聊天。

临近正午,重心转向厨房,黄菲厨艺不错,会结合训练需求和儿子的喜好搭配菜品,儿子最喜欢她做的辣椒炒肉;下午相对从容,采购之余黄菲会在街区步行一个多小时,随后准备晚饭,等儿子吃完去上晚自习,她再次出门散步,有时开直播,晚自习结束,黄菲会问问学校或考试的事,如果儿子饿了,便准备宵夜,一天才算落幕。


“现在轻松多了,”黄菲说道,此前她住在望城区,却要每天前往长沙市中心上班,下班还得赶着做饭收拾,如今虽是“陪读”,可支配的空隙反而多了。

这种生活,既是母亲的选择,也是运动员的“必需”,今年10月长沙马拉松起点就在租房楼下200米处,她却选择住进组委会为精英运动员安排的酒店。

孩子下晚自习到家基本10点半,再简单聊会天,11点黄菲才能睡,“第二天早上4点左右就要起床备赛,这很难算休息够,”她解释道,为了以最佳状态比赛,她需要从“母亲”身份中短暂抽离,儿子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儿子享受着黄菲“放养”式的教育,周末她多在外地比赛或集训,临走前会问:“这周末没人陪你,要不要我留下来?”少年总挥挥手:“你去比赛吧,奶奶也会过来。”

“他还挺有规划的,自理能力、自律性都不错,”黄菲语气带着骄傲。她很少和儿子聊训练与比赛,儿子也从不在同学面前炫耀,直到一次,一位朋友发来截图,她看到儿子在一条短视频下留言:我妈是黄菲。

“他可能平时不好意思说,但在网上倒觉得挺骄傲,”黄菲笑了笑。

黄菲希望儿子能跑步锻炼身体,却从未想过引导他走上竞技体育的道路,身为圈内人,她比谁都清楚其中艰辛,如今她在赛场上赢来的奖金,都存成了儿子的“学习基金”。

“不排除他以后不听话,那这笔钱也随时可以留给我自己用,”黄菲眨眨眼。



2016年,黄菲迈入三十岁,当时她有一个听起来很精英的身份——室内软装设计师。

这份职业在外人眼中与美学为伴,现实却藏着紧迫,黄菲对接的项目多是房地产样板房与售楼大厅,商业项目周期被压缩到极致,硬装往往要拖到最后一刻才仓促交接,留给软装进场布置的时间,常常只有两三天。

“我们只有很短时间把所有活收尾,所以要守在工地上,”黄菲回忆,偶尔得以喘息时,疲惫便将她拖入短暂的睡眠,随即又被叫醒,继续工作。

连轴转的熬夜将生物钟搅碎,她失眠了。

那不是睡前刷手机引发的报复性熬夜,也不是辗转反侧的轻微困扰,每当凌晨1点至5点,整个世界都在梦境时,黄菲只能在黑暗中紧闭双眼,与心底的焦虑和周围的寂静对抗。

太阳升起,困意姗姗来迟,黄菲又挣扎着起身,迎接新一天的忙碌。



她跑遍了各大医院,各项身体指标却显示正常,医生开的助眠片、褪黑素效果甚微,直到她看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说:“你常年待在空调房里,体质寒凉,一年四季很少出汗,导致身体调节功能失衡。”

“去运动试试,”老中医写下方子。

此前,黄菲唯一的运动记忆停留在初中骑四公里自行车上下学,她选择了跑步,因为这项运动门槛低、投入小。最初,没有专业装备,也没有充分热身,黄菲穿着寻常的休闲服与运动鞋,踏上了奔跑之路。

2016年的长沙街头,跑步的身影还颇为少见,她想多跑一会儿,却总在意旁人投来的目光。

“我有点不太敢放开跑,”她笑着说,“刚开始跑几步,就偷偷停下来走一段,感觉特别扭,生怕自己在别人眼里像个举止怪异的人,在那儿断断续续地动。”

但失眠的痛苦更胜一筹,她定下第一个小目标:“不管是跑是走,先搞完一公里回来,”起初出门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可她坚持了下来——跑量从一周一次一公里,慢慢增加到三公里,再到五公里。


黄菲发现自己的体质有些特殊,有一次,闺蜜约她一起跑五公里,才跑到三公里,闺蜜就已汗流浃背,可黄菲跑完整个路程,身上竟没怎么出汗。

坚持三个月后,时间来到2016年9月,黄菲发现失眠被跑步带来的疲惫悄悄驱散,自己可以安然入睡;同年10月,总跑量不到100公里的黄菲带着玩耍的心态报名了长沙马拉松的半程项目。

“现在回想起来,纯粹是一顿乱跑,”她笑着说,她以2小时05分完赛,随后腿疼了一个星期,那种酸痛让她不太喜欢,那时的赛事服务也远不如现在,她跑完比赛连自己的照片都找不到,唯一的记录是用手机拍下的一张自拍。



失眠好了,跑步也被暂时搁置,直到2017年3月,熟悉的失眠症状卷土重来,黄菲想到了那张旧“药方”。

而这一次,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

重拾跑鞋踏上跑道,熟悉的节奏很快回到脚下,黄菲步子越迈越轻,呼吸也渐渐匀称。2017年底,在望城家门口的跑道上,一名陌生跑友拦住了她,对方称赞她跑姿姿态轻盈,想拉她进跑团群。

黄菲第一反应是:骗子。

那人没有气馁,而是开车跟了一段路,又绕到前面停下,语气诚恳地解释道:“我是附近学校的老师,这是我们跑步的群,都是周边的跑友。”

黄菲半信半疑加入了,群里不到百人,聊的都是全程马拉松、四小时半的完赛成绩、每公里配速,她只默默潜水,觉得那些话题遥远又陌生。

早在此前某场西湖公园夜跑活动上,黄菲的实力就有所显露,当时她拿了十一名,离长沙马拉松直通名额只差一步,“那时候就有人夸我跑姿好看,”黄菲说道。

2018年长沙马拉松,黄菲报名了人生首个全马,总长度为42.195公里,跑团里一位养猪的大哥半认真地跟她打赌:“你要是能跑进315,我就奖你一头猪!”

在跑圈里,3小时15分的成绩堪称精英水准,而黄菲给自己定的目标,只是稳妥跑进3小时30分。

比赛当天,她没追赶别人的节奏,只按着自己舒适的步调稳步向前,全程波澜不惊,最终计时器定格在3小时14分55秒,比赌约快5秒。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大家起哄要大哥兑现承诺,黄菲不好意思真要一头猪,可大哥也不愿食言,亲自送来满满一箱新鲜猪肉。


这场意外的赌约,让首马就拿下国内第六、全省第二的黄菲,在圈子里攒下了名气,天赋也在这场赛事中悄悄显露。

如果说首马是小试牛刀,那2019年3月的无锡马拉松真正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

黄菲跟着三位长沙男性跑友一同参赛,跑友们雄心勃勃,想要冲击“破三”(三小时内完赛)大关,她连连摆手:“我都没怎么练,哪敢想破三?你们跑,我跟着跑完就行。”

发令枪响后,最先喊着破三的跑友在8公里处就没了力气,另一位也在21公里处渐渐落后,赛道上只剩黄菲和最后一位跑友并肩坚持。

30公里处,突如其来的腹痛打乱了黄菲的节奏,她不得不停下找厕所,等重返赛道时,官方配速员已经跑到了前面,可她本就没抱破三的期待,只求顺利完赛,这份松弛反倒让她卸下了包袱,跑得更自在。

冲线时,计时器显示2小时57分,“太神奇了,”黄菲自己都觉得意外。她当时未必清楚这个成绩的分量:在民间跑圈,男性破三已是难得,整个湖南省的女性跑者中,从未有人触及这道门槛,“湖南一姐”的称号从那天起在跑圈传开了。

无锡破三仅仅六天后,衡阳马拉松的赛道上,黄菲拿到了国内女子冠军,这场赛事由CCTV5全程直播,镜头记录下她冲线时的身影,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个名字。

从为治疗失眠而跑步的软装设计师,到站上国内赛事的冠军领奖台,黄菲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跑步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大众马拉松跑圈,“中国只有一个黄菲”常被用来形容她的稀缺性,对黄菲而言,这更像是一句提醒。

“它只是一个象征,”她重复了几次,“我没有太多感受,也不觉得有压力,”她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无声的督促——从亚健康状态跑到现在,无论未来跑得如何,都是对自己的不断超越。

2023年8月,黄菲请假一个月前往云南会泽,在平均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展开首次系统性训练,此前她的月跑量维持在200至300公里,而在高原期间,这一数字突破了800公里。

这样的集训自此成为习惯,每年两次,她与一群00后跑者并肩奔跑,在面庞稚嫩、体能充沛的队伍中,39岁的黄菲总是吸引着注意力,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菲姐”。


“跑起来都会暗自较劲,你不会觉得比他们大十几岁,一旦认为有差距,心理层面上你就输了,”黄菲并不认为这需要被解读为某种“不老神话”,在稀薄的氧气里,一切身份、性别与年龄都被剥离,只剩下心肺与肌肉的对抗。

因为公司业务调整,黄菲从软装设计师转岗从事行政工作,今年5月又转为兼职,这一方面源于房地产行业整体收缩,另一方面也因为原先的工作节奏难以与跑步和生活平衡,她将自己定义为“半职业跑者”,这样的状态让她感到舒适。

“如果全职,一天到晚除了跑步还是跑步,”黄菲坦言,保留一份跑圈之外的工作,是她与社会保持联系的方式,她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思维方式始终多元,比赛时也能更加放松。

三十岁半路出家,没有专业背景,年近不惑仍不断努力刷新成绩——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难以复制的路径,高频参赛也不是“内卷”,而是“以赛代练”,这是从新手期就养成的习惯,黄菲对这一切的形容是“好玩”,从未忘却她跑步的初心是健康,放平心态,不伤害自己。

她享受当下的生活,今年11月南昌马拉松比赛后,她立刻点了当地的名吃,虽然被辣到难以入口,却仍兴致勃勃,在新疆库尔勒,果实累累的香梨树令她念念不忘,朋友圈除了比赛,她分享最多的便是美食和美景,“赛前我会忌口,但赛后不会,”她笑着说。

黄菲还喜欢骑车、越野、潜水,考过心理咨询师证,甚至曾与朋友合伙经营过一家自行车店,虽然后来因运营不善转让,但对生活得热忱始终不减,“有时家人问我,每个周末在外面跑不累吗?但我真的很喜欢这样!”她说道。





跑步治好了失眠,也重塑了身体与心态,“现在怎么吃都不怕胖,因为身体肌肉含量很高,”黄菲说,“心态也更平和了,在别人眼中很严重、很焦虑的事,在我看来却微不足道。”她并不确定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她说即使有一天跑不动了,也会继续做跑步自媒体或赛事推荐官,目前她已在运营自己的视频号,分享训练心得与实战经验。

黄菲已达到国际健将标准,现在又为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全程马拉松跑进2小时30分,“人总要向前看,”她说,“不能因为达到某个标准,就停在原地,必须要有新的目标,才会不断尝试,付出更多努力。”

Q&A

雪风:如果把你的能量分成十份,你觉得跑步、孩子和工作各占几份?

黄菲:跑步跟孩子会各占四份,工作或者别的我会占到一到两份,因为对我感兴趣的事情,我更愿意花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雪风:跑了这么久步,受过伤吗?

黄菲:受过一次,公司团建踩到草坪里的小坑崴到左脚了,但也没停止训练,因为左脚不敢发力,就用右脚代偿,结果右脚关节出现了炎症,休息了一个月就恢复了,我很怕受伤,初期时只要感觉哪个地方有一点酸胀或痛就立马休息,三五天就没事了,从身体恢复角度说,我可能确实比较有天赋。


雪风:今年5月兰州马拉松是你唯一跑哭的比赛,当时什么情况?

黄菲:因为兰州有1500多米的海拔,我太大意了,觉得之前上过高原,适应能力应该挺强,所以周五才到,适应了一天就去跑,结果几公里后高原反应很明显,身体完全跟不上,那场跑得很差,也很累,即便我参赛场次足够多,失望也在所难免,最后还是跑完了,我觉得大老远过去,一定要安全完赛。

雪风:你现在主要的收入是跑马拉松比赛的奖金吗?

黄菲:品牌签约,然后有比赛奖金,奖金要跑完之后两三个月才会到账,所以我其实没有刻意去算过多少钱。

雪风:你希望未来大家对于黄菲有什么样的印象?

黄菲:我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第一可能是跑步姿态很好,第二可能大家会觉得我这个年龄的拼搏精神让人震惊,我觉得不管最终成绩是多少,大家更多看到的是你在赛场上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努力拼搏的样子。

雪风:现在有很多人想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你对这些新手有什么建议?

黄菲:第一,勇敢踏出第一步非常关键,第二,不要盲目去攀比,很多人刚开始跑步,会有一种攀比心理,比如我朋友今天跑三公里,我明天一定要跑四公里,这样非常容易受伤,大家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


作者——雪风

寻找普通人的英雄主义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店

还有更多隐藏宝藏小吃,

等你来解锁!

这谁顶得住啊!!

不用跑湖南,也能吃遍地道湘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何卓佳赛后痛哭,谁注意孙颖莎?击掌安慰“真的没事”,太暖心了

何卓佳赛后痛哭,谁注意孙颖莎?击掌安慰“真的没事”,太暖心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20 00:22:01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南宫一二
2025-11-19 10:43:00
相关方确认:日本进口片,暂缓上映

相关方确认:日本进口片,暂缓上映

新京报
2025-11-18 00:00:45
俄罗斯专家把中国武器贬为废铁:参数世界第一,但没打过仗。

俄罗斯专家把中国武器贬为废铁:参数世界第一,但没打过仗。

柏林观察
2025-08-12 08:27:22
俄罗斯什么时候会停止战争?没钱打仗的时候

俄罗斯什么时候会停止战争?没钱打仗的时候

山河路口
2025-11-16 12:44:41
南非G20峰会成冷场,特朗普缺席+普京不来,中方也通知日本:不会见高市早苗

南非G20峰会成冷场,特朗普缺席+普京不来,中方也通知日本:不会见高市早苗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20 00:13:20
把不同的自己,都装在生活的取景框里。

把不同的自己,都装在生活的取景框里。

侦姐有料
2025-10-23 10:31:44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铁板一块的欧洲,冒出一个缺口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铁板一块的欧洲,冒出一个缺口

历史求知所
2025-11-19 15:55:03
章泽天素颜庆祝32岁生日,生日蛋糕是绿色的,她在伦敦的豪宅曝光

章泽天素颜庆祝32岁生日,生日蛋糕是绿色的,她在伦敦的豪宅曝光

鑫鑫说说
2025-11-20 10:33:04
排面!40岁C罗与特朗普散步热聊+咧嘴大笑 白宫官方认证:2位GOAT

排面!40岁C罗与特朗普散步热聊+咧嘴大笑 白宫官方认证:2位GOAT

我爱英超
2025-11-19 22:57:34
火箭对阵掘金前瞻 申京对位约基奇外 比赛还有哪些看点

火箭对阵掘金前瞻 申京对位约基奇外 比赛还有哪些看点

大话火箭队
2025-11-20 16:38:39
老人再婚后第一次圆房有何感想?67岁老人倾诉:她给了我很多惊喜

老人再婚后第一次圆房有何感想?67岁老人倾诉:她给了我很多惊喜

热心柚子姐姐
2025-11-19 14:17:52
丰田新车官宣:11月21日,正式发布!

丰田新车官宣:11月21日,正式发布!

高科技爱好者
2025-11-19 23:18:29
农民工大规模返乡滞乡深刻反思:城市化冒进的结果

农民工大规模返乡滞乡深刻反思:城市化冒进的结果

瞻史
2025-11-19 14:01:23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凡知
2025-11-19 21:30:09
印共(毛主义)主要领导人被打死,印共(毛)是否到了穷途末路

印共(毛主义)主要领导人被打死,印共(毛)是否到了穷途末路

小院之观
2025-11-19 10:14:33
美专家:若中国武力统一台海,西方可能冻结中国海外3.2万亿资产

美专家:若中国武力统一台海,西方可能冻结中国海外3.2万亿资产

百态人间
2025-11-20 05:15:03
快报!日本火了彻底火了,170多栋建筑被烧了!

快报!日本火了彻底火了,170多栋建筑被烧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9 22:32:44
70后攀岩网红涛哥坠崖身亡,遗体无人机运下山,不听劝一语成谶

70后攀岩网红涛哥坠崖身亡,遗体无人机运下山,不听劝一语成谶

嫹笔牂牂
2025-11-20 07:23:10
狗咬人案再曝细节:事发厨房一角曝光,姐姐一条信息救了全家

狗咬人案再曝细节:事发厨房一角曝光,姐姐一条信息救了全家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11-19 05:46:10
2025-11-20 22:16:49
马桶哥的故事长沙 incentive-icons
马桶哥的故事长沙
与长沙有关的一切
1404文章数 20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数码
亲子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数码要闻

和旧显卡说再见:Blender 5.0正式发布 至少需GeForce 900系列

亲子要闻

重庆知名幼儿园爆雷后:负责人已被批捕,接收方收餐费遭反对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