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硬件论坛的玩家大概都嗅到了一丝紧张——曾经挤破头抢RTX 4060、RX 7600的景象还没完全消散,新的担忧又浮上水面:有消息说,AMD和NVIDIA可能要动刀入门级GPU生产线了。
![]()
从"加价买"到"没得选",玩家的困境在升级
"本来想给老平台换个入门卡过渡,结果看了半个月,主流型号要么断货,要么比首发贵了两成。"在贴吧里,ID叫"老装机侠"的用户发了条吐槽帖,底下很快有几十人共鸣。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韩国媒体《韩京日报》最近曝出一则消息:受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显卡显存的核心组件)短缺影响,AMD和NVIDIA正考虑调整产能,可能暂停部分低端GPU的生产。尽管报道没点名具体型号,但业内普遍猜测,英伟达的RTX 60系列(如6500 XT)、50系列(如5600 XT),以及AMD对应的RX 7600以下级别产品,首当其冲。
![]()
对普通玩家来说,这不是个好信号。入门级显卡虽性能不算顶尖,却是学生党、办公兼轻度游戏用户,或是老平台升级玩家的核心选择。一旦厂商收缩这部分产能,市场上可选的低价位新卡只会更少,二手市场可能又要迎来一轮涨价潮。
内存涨价潮背后:数据中心的"抢单"与厂商的"算盘"
为什么偏偏是现在?一切要从DRAM市场的剧烈波动说起。
![]()
近几个月,全球DRAM价格像坐了火箭——有行业数据显示,主流DDR4 8GB颗粒的现货价较年初上涨了近30%,而显卡常用的GDDR6显存颗粒涨幅更猛。背后的推手,是全球数据中心和AI算力的疯狂扩张。
"现在建一个大模型训练集群,动辄需要数万张高性能GPU,每张卡都要配大量显存。"一位半导体供应链人士透露,"云服务商、AI公司几乎是‘扫货式’下单,把原本流向消费级市场的DRAM产能抢了个七七八八。" 台积电、三星等晶圆厂的产线,也优先保障高利润的HBM(高带宽内存,用于AI芯片)和服务器DRAM订单,消费级的GDDR显存排期被严重挤压。
对AMD和NVIDIA来说,这直接推高了入门级GPU的物料成本(BOM)。一张入门卡的利润本就不高——有拆解显示,RTX 4060的显存成本占比接近30%,如今显存涨价,整卡成本可能被拉高15%-20%。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厂商显然不会做这门赔本生意。
于是,"砍低端、保高端"成了最现实的选择。高端GPU(如RTX 4080、RX 7900 XT)不仅利润空间大,搭载的HBM3显存受数据中心冲击较小;而入门级产品既赚不到钱,又因显存短缺难以稳定供货,自然成了产能调整的首要目标。
玩家怎么办?一场"被迫升级"的连锁反应
如果厂商真的大规模暂停入门级GPU生产,最先被波及的是谁?
首当其冲的是预算有限的装机用户。过去花1000-1500元就能买到一张能流畅玩《原神》《CS2》的显卡,未来可能要被迫加钱买更高型号,或者转向二手市场——而二手卡的水更深,矿卡残次品混杂,普通玩家很难分辨。
另一个受影响的是OEM厂商。联想、惠普等品牌的"核显+入门独显"机型,可能因显卡成本上升而涨价,或是悄悄降低配置(比如换用更弱的入门卡)。对于想买一台能轻度游戏的办公本的消费者来说,选择也会变少。
不过,事情也未必全是悲观。有分析师认为,AMD和NVIDIA的动作更可能是"阶段性调整"而非"彻底放弃"。一旦DRAM产能在2024年下半年逐步释放(比如三星P3工厂扩产、SK海力士新线投产),入门级显卡的供应有望恢复。此外,AMD的RDNA4架构和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入门卡,也可能在明年推出,用新技术降低对显存的依赖(比如优化显存压缩算法)。
但对当下的玩家而言,焦虑仍在。有人翻出三年前的旧帖——那时RTX 2060、RX 5700 XT还在为入门市场供货,价格亲民。如今,显卡市场的"金字塔底座"正在变窄,入门级玩家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想以合理价格买到一张"够用"的新卡,可能越来越难了。
![]()
内存短缺的连锁反应,最终落在了每个想玩游戏的普通人头上。这场由数据中心和AI掀起的浪潮,或许终将退去,但玩家们的"显卡焦虑",可能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