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贷压垮了多少成年人?其实不是还贷,是在还“归属感”的价

0
分享至

凌晨一点,城市早已沉睡,可还有无数盏灯亮着。

有的灯下,是加班的打工人,

有的灯下,是哄睡孩子的妈妈,

还有的灯下,是一个男人或女人,

盯着手机银行里当月的房贷还款提醒,

默默叹气。

那一串数字,像一座山,压在每一个背负房贷的成年人肩上。我们常说“买房安家”,可真正买了房,才发现,安的不只是家,更是对生活的执念,对未来的赌注,对“归属感”的漫长偿还。

认识一位程序员,32岁,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月薪两万五,在外人看来,是标准的“中产”。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个月工资到账的那一刻,心就揪一下——房贷一万八,物业水电一千,孩子幼儿园三千,再加上日常开销,几乎瞬间“清零”。他和妻子挤在一套60平的老破小里,阳台晾着衣服,厨房永远有洗不完的碗。他说:“我每天睁眼,不是为了梦想,是为了还贷。我像一台机器,不停地转,不敢病,不敢辞,不敢停。”

这不是个例。在一线城市,甚至在二三线城市,多少成年人过着“表面光鲜,内里煎熬”的生活?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掏空六个钱包,背上二三十年的贷款,把青春、自由、兴趣、甚至健康,都押在了这套钢筋水泥的“归属感”上。我们以为买了房就扎根了,可实际上,是房“拴住”了我们。

可你说,后悔吗?很多人摇摇头。这位程序员也说:“后悔?不后悔。虽然累,但每次推开家门,知道这个屋檐下的一切都是我的,那种踏实感,是租房子永远给不了的。孩子在这儿长大,我们在这儿生活,这是我们的‘家’,不是暂住的旅馆。”

你看,房贷压垮的,是成年人的自由和轻松;可它撑起的,是成年人对“归属”的渴望。我们不是在还银行的钱,我们是在还自己内心那份“我也有一个家”的执念。这份执念,很贵,贵到要用半生去还,但它也值得,值得到让人咬牙坚持。

老林夫妇更典型。两人都是普通教师,工资不高,十年前咬牙在郊区买了套房子。那时候,周边荒凉,地铁没通,邻居寥寥。他们每天通勤三小时,省吃俭用,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朋友劝他们:“租个房住多舒服,何必把自己绑死?”老林笑着说:“租的房子,再好,也不是‘我家’。我想要一个地方,能让我孩子说‘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如今,十年过去,地铁通了,小区熟了,孩子也上小学了。他们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孩子奔跑的身影,心里是踏实的。老林说:“那十年,确实苦。但回头看,我们不是在还房贷,是在给未来存底气。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松口气,说一句:我们有自己的家了。”

这,就是“归属感”的价格。它不便宜,但它不是消费,是投资——投资在自己的人生里,投资在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里。

当然,也有人被压垮了。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为了买市中心的房子,贷了三百万,月供两万八。结果公司裁员,他失业三个月,房子差点断供。那段时间,他天天失眠,不敢接父母电话,不敢看妻子眼神。最后靠借网贷、打零工撑过来。他说:“我以为买房是幸福的开始,结果差点成了噩梦的起点。”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卖房。他说:“如果卖了,我就真的什么都没了。至少现在,我还有个地方能回去,有个家能叫‘我家’。”

你看,房贷像一把双刃剑。它能割裂你的自由,也能缝合你的漂泊。它让你疲惫,但也让你坚定。它剥夺了你即时的快乐,却可能换来了长久的安稳。

我们总说“房奴”,可“奴”字背后,藏着的是一代人对稳定的渴望,对扎根的执着。在城市里漂泊太久的人,太需要一个地方,能让自己说:“我属于这里。”而房子,就是那个最具体、最现实的锚点。

但我也想说,房贷不该成为压垮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追求归属感,但不该以牺牲全部生活为代价。真正的智慧,不是盲目上车,而是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清醒的选择。有人适合早买房,有人适合晚一点,有人更适合先租后买。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与否。

重要的是,别让房贷偷走了你的生活。你还记得上一次和家人好好吃饭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上一次为自己喜欢的事花时间是什么时候吗?如果买房让你失去了这些,那这个“归属感”,未免太沉重。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房贷不是原罪,盲目才是。我们不该妖魔化买房,也不该神化租房。关键在于“量力而行”。如果你的房贷让你夜不能寐、不敢生病、不敢换工作,那它就超出了“归属感”的范畴,变成了“束缚感”。成年人的清醒,是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不被社会时钟推着走。

第二,归属感,不止来自房子,更来自生活本身。一个温暖的家,不在于面积多大、地段多好,而在于有没有笑声、有没有陪伴、有没有你愿意为之奋斗的理由。如果你在还贷的同时,还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还能给家人拥抱和时间,那这房贷,才真正还出了价值。

房贷压垮了很多成年人,但也托起了更多人的生活。我们不是在还银行的钱,我们是在用半生的努力,兑换一个“我也有家”的答案。这答案很贵,但只要还得动,很多人依然愿意还。

因为,人这一生,总要有个地方,能让你说一句:“这是我自己的家。”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20 16:25:01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上观新闻
2025-11-20 21:42:10
突发!罗晋父亲去世,围绕唐嫣的争议已解开,他们的婚姻没问题

突发!罗晋父亲去世,围绕唐嫣的争议已解开,他们的婚姻没问题

裕丰娱间说
2025-11-20 18:50:32
世预赛附加赛抽签:意大利输北爱尔兰就出局!伊拉克赢球=亚洲9队

世预赛附加赛抽签:意大利输北爱尔兰就出局!伊拉克赢球=亚洲9队

念洲
2025-11-20 20:42:46
台湾评论员锐评高市早苗:靠贴耳挽手搞外交没用

台湾评论员锐评高市早苗:靠贴耳挽手搞外交没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20 22:07:10
美国笑不出来了:中国正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第四艘并不是核动力?

美国笑不出来了:中国正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第四艘并不是核动力?

策略述
2025-11-20 16:05:14
大公开!独行侠内斗升级,老板越权介入啊,再见了,浓眉

大公开!独行侠内斗升级,老板越权介入啊,再见了,浓眉

球童无忌
2025-11-19 23:37:27
东南亚最后的大嫂爆火,暗网开出511枚比特币捞人,雇佣兵已前往

东南亚最后的大嫂爆火,暗网开出511枚比特币捞人,雇佣兵已前往

社会酱
2025-11-20 17:43:47
胡彦斌易梦玲恋爱细节曝光!送女方245万手表,王勉成最冤炮灰!

胡彦斌易梦玲恋爱细节曝光!送女方245万手表,王勉成最冤炮灰!

一只番茄鱼
2025-11-20 09:06:50
马斯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发表否认“大屠杀”言论,遭法国调查

马斯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发表否认“大屠杀”言论,遭法国调查

IT之家
2025-11-20 22:25:07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东林夕亭
2025-11-19 08:41:35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张家口警方通报:重型吊车碰撞前方等候信号灯车辆致13伤

张家口警方通报:重型吊车碰撞前方等候信号灯车辆致13伤

界面新闻
2025-11-20 23:36:11
世预赛欧洲区附加赛对阵:意大利好签!首轮避开2苦主+战北爱尔兰

世预赛欧洲区附加赛对阵:意大利好签!首轮避开2苦主+战北爱尔兰

我爱英超
2025-11-20 20:45:15
今夜,跳水!不平静!

今夜,跳水!不平静!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00:27:57
柬埔寨法院劫囚案,一名记者摸女嫌疑人的脸,被终身禁止从业

柬埔寨法院劫囚案,一名记者摸女嫌疑人的脸,被终身禁止从业

潇湘晨报
2025-11-20 11:26:11
张又侠同俄罗斯国防部长举行会谈

张又侠同俄罗斯国防部长举行会谈

界面新闻
2025-11-20 19:22:34
一顿学生午餐让日本破防: 承认自己弱,很难吗?

一顿学生午餐让日本破防: 承认自己弱,很难吗?

半耳聆
2025-11-20 17:03:17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诗意世界
2025-08-21 13:13:50
重要场合见客,双手插兜,毫无教养?律师批外交官,网友彻底怒了

重要场合见客,双手插兜,毫无教养?律师批外交官,网友彻底怒了

刚哥说法365
2025-11-20 19:37:31
2025-11-21 03:19:00
洪生鹏
洪生鹏
专注青少年厌学/休学问题。以专业共情陪伴成长,助力青少年突破困境,重拾学习动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1219文章数 18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教育要闻

2020年吉林省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时间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